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埋忧集》是清代文言小说集。岳麓书社1985年出版了该书的新校点本,在《出版说明》中说:“《埋忧集》十卷,续集二卷,清人朱翊清(1795——?)撰。朱翊清,字梅叔,别号红雪山庄外史,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屡试不中,绝意科场,终身未仕。”这里认定朱梅叔生于1795年,即乾隆六十年乙卯,不知何据。然而《埋忧集》卷八《梦庐先生遗事》(按,据《冷庐杂识》,张梦庐为浙江名医,  相似文献   

2.
1986年,蒲松研究在资料整理、专著出版、论点多样化诸方面,均取得一些进展。一、蒲松龄著作及有关资料的整理、出版:1、《蒲松集》(新一版)1962年8月,《蒲松龄集》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编所编辑出版,路大荒先生整理.1963年路大荒先生根据新发现的《聊斋偶存草》等珍贵抄本,增补了《蒲松龄集》,是为二版。其增补诗歌,做“附录”。1986年4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印《蒲松龄集》,因原整理者路大荒先生已去世,该书重印前由蒲松龄纪念馆盛伟做了一些校勘工作。  相似文献   

3.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是《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秋联句诗》中的名句.第二句为黛玉所吟,既是写实,又具有象征意义.但在今存传世抄本中,这一句诗是有异文的:①在庚辰本、甲辰本、列藏本、程甲本所据抄本以及程甲本以降的诸刻本中,作“冷月葬诗魂”.②在戚序本、蒙府本、全抄本以及戚宁本中,作“冷月葬花魂”.一般认为,第一系列中的多数抄本,所据底本年代较早,可信程度较高;第二系列抄本所据底本年代较晚,而且多所擅改,可信程度较低.可是,问题又出现在庚辰本上.此本原抄作“葬死魂”,后又点改为“葬诗魂”.于是,问题又出来了.究竟是“诗”与“死”的声说呢?还是“花”与“死”的形说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上述诸问题、冯其庸先生在《八家批评红楼梦》的后记中,做了较有说服力的分析,认为应做“诗魂”.台湾刘广定先生也持相同观点(见《明清小说  相似文献   

4.
这里发表的《文苑遗珍、书林秘籍》一文。是对戴名世《忧庵集》的评介。《忧庵集》从无刻本,为《南山集》所未收。二百年后,禁书重出,自为读者之快事。此书的思想锋芒也为《南山集》中所未见。它有着重要的文学和史料价值,对于戴名世的思想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对此书作了提要钩深,重点突出的介绍。尝鼎一脔,足快先睹。  相似文献   

5.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3):47-47
顾炎武著,张京华校释的《日知录校释》一书,由岳麓书社2011年10月出版。该书是《明清思想经典丛书》的一种,以台湾徐文珊《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简称“北大抄本”)参核,且主要参考了栾保全、吕宗力校本和陈垣校注本的成果。该书共有三十二卷,另有三个附录,反映了当前研究《日知录》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绿野仙踪》“印图本”价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清朝乾隆中叶的《绿野仙踪》是部重要的古代小说,很值得人们去重视、研究。《绿野仙踪哟版本,有抄本和刻本两大系统,抄本为一百回,刻本为八十回。过去,由于版本资料的局限,人们研究《绿野仙综》版本时,百回抄本只能见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的旧抄本(下称“北大本”),因而,《绿野仙踪》的版本研究出现了不少的疑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本小说集成·绿野仙踪》影印自美国印地安那图书馆藏有的百回抄本(下称“印图本”),与“北大本”有明显的不同,对《绿野仙踪》的版本研究有重大的价值。一、“印国本”有力地证明了…  相似文献   

7.
《大红袍》作者考辨陈麟德《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亦名《海公大红袍全传》,四卷七十一回,描写明代清官海瑞与权奸严嵩斗争的故事,其作者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辞海·大红袍》称:“清无名氏作。或题李春芳编,不可信。”宝文堂书店出版《海公大红袍全传·校点后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俄藏西夏文《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刻本与抄本进行首次解读、对勘,并参照该经的俄藏汉文本对刻本的前后顺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尝试从西夏文刻本与抄本所用译音字的不同判断二者翻译时间的先后。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六○年出版的徐鹏校点本《陈子昂集》,“补遗”中收入一首《杨柳枝》:“万里长江一带开,岸边杨柳几千栽。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去不回。”此诗系采自蜀刻本《陈子昂先生全集》,而其它诸本及《全唐诗》子昂诗均不见收录。蜀本称补自《遗录》,向读陈子昂集颇觉此诗不类子昂所作,只似中晚唐人口气,然无确凿证据辨其伪,近读彭庆生注子昂诗集,亦疑此诗伪托,收录以备考。并云:“此诗仅见于杨本,其他各本均无,《乐府诗集》录杨柳枝七十九首,亦无此篇。按杨柳枝原是民歌,经  相似文献   

10.
《录鬼簿》版本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嗣成的《录鬼簿》,存本繁多,各本之间,差异又很大。过去很少有人专文论其版本。本文试对孟称舜刻本的名称及有关问题、尤贞起钞本的基本情况和它与曹本的优劣,稍加论述,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孟称舜刻本 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附刻本《录鬼簿》,自马廉先生始,皆谓之《酹江集》附刻本。这一提法是不太妥当的。以个人所知,今传世孟刻《录鬼簿》凡三种:一为上海图书馆藏足本,即《古本戏曲丛刊》影印本的底本,位置在盂氏《古今名剧合选序》后、《柳枝集》目录前;一为北图善本部藏九页残本,存第一至九页,无序,附残本《酹江集》后;一为北图柏林寺藏据明刻残本的摄影本,仅存页一及页二上半页,在残本《酹江集》《残唐再创》后、《燕青博鱼》前,其底本不知即前本否。马廉《录鬼簿新校注》据以入校的孟本是九页残本,故他以为是《酹江集》附刻本。但此本既残,就有可能是收藏者收拾残帙,重装而附《酹江集》后者。以上图足本观之,  相似文献   

