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们关注美国军方计划维持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的同时,美国战略家已经在透过这两场冲突展望新阶段的全球竞争环境,在他们看来未来世界充满了战争,而斗争的焦点是重要资源而不是意识形态或政冶均势。出于对美国必须重构其政治教旨并重新武装军队的信念,高级官员已采取措施加强战略规划,提高作战能力。尽管其中的一部分已是众所周知,但仍包含大量关键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地缘政治学:一个封闭的大国》(2008年)一书是战略预测公司(Stratfor)创立者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关于当前世界事务中关键国家地缘政治系列专著的第二部,主要探讨中国地理是如何塑造东亚国家政治格局的。下文是乔治·弗里德曼所撰的文本摘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反天主教运动的起落、反犹主义浪潮、新教霸权的终结三大方面论述了美国新教霸权的兴衰。分析了美国新教霸权兴衰和多信仰体系形成的原因:移民浪潮的冲击;信仰危机,新教本身的多元特征。作者指出:美国新教霸权的终结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既是内外政治、经济优势衰落的表征,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内战后,美国西部牧畜业有了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一个“牧畜王国”。西部国有土地的开放和水草的丰茂是那里牧业大规模发展的自然条件,而国内外市场对肉类需要日增及肉类运输和加工日益机械化则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牧畜王国”经历20年繁荣后便衰落了,其原因除80年代几次的天灾外,主要是敞开放牧的掠夺式经营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众多农民开始在大平原定居开垦更是对牧畜业的致命打击。牧畜业的发展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吸引了东部和外国大量投资,使肉类加工业逐渐成为一种垄断企业,同时对美国群众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期美国形成了在独立的工业学校或者在公立学校里设置独立的部门,为特定阶层的孩子未来能够拥有特定的职位提供特定训练的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该观念指导了其后大半个世纪美国职业教育的实践。20世纪80年代后,在知识经济和强基固本的教育改革浪潮中,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逐步走向衰微。梳理该段历史,不仅能够加深对于美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从理性层面思考中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6.
论“地缘政治学”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目的是分析对“地缘政治学”——最近我国外交政策著作中再也没有这样使用频率的一个术语——的概念处理方法。其实用蔡尔德的话说,“地缘政治学”概念和由其派生的定义往往伴随着“语义混乱”。如果说到学术著作,问题在于对这一概念存在着根本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黄凤志  金新 《国际论坛》2012,(3):1-6,79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正在发生一系列新变化。地缘政治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时代性裂痕和理论本身的学理性缺陷使这一学科陷入双重困境,理论的革新成为必要。未来的理论创新可以当前影响地缘政治的四个主要变量为基本维度展开研究:一是全球化,它推动着地缘政治规律的重建;二是区域化,它带动着地缘政治结构的重组;三是多极化,它预示着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构;四是信息化,它推动着地缘政治空间的重塑。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创新不仅要反映历时态层面的时代特征,还应具备共时态层面的国家特色,在开拓地缘政治研究新视野的同时,须构建反映中国战略视角、依托本土思想资源的地缘政治新学说。  相似文献   

8.
国际领导力不是支配和控制他者的强制能力,而是在国际事务中吸引他者追随的软性能力,其基本构成包括政治影响力、经济发展力、文化感染力和国格魅力。布什政府在四个要素领域都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国际领导力,奥巴马通过务实的复兴战略,积极修复美国的国际领导力,逐渐带领美国走出布什的负面遗产。  相似文献   

