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金莲 《学术探索》2005,(1):109-114
自汉代在今越南地区设置交趾郡及交州以来,交趾、交州就渐成为古代越南的代名词,直到唐设立安南都护府后,才被"安南"一词所代替。交趾,为今越南北部,自古就与中原来往不断,在经秦汉及六朝的统治后,交趾与内地的交通得到了发展,并形成了这一时期中越交通道路的特点:具体交通线路尚不明晰;主要以水路为主;功能主要为军事战争使用;交通中合浦的地位尤为重要;奠定了古代中越交通格局。由于道路畅通,两地之间人民往来不断,互通有无,使双方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交州也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原与南海诸国交往的前沿大门。  相似文献   

2.
轮台的地理位置与乌鲁木齐渊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轮台的地理位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轮台县条说:“唐置县,并置府,后废,即今新疆轮台县。”①新编《辞海》轮台条说“古县名,唐贞观年间置,治所在今乌鲁木齐市与昌吉之间,其后又于此地置轮台州及都督府,唐末地入吐蕃。”②新版《唐诗选》轮台条注说:“唐时属庭州,隶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之东,封常清曾驻兵于此。天宝十三至十四年,(岑)参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亦多居此。”③王有德《岑参诗中的轮台及其他》一文说:“那么轮台究竟在那儿呢?《新疆图志》轮台县注说: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新标点本《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陆州(今广西东兴东北之防城西)下有云:“东至廉州(今广西合浦)界三百里,南至大海,北至思州(当作恩州,今广东恩平北)七百六十二里,东南际大海,西南至当州宁海二百四十里也。”(卷四一)此将“当州”解作州名,误。按唐之当州、属剑南道,在今四川松潘西南,距陆州约三千里。此外别无当州。则此“当州”绝非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的边防、行政和各族事务,唐代继承汉代的规模置安西都护府,辖境包括葱岭以西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据《唐会要》卷七三记载,贞观十四年(640年)九月“侯君集平高昌国,于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治交河城”。当时直接统辖的区域包括西、伊、庭三州以及稍后的焉耆地区。我们现在所知最早的安西都护是郭孝恪。《旧唐书·郭孝恪传》记载:“贞观十六年,累授金紫光禄大夫,  相似文献   

5.
由石墨林编著、陈国灿校订的《唐安西都护府史事编年》,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疆通史》研究丛书之一,2012年3月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唐安西都护府于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立于交河,在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它成为唐朝统治西域重要的军政机构。《唐安西都护府史事编年》将已经出版的汉文正史、  相似文献   

6.
咸通十哲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懿宗咸通年前后,诗坛上活跃着一群齐名一时的诗人,这就是咸通十哲。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八云:“唐人一时齐名者,……韩、柳、四杰、四友、三俊,皆兼以文笔为称。其专以诗称有沈、宋……皮、陆,吴中四士,庐山四友,三舍人,大历十才子,咸通十哲等(?)。”径称“咸通十哲”似首见於此。可见咸通十哲乃是一群“志以诗称”的诗人,可与文学史上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等作家群前后映美。但也许是人们对咸通十哲作为一个文学群体认以不足,故咸通十哲这一个作家群至今尚未引起文学史家的应有注意。今不揣翦陋,先就咸通十哲的若干问题略作考论。 咸通十哲及其由来 咸通十哲据其名似乎只十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十《张乔传》即称“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虫宾)、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书形态及其行政运作,是目前中外学界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对于《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所收唐高宗永徽五、六年(654 655)安西都护府案卷进行的再整理与研究,发现《唐永徽五年(654)安西都护府符下交河县为检函等事》中两件文书不能直接缀合,它们皆属安西都护府安门案卷的有机组成部分,原定名恐误。《唐永徽五年至六年(654 655)安西都护府案卷为安门等事》中,第13 16行、第17 18行两件残片同样不能直接缀合。在考定这些残片性质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整个安西都护府安门案卷进行重新整理编排,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老抓”,一作“潦(音老)查”,始见于元人周致中的《异域志》。陈碧笙先生在《老挝异名考》(《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二届年会论文专集》)中说,此“潦查”、“老抓”即为老挝。此说甚是。现将陈先生的考据抄录于后。“元周致中《异域志》卷下潦查条:‘俗称老抓,其地产犀、象、金银,人性至狠,下窝弓毒药杀人。’又红夷条:‘去交州不远,在其境,与老抓占城,皆交州唇齿之国。’按《康熙字典》:‘挝,张瓜切’,今云南汉人皆读老挝如老抓,以其毗邻交州,此‘潦查’、‘老抓’无疑就是今日的老挝。”  相似文献   