11.
<正> 顷读翁方纲《金石录》本,其跋语有三,兹录后:“辛卯春,就刻本影抄此本,癸已夏借汪氏裘杼楼所藏旧抄本,是朱竹垞先生手校者,悉用墨笔过录于此本。庚申是先生入翰林之明年,中有一处疑非先生手笔:辄记其旁云:此条疑是另一人之笔。然通前后观之,始知是先生数次所校,则亦先生手笔矣。盖彼时犹未有刻本,故其珍重如此。”“七月一日又以  相似文献   

12.
《淮南存隽》为清代寿阳刘(?)雪崖所辑录.据刘刻本《霜红龛集》跋语说:“戊子有太原书客持此册,曰《淮南存隽》.……余仅录旁注,隽语弗及,灯下潜抄,壹宿而尽,讹字定所不免也.”固然,在一夜之间抄此万余字之文,仓促之间,错误自所难免.但以如此短文,刊本脱误竟达七十余处之多,致使青主先生原作黯然失色,实在太遗憾了.因此,我在校释《淮南子评注》之后,根据原稿,校订丁宝铨刻本(宣统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时俄藏西夏文《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刻本与抄本进行首次解读、对勘,并参照该经的俄藏汉文本对刻本的前后顺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尝试从西夏文刻本与抄本所用译音字的不同判断二者翻译时间的先后。  相似文献   

14.
《绿野仙踪》是清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国内出版的百回点校本 ,多以北大图书馆藏百回抄本为底本 ,笔者发现有点校不精 ,错误时见的缺撼。笔者点校的百回抄本《绿野仙踪》 ,以美国俄亥俄大学馆藏百回抄本为底本 ,以北大馆藏百回抄本为校本 ,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整理的八十回刻本为参校本 ,逐字核对 ,希望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可信赖的全本  相似文献   

15.
黄仕忠  陈志勇 《文史哲》2023,(2):130-141+168
《南词叙录》的成书时间,据其自序所署,今有二说:一作“嘉靖己未”(三十八年,1559),有清壶隐居抄本为据;一作“嘉靖乙未”(十四年,1535),有清黄丕烈旧藏本可证。二说相差24年,各得其据,难定一是。今考傅增湘1917年所见经过清初何焯批校的“明写本”,乃是两种清抄本的祖本,其自序亦署“嘉靖乙未”,可证确以“乙未”为是,“己未”则系后改或误抄;何批“明写本”仅自序题“天池道人”,无作者的其他信息,故两种清抄本在书衣或扉页所题“徐天池”“徐文长”等,均系抄者补入,并非原貌。嘉靖乙未,徐渭才十五岁,且无赴福建经历,决非此书作者。陆采曾号“天池山人”,嘉靖乙未年夏秋均在福建,他可以作为《南词叙录》的备选作者。  相似文献   

16.
台湾本明代《宁夏新志》伪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成文出版社于一九六八年三月,影印出版了一部《宁夏新志》(“中国方志丛书·塞北地方第八号”,以下简称“台本”),并注明是根据明代抄本影印,撰修者为胡汝砺。众所周知,《宁夏新志》为宁夏地区现存第一部方志,成书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由宁夏巡抚王洵主修,乡儒进士胡汝砺总纂,明刻板现藏宁波天一阁(以下简称“阁本”),各家史志目录书均有收录。据清乾隆《宁夏府志》后序追述:《宁夏新志》系“弘治辛酉,巡抚工公珣修之,郡人胡大司马汝砺笔也”。今天一阁之《宁夏新志》刻本,前冠王珣序  相似文献   

17.
《白氏长庆集·琵琶引》中“梦啼妆泪红阑干”句,今人皆以宋绍兴刻本为现存最早刻本而持之不疑(如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查《四库备要·白香山诗集》、《全唐诗》,均于此句下注:“一作‘梦啼妆泪落红阑干’”。辩二句之优劣,笔者认为当以“啼妆泪落”为好。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藏有台湾广文书局1972年出版的古本影印精装本《注唐诗鼓吹》一书。按《唐诗鼓吹》一书据该书所附卢挚后序言系“新斋郝公继先”所注:“《唐诗鼓吹》集者,遗山先生元公裕之之所作,公幼受学遗山,尝以是集教之诗律。公慨师承之有自,故...  相似文献   

19.
陈献章 ,字公甫 ,别号石斋 ,广东新会白沙里人 ,明代著名学者 ,世称白沙先生。清道光年间广东新会人阮榕龄将白沙先生生平与诗文系年编成《编次陈白沙先生年谱》二卷。该书体例严谨 ,收罗白沙诗文丰富 ,1 98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献章集》即用该书作为参校本 ,可见该年谱对研究陈白沙行迹的重要。然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该年谱亦有失检之处。《编次陈白沙先生年谱》卷二成化二十一年乙已条云“□月作《丁氏族谱序》 ,邑长丁彦诚宰县于兹六年矣”。按 ,《西关丁氏族谱序》在白沙全集的各版本中均有保存 ,惟不注写作年代及作者题衔。 1 990年 …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早期抄本均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经过戚序本以来的“消灭脂砚斋”运动,到程甲本刻本出现,脂砚斋苦心孤诣的特意署名被删去。一直到了胡适之后,才将曹雪芹自传之说渐次说成是真事,而原本与此书作者关系最为紧密的脂砚斋反而渐不为人所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