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晏殊、晏几道父子二人,尽管职位上一个如坐春风,践履宰相之尊;一个蹭蹬槃姗,身沉苧下位。但古今研究者更看重的不是显赫的晏殊,而是位卑的晏几道。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曾对世俗扬曹植抑曹丕的评价深表不平:“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不过,人们对晏氏父子作此一轩轾估量,不全是二晏霄壤相隔的职位所致,更因为小晏的禀性及词作较之大晏,确实更加新奇、更加惹人注目一些。晏几道出身于宰相之家,本来只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优越的家庭条件就可以保障他走完无风无浪、无怨无艾的人生旅程。但他偏生就一副狷介孤特  相似文献   

3.
“每诵梅花句,一心思故人”,不知道为什么,读《天下文章》,笔者不时地联想起鲁迅。小说第二节,妻子唐莹埋怨丈夫沈九如不会切肉曰“厚的和《鲁迅全集》差不多,薄的又像某某某的一首小诗”,接生大夫一般不会出此妙语的,这分明是作者越俎代庖。李贯通的母校山东聊城师院乃鲁迅研究重镇,是故作品“出鲁迅气儿”也是天经地义。因此,笔者也忽发奇想:这“读后感”姑且都从鲁迅说开云——  相似文献   

4.
谁解其中味     
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古诗教学与欣赏的关键在于要品出和传达出诗的韵味来。为此,就要:知人论世,博学多闻;不炒现饭,立足于新;紧扣诗眼,咀嚼生味;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红学三派的利弊作了简要评述。作者认为,旧红学以索隐为主,可称之为索隐派;新红学以考证为主,可称之为考证派;而着眼于文本的阐释,可称之为文本派。索隐派以影射的眼光读小说,试图将《红楼梦》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读者的联想,不一定可靠。考证派只承认与作者和版本有关的实证材料才有价值,无视《红楼梦》在文学世界的地位,其眼光不免偏颇。文本派致力于《红楼梦》文本内涵和写作技术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索隐派和考证派的失误,但务必防止过度阐释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高老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代表作 ,是作家产生关于“人间喜剧”构想后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故一向被称作是《人间喜剧》的序曲 ,其无论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 ,还是在艺术的经营布局上 ,都堪称《人间喜剧》的典范作品。本文从比拟手法在小说中的使用入手 ,谈比拟对文本的重要意义 ,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说明巴尔扎克思想的复杂性和情感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7.
能单凭传统的“味”来解曹雪芹的“味”吗?曹雪芹在《红楼梦》的一开始就向读者宣称:“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何来,说起来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并特别点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的,“味”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特别强调的美学概念.他不仅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作家要有健康的审美趣味,而且强调当《红楼梦》送到读者手上以后,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也必须是善于解味的人.那么,曹雪芹所强调的是怎样的“味”呢?这是值得我们仔细斟酌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痴鸡     
每年春天,总有那么几只母鸡,要克制不住地生长出孵小鸡的欲望。那些日子,它们几乎不吃不喝,到处寻觅着鸡蛋。但许多人家,却并无孵小鸡的打算,便在心里不能同意这些母鸡们的想法。再说,正值春日,应是母鸡们好好下蛋的季节。这些母鸡一旦要孵小鸡时,便进入痴迷状态,而废寝忘食的结果是再也不能下蛋。  相似文献   

9.
当作家选取某个大家族的没落作为他小说创作的题材的时候,他实际上是要演绎他对他那个社会的悲喜剧的思考。《喧哗与骚动》集中描写了康普森家族最后一代人的故事,兄妹四人各有其象征意义。老大昆汀代表过去,代表旧秩序的终结和无望。老二杰森代表现在,而且是可诅咒的现在。弟弟班吉是个白痴,他代表着人类的悲哀、可怜、无助。妹妹凯蒂则象征了美的毁灭。《红楼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也各有其代表意义。贾政代表封建秩序,宝玉代表着反叛,宝钗是封建礼教的殉葬品,而黛玉则同样代表了美的毁灭。两位作家都想跳出自己时代的局限,超越时间,去反思历史。对于福克纳来说,未来还只存在于某种观念之中,而曹雪芹则似乎根本看不到未来。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开卷第一回中说,他的书写出初稿后,“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大概是惟恐读者不能明辨书中的寓义,才发出这样的感叹吧?二百年来,谁是《红楼梦》的“解味”之人呢?封建时代的学者文人们,抓住书中的片言只语,测字猜谜,或谓“传己”,或谓“传人”,或谓“经书”,或谓“淫书”,或谓“谈情”,或谓“言政”,等等。他们似乎从书中也看到了些什么,但因世界观的局限,始终没有抓住它的“大旨”。更不幸的  相似文献   

11.
12.
《推销员之死》描写了主人公威利悲剧的一生,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梦”的牺牲者。但剧中其他男性的成功则意味着实现“美国梦”的可能性。琳达是该剧女主人公,是一个“天使型”的家庭妇女,她是丈夫的坚定支持者,是家庭的核心支柱,但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美国梦”的直接牺牲品。  相似文献   

13.
《考工记》作为先秦时期编写的一部关于机械工艺制作的科技名著,其所蕴含的设计美学思想非常丰富、深邃,文章再就其中的"和合"、"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内涵及其所表达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以善写鬼狐故事而构成题材上的"异";但作家的创作主旨是要借助这些奇异的题材来反映现实,发抒孤愤,寄托理想.为实现这一主旨,作家使用了种种特异的笔法,即"借异写实",通过"亦真亦幻"、"奇思异想"、"变形与放大"和"写实中求异"四个方面,实现作者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5.
简要说明了正确运用情意形容词的重要性。指出了情意形容词与其他形容词的区别,强调了情意形容词所包含的感情、感觉形容词构成句子的一般规律及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对“人类趣味”的分析,情感结构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悬念叙事的情感结构来看,不同的类型电影具有不同的悬念叙事的情感结构,如“惊险片”的情感结构是“令人恐惧的悬念”,“生活喜剧片”的情感结构是“令人期待的悬念”,“恐怖片”的情感结构是“令人恐怖的惊奇”,“奇观电影”的情感结构是“令人期待的惊奇的延长”等。但是叙事成规一旦固定化和模式化,反过来也会对电影悬念的情感结构造成损害,甚至产生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
舞蹈语言分为专业性语言、感觉性语言、形象性语言。舞蹈语言充满节奏感,通过语言启发和引导学生、用节奏和舞蹈风格拓展学生的舞蹈动作、用美感训练去强化学生的舞姿美,有可能使“二度创作”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18.
19.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否具有客观性,能否走进历史?这是一个一直困扰历史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问题。历史从存在论的角度看,是一个存在,具有不可逆性,是客观的;历史研究的对象、过程和结果以及史料作为客观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存在,具有客观性,是一个可以无限走近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论“情景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景合一"作为一美学命题,它的意思是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情"和"景"结合的产物。"情景合一"作为一美学命题在明清时期已有颇多论述,王夫之的《斋诗话》论之颇多,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从人生境界上讨论了这一问题。"情景合一"实与"天人合一"思想有密切关联。"情景合一"要求人们以其思想感情再现天地造化之功,如庄子所说:"圣人者,原天地之大美。"人们的思想感情如欲再现天地造化之功,必以"人"与"天"为一体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