9.
“地缘政治学”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相东 《东方论坛》2008,(6):118-124
长期以来,人们对“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很容易陷入模糊和混乱,这归咎于此概念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因此需要挖掘思想史上对地缘政治学概念的不同理解,厘清地缘政治学概念的脉络和条理,识别和界定地缘政治学思想史上各种传统和视角的内涵、逻辑、方法和价值。在地缘政治学思想史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清晰的视角。第一,人-境关系的视角。第二,大战略的视角。第三,现实主义政治的视角:第四,国际政治结构的视角。地缘政治学的概念蕴含在这几个视角的有机融合之中,建立统一包容性的地缘政治学概念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11.
地缘政治学概念与地理学的整体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相东 《东方论坛》2006,10(4):114-119
对地缘政治学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视角,其中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把地缘政治视为世界政治结构和秩序的同义语,等同于世界政治的结构性条件和决策赖以提出和得以检验的国际政治环境。在这种理解下,地缘政治学的内涵表达了地理学整体性的方法。在地理学中,整体性是通过三种研究传统和兴趣达到的:人-境关系的传统;空间与过程的研究;区域地理学的传统。与此相对应,地缘政治学也有三个研究层次:人-境关系的传统;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作用的分析;行为体单元分析和国际政治上有意义的事物的空间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分析了美国思想家关于如何达到完善境界的思想的价值,这种完善境界的顶峰是人与尽善尽美的上帝、与永恒的造物主融为一体。本书共分三部分,分别阐述美国早期、古典和现代哲学,最后提出美国哲学本身是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大幅上升,能源进口依存度攀升使得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寻求海外能源资源、保障能源安全,成为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性问题.从地缘政治学视角看,中国能源外交存在与邻国竞争关系、受到大国遏制、与周边能源供应国合作不稳定等问题.因此,中国应采取包括建立全局性的能源规划分析、注重能源外交的地区平衡、提升能源企业外交意识等对策,保障自身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后,美国倡导建立了多边自由贸易体系,这一体系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为前提,以倡导自由贸易为主题;出于冷战需要,美国全面支持欧洲一体化,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共存共赢.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一体化高筑贸易壁垒,对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形成挑战,肯尼迪政府倡导扩大贸易法下的多边谈判,多边自由贸易体系曲折发展.60...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美国酒馆文化自殖民地时期就已经十分流行,直到20世纪20年代全国实施禁酒才开始衰落.酒馆作为当时的社交中心,见证了美国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内心所经历的迷茫、苦闷、思考、尝试和调适,酒馆的兴衰反映了美国社会各阶层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不适感和自我调整的本能.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和引进西方地理学的过程中,国人逐渐接触到了地缘政治学,但是理论形态的地缘政治学并没有获得发展.处于战争环境中的国共双方,分别形成了各自的地缘政治战略思想.冷战期间,不论是西方的"分裂带理论"还是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都是对于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冷战后,地缘政治学获得了新生,但是中国地缘政治学一直没有摆脱前苏联学术界的影响.随着地缘政治研究领域的不断被开拓,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在欧美日益被泛化,受此影响,中国地缘政治学的学科特征也日渐模糊.未来的中国地缘政治学,需要深化对于地缘政治空间的探索,告别堆砌地缘政治现象、从事简单经验判断的做法,积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城市公共交通大体经历了兴起、繁荣和衰落三个阶段.1830-1890年为“马拉街车”时代,是公共交通起步阶段,同一时期,地铁、缆车和通勤铁路也发展起来;1890-1920年为“有轨电车”时代,是公共交通的繁荣阶段,有轨电车成为这一时期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公交行业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以有轨电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开始衰落,美国逐步进入“汽车时代”.  相似文献   

18.
4.未来世界秩序的混乱:地缘政治学预测试验 伽罗瓦的这部著作,立论严密,史料翔实,可谓博大精深。除了专门分析地缘政治学前辈,20世纪德国地缘政治学派代表的观点的几章以外,作者专门论述了作为现代地缘政治学奠基者而知名的鲁道夫·切连、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卡尔·豪斯霍弗、H·J·麦金德、尼古拉斯·  相似文献   

19.
统万城兴衰     
统万城是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都城,距今有近1600年的历史。它于公元413年兴建,历经十余个朝代而最终走向衰微,掩埋在沙漠之中。统万城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象征,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兴衰试金石     
张天行 《社区》2013,(11):48-48
冯友兰笔下的蒋介石颇耐人寻味。 据冯友兰晚年回忆.抗日战争时期,他在西南联大,但每年总要到重庆去一两次。凡是从别的城市到重庆的比较知名的人士,蒋介石都照例请吃一顿饭。冯友兰差不多每次到重庆,都会接到送来的请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