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从通海方言句末语气词所在句子的语气类型出发,对通海方言句末语气词进行描写与分析,指出通海方言句末语气词的功能:可用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  相似文献   

2.
“哩”在南阳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作为句末语气词,在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中分别有不同的语义特点,某些情况下可以和普通话中的一些语气词互换。在用时间提问的特殊疑问句中,“哩”容易产生时态的“双重性”。“哩”在表义上还存在“模糊性”。“哩”在南阳方言中也有一些结构,发挥着特殊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江淮方言中“说的”是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标记相关信息是言者从他人那里道听途说而来。在道听途说来的信息的真值的不确定性受到质疑的特定语境下,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说的”词汇化为表示反预期意义的句末语气词。从间接引语标记向反预期标记的演变还见于上海话“伊讲”、台湾闽南话“讲”和日语 (tte)。所不同的是,演变出的反预期标记是句末语气词,还是句中语气副词,抑或句末语气助词。这取决于演变前的间接引语标记是前置型还是后置型,是孤立型还是黏着型。江淮方言“说的”的历时演变可以从该方言中“说的(话)”的共时多功能性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布依语副词位序有如下特征:1.有的副词前置于中心词,前置副词一般位于中心词之前;2.有的副词后置于中心词,后置副词位于句末或句末语气词之前;重叠副词的位序一般后置;3.有的副词可位于中心词之前,也可位于句末或句末语气词之前;4.语义相似的副词可同现。通过对布依语、壮语、泰语副词的位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壮语、泰语副词的位序与布依语非常相似,依此推断壮侗语副词位序演变的顺序是“中心词+副词+(句末语气词)”→“中心词+副词+(句末语气词)”或“副词+中心词”以及“副词1+副词2+中心词”或“副词1+中心词+副词2”→“副词+中心词”。  相似文献   

5.
由于文昌话在使用过程中,语气词及句调等方面比其他海南闽语区的方言要丰富得多,且自成体系.故海南省媒体方言播报都以文昌话为主.文昌话在海南方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意在研究文昌方言语气词在表达话语人态度、情状和行为意图中的方式及在日常交际中是如何展现特殊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些”目前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正以量词的形式被广泛应用着,但“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量词。早期汉语中的“些”最初是作句末语气词,是一个虚词。因此,“些”从语气词到量词的演变过程,我们称之为“虚词实化”。实化之后的“些”依然保留了作为语气词和词尾助词的功能,虽然并没有将其纳入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词典中,但“些”原本的虚词意义却在方言中存活下来,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网络聊天中广泛地使用语气词,除了普通话中规范的语气用词外,一些具有方言特色的语气词如“撒”、“哈”、“咧”、“啵”也进入了网络聊天语言中。本文讨论“撒”、“哈”、“咧”、“啵”在聊天语篇中的语用共性。根据语料发现,网络聊天通常语句很短,“撒”、“哈”、“咧”、“啵”不仅可以增强聊天者文字聊天的语气,弥补短语句情感表达的不足,还在会话语篇中起到话语标记语的作用,使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8.
南宁普通话是南宁当地各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中介语,它的语法框架是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受到"白话"和桂柳官话等方言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句末语气词上的表现特别明显.南宁普通话有常见12种句末语气词,这些语气词的形成有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前语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把“了”分为“了1”“了2”,“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一般认为是动态助词;“了2”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是语气词。但在临淄方言中,“了”却呈现为三分样态,无论在语音形式还是语法功能上,都有不同的特点。现代汉语其他方言和近古汉语也都有支持将“了”三分的语言例证。最后,我们倾向于普通话的“了”也应该三分。  相似文献   