9.
邢慈静,山东临邑县邢柳行人.兄侗(1551-1612)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是著名诗人、书法家,又能画,曾编《武定州志》十五卷.《明史·卷二八八》有传,说他“官至陕西行太仆卿,家资巨万,筑来禽馆于古犁丘(笔者按:犁丘,即今临邑县.馆在城东南,今已废),减产奉客,遂致中落”.《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等书,均有“邢侗”词条.慈静,清乾隆《武定州志》载:“慈静博学善属文,诗有清致,书画俱称绝品,与兄侗齐名”.他(她)们兄妹,类似东汉的班昭与班固、传说中北宋的苏小妹与苏东坡,都是文坛高手,诗文至友. 邢慈静嫁给武定州即今惠民县城西北三里马家堤口村人马拯.马拯也是幼有才华,明万历十一年  相似文献   

10.
唐代辽东地区属安东都护府管辖。对该都护府置废的原委,府治的迁徙等,国内外的前人都已有专论,其中金毓黻在《东北通史》卷四安东都护府一节作过系统叙述。安东都护府所属府州,《旧唐书·地理志》二载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新唐书·地理志》三所载数目相同。所不同的,《新唐书·地理志》七除谱列九都督府名之外,另有十四州地名,虽于四十二州仅存少数,较旧书所载又稍为详明。这些府州大体都在鸭绿以北。另外,文献记载还有一些别的地名。为了研究唐代辽东历史地理,谨作若干新定地名考释。  相似文献   

11.
有明一代,安南侵略者多次骚扰边境,侵我国土。与其毗邻的广西受害尤深。以广西各族人民组成的土兵(俍兵)为国为家,英勇抗敌,有力地回击了侵略者,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社会的安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翻开史册,明代安南统治者侵扰我国西南边境的记载屡见不鲜。洪武十年,“交人以兵攻永平寨(今宁明),遂越铜柱二百余里,侵夺思明属地”,其后“交人侵迫益甚”。(《续通考》《四夷考·西南夷》)。永乐二年,犁季(?)侵思明土府属地禄州、西平州和永平寨等。永乐七年,武装进犯钦州地区。永乐九年,再犯钦州。宣德间侵钦州,占地四峒九十九村;宣德三年,攻安平、思陵州,据二峒廿一  相似文献   

12.
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公元863年)撰写的《云南志·城镇第六》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南诏国的军事重镇之一——银生城,南诏曾在这里设“节度使”统辖一方。但由于不同时代的治所驻地的变更,《元史》及以后的记载多有矛盾,互有出入,因此学术界比较关注此城方位,一些学者也作过考证,多认为在今景东或西双版纳,《云南志校释》则认为“樊志所谓之银生城者,实即爨氏所筑之威楚城也。”笔者现就个人所得也略作考释,谬误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3.
唐代北庭都护府、宋时高昌回鹘陪都北庭城和元代北庭都护府的故址均为今新疆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城北约十二公里的后堡子古城,现在巳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是,北庭又名别失八里(《元史·地理志六》“西北地附录”作别失八里,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作鳖思马,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别失把,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卷五“庭州”诗注作伯什巴里,均系同名异译),而别失八里即突厥语“五城”  相似文献   

14.
岑参《轮台歌》的几个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诗,注释很多,但有不少是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当时的战斗情况弄清楚,因而把轮台、阴山、剑河、渠犁等一些地理位置弄错了。 关于轮台。《唐诗选》注称:“轮台,唐时属庭州,隶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之东,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传》(下简称《旧传》) :“(郭子仪 )父敬之 ,历绥、渭、桂、寿、泗五州刺史 ,以子仪贵 ,赠太保 ,追封祁国公”(中华书局 1975年点校本 ,第3 449页 ) ;《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下简称《新表》)曰 :“敬之 ,字敬之 ,吉、渭、寿、绥、宪五州刺史”(中华书局 1975年点校本 ,第 3 116页 )。按 :关于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所任刺史之州名 ,不仅新、旧唐书记载有异 ,与它书所载亦有不同 (参看后附各家著录异同表 ) :1 《全唐文》卷三三九《颜真卿文集》之《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  相似文献   

16.
读中华书局本《明史》,得校记若干条,今录两条如下,以就正于读者。一、卷144《顾成传》(页4075):[永乐]“六年五月召至京,赐金帛遗还。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抅兵,诏成以兵五万压其境,琛等就擒。于是分思州、思南地更置州县,遂设贵州布政司。其年八月,台罗苗普亮等作乱,诏成帅二都司三卫兵讨平之。”按:上述之事似不是都发生在永乐六年中。永乐八年田琛和田宗鼎始抅兵,“十二年遂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贵州为内地,自是始。”(见卷316《贵州土司传·思南》)。卷316《贵州土司传序》说:“永乐十一年,思南、思州相仇杀,始命成以兵五万执之,送京师。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  相似文献   

17.
辽代安德州今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德州是辽代中京道所属渚州之一。按《辽史·地理志》载:“安德州,化平军,下,刺史。以霸州安德县置,来属。统县一:安德县。统和八年析霸城东南龙山徒河境户置。初隶乾州,更属霸州,置州来属”。①按其方位在霸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是无可置疑的。可是这座辽代重要州城,其故址所在至今还没有得出明确结论。有些历史文献,根据不同资料和不同的理解,却作出不同的推测。如《热河府志》说:“安德州郡城在柏山之巅,灵岩寺之侧”;《朝阳县志》则说:  相似文献   

18.
晚唐诗人唐求,鲜为人知,湮于诗海。这对于唐代诗歌来说,实不免有遗珠之憾。一、生平籍地考证关于唐求,能研究的资料极少,他的诗遗失很多,《全唐诗》仅收录三十首。他的生卒年已无法翔实考出。至于他的籍贯,有三说。一说是长安人,居味江。(《舆地纪胜》),明人杨慎则说:“唐求,嘉州沫江人,所谓诗瓢唐山人也”(《升庵诗话·卷八》)。这两说都不确。今据乾隆《崇庆州志·隐逸三十二》)引宋人《茅亭客话·卷三》有味江山人一  相似文献   

19.
《南诏图传》是遗留至今的最古老的南诏文物,在舜化贞中兴二年(唐昭宗光化元年,公元898年)前即已绘制成,距今一千一百年左右。《南诏图传》(以下简称《图传》)由画卷和文字卷两幅长卷组成,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画卷纸本彩绘,长约5.73米、宽约0.3米。画卷以相互有或多或少联系的几组画,连贯地描绘了:观音幻化为梵僧,三次向南诏奇王细奴罗、兴宗王罗晟家乞食,后授记使之立国的神话;观音在穷石村显圣,使邑主王乐及村民归心伏罪的故事;开南普苴诺苴大首领张宁健、忙道大首领李忙灵崇奉观音、观音化为老人镕(钅更)  相似文献   

20.
唐桂芳一名仲 ,字仲实 ,歙县 (属今安徽 )人。明初摄紫阳书院山长。有《白云集》传世。对于唐桂芳的生卒年 ,史无定论 ,即使是《全明诗》(第二册 )所载其生卒年 ,亦含糊其词。《文学遗产》1995年第 4期刊登了陈宝謇先生《关于〈鲜于必仁生活时代考〉的一点补证》一文 ,文中陈先生依据《新安文献志》卷八九钟亮的《南雄路儒学正白云先生唐公桂芳行状》和卷九十五下杜本的《微州路儒学教授唐公元墓志铭》两文 ,间接推算出唐桂芳生于至大元年(130 8) ,卒于洪武十四年 (1381) ,享年 74岁。陈先生的结论颇为可信 ,但由于无直接材料证明 ,说服力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