10.
疑问范畴是方言语法研究的重点之一,辽北方言的是非问可以从疑问方式和疑问功能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疑问方式来看,由疑问语调构成的是非问是辽北方言是非问句的主要形式,特别是那些由句末伴有语气词的上升语调构成的是非问最为常见,是辽北方言是非问的主要形式,且语气词的读音跟普通话存在差别。辽北方言是非问的疑问功能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个性较为明显,包括由“S+呗”构成的转述性询问功能、由疑问语气词“吗”和否定命题构成的已知性反问功能和由“S+咋的”构成的责备性反问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普通话系统里 ,典型的疑问句句末常用“吗”、“吧”、“呢”、“啊”等语气词。而娄烦方言疑问句中没有普通话的任何一种句末语气词 ,与普通话有别。具体分析比较可以发现 ,娄烦话作为汉语的一种地域变体 ,也和普通话一样 ,不可以简单地归类 ,合并同类项。各种语言现象之间存在着纠结对立的关系。疑问句也不是仅仅由那些纯粹的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构成 ,有些是由几种句式糅在一起构成的混合型句型 ,但是这样的句式在娄烦话 (口语语言 )中用得很少。  相似文献   

12.
大同方言语气词“哇”的语音形式为[?a30],句法位置不限于句子末尾,还可置于句中停顿处。从句子功能和表达语气看,它可用在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和感叹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提醒语气等;它用在句子停顿处时,表示延宕语气。与普通话语气词“哇”不同的是,它可以与“么、哩、呀、呢”等其他语气词连用,组成“哇么、哩哇、呀哇、呢哇”等,表达新的语法意义。同时,大同方言语气词“哇”可出现在元音“u”后,还可出现在“i、n”等元音或辅音后,语音环境独特。探析大同方言语气词“哇”,可以帮助我们初步认识大同方言语气词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衡山方言中"是咯"可用在句中,也可用在句末。在句中,"是咯+V"作为焦点标记,用来强调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状态;"是咯+V"可作谓语、补语,少数作状语。句末的"是咯"是语气词,可用在祈使句和陈述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左传》一书中,“焉”字共出现886次,除了作疑问代词115次、作形容词词尾及句中语气词13次、作前置宾语的复指代词一次之外,用于句末共757次。本文试通过对“焉”字前面的述语性质和句子语气的分析,考察全书句末“焉”字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贵州习水方言中存在较丰富的疑问语气词,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位置以及疑问程度共同构成了习水方言完整的疑问语气词系统。其中有的疑问语气词仅表一种语气,有的疑问语气词在不同的位置能表达不同的语气。文章着重研究习水方言中较常用的八个疑问语气词:不、嘎、哈、咹、(口欧)、麽、嘛、噻。  相似文献   

16.
重庆方言中有几个语气词,在普通话里找不到完全相应的词来。它们常常出现在口语里面,用法特殊,表现山丰富的语气色彩。 下面试就“咑、国(口格)、个,噻、哈、嗦、个嘛、斗嘛、哚”等九个语气词分别加以说明。 咑[·tA]  相似文献   

17.
句末语气词的使用一直被认为较女性化,但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即时通讯中使用句末语气词差别不大。这种变化来自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社会对于两性的成见有所改变,两性之间分享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包括说话方式;二是独生子女政策促成了男女趋于平等的局面,男女生之间互相尊重,交流自由,谈话风格趋同;三是网络环境使男性更放松,更易于在言语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句末语气词的加入还可以缓解非面对面交流所引起的生硬。  相似文献   

18.
语气词“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啊,呢,吧”这三个语气词,一般人认为它们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于句末,表示某种语气;二是用于句中,表示说话时的停顿。本文打算讨论一下它们表示停顿时都是用在句中哪些位置上,有什么分工。  相似文献   

19.
用描写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阐释了皖北濉溪方言的句末及句首语气词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及其与句类的关系,并探讨了部分语气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么"字在明清时出现于句末,是公认的语气词,在<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使用频率极高,并基本上发展至现代汉语.在此书中,语气词"么"主要用于疑问句,少量用于陈述句.用于疑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或"吗",用于陈述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嘛",表示传信.与<元曲选>及<儿女英雄传>中的"么"用法比较,体现了"么"的用法朝"吗"、"嘛"分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