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华,字伯石,江西丰城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江西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南昌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南昌逸仙书画院秘书长。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中入展、获奖。并出版、编著了《中国篆刻百家张建华卷》、《名碑名帖集字锦言孙过庭草书》等专著。  相似文献   

2.
职业学校书法教育在偏重于实用性的同时,应该体现出书法的艺术精神,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文章阐述了书法教育如何在职业学校教育中体现德育、智育、美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现代商业文化中,书法也显现着她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商品包装、平面海报等商业广告中,书法应用其中的例子比比皆是。书法与现代广告相结合,散发着其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一门艺术,欣赏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书法艺术作品不仅可供人们清赏把玩,它往往还是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写照,是作者人生修养及人格力量的再现.宋代的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一代新风,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世书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澎芊 《职业》2022,(22):94-96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学校书法教育,但目前书法课程还未在技工院校中得到广泛推广。本文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以“从学习颜真卿楷书过渡到其行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加强书法教育在技工院校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简体书法即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所创作的具有审美价值并反映情感的线条艺术,书法生态文化实为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及社会共生共荣的书写生态的民族性精神存在。作为书法文化生态建设核心,简体书法创作的意义在于其所代表的方向和所具有的基石及充当智库的作用。转变观念、传承发展,回到"原"生态无疑是当前中国书法生态文化建设抉择。  相似文献   

7.
《中外书摘》2011,(12):47-47
仇高驰,南京大学艺术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联委员,徐州市书协副主常。徐州工程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篆刻作品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江南文化节“翁同棘”书法奖章提名奖,“杏花村汾酒集团杯”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银奖,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铜奖,第三届“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一等奖,全国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银奖,走进新世纪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金奖等。入选当  相似文献   

8.
书道,书法是也。中国将书法艺术称之为书法,日本将其称之为书道。日本书道是中国书法艺术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与再创造。就我个人而言,书道一词更有韵味,更能体现出艺术的气息。新的时代中国书法更需要国人根据时代代入感的创新性继承。  相似文献   

9.
文中浅谈对书法艺术的几点见解,通过讲述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些独特的文化内涵,从中挖掘书法同各方面上对人的影响与提升,客观上说明了书法的深远影响,以及实例论证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书法缘 冯大彪出生在蠡县李冈镇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冯春田,字润生,曾自办“蠡县李冈润生小学校”,是大彪书法上真正意义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1.
艺术概论课程是艺术类学生的基础,也是众多其它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书法是其中的一部分,因而在概论课程中贯穿书法常识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将以艺术概论教学中书法为对象,着重探讨艺术概论教学中书法的通识教育策略,力图在有限的课时里将书法上升到思想层面,以书法中"通"和"变"的思想为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提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娄底书法现象在全国较有代表性,集中表现在娄底本土书法家注重全国性展览,中国书协会员数呈增长趋势。娄底本地高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率先在湖南省开设书法教育专业,娄底各县区书法研究机构活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市书协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方针。同时,注重学术成果,积极开展艺术活动,服务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3.
书法是我国几千年灿烂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先辈精英们辛勤的耕耘和奉献。中国书法已经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值得我们骄傲和庆贺的。  相似文献   

14.
书法艺术从东汉魏晋南北朝走向了第二个繁荣阶段,唐代以无懈可击的高度,把书法推向了又一个艺术高峰,组成了中国书法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就是这样的艺术高度.使得书法这一艺术的教育成就也达到了空前的鼎盛。唐代的书法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书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简贵超 《职业》2012,(15):180-181
在信息时代的当下,中华传统的书法与中职学生渐行渐远,中职的书法教育遭遇现实的尴尬。本文从语文教学与书法教育的关系及当下中职学校书法教育的现状,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纳入书法教育的策略,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人物简介     
《中外书摘》2011,(4):47-47
叶培贵,福建人,1968年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师从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教授,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书法方向)。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美术馆艺委会书法工作组专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相似文献   

17.
书法名家冯学智先生,当年曾为剪纸名家康战杰友题款:“纸剪心中画,刀刻天下景”。今吾读康先生之剪纸艺术亦有“雕龙嵌凤乾坤远,满纸风流绽芳华”之获。  相似文献   

18.
书画艺术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有着颇为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书画同源"也是我国历来就有的说法。中国绘画与书法是关联性极强、密不可分的艺术,书法作为一门抽象艺术,将其笔墨线条与内在精神与绘画相融合,以书入画、书画结合成为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大发展方向,尤其自文人画兴起以来,书法艺术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日益受到画家的青睐,书法对文人画的影响日益增强,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逐渐萌芽、发展、深化和拓展,两者的完美融合使得文人画逐渐由写实转变为写意。本文通过分析书法与文人画的关系以及我国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的发展历程,探究中国书法艺术对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写字为什么不等于书法?当代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血脉联系? 对中国书法的理解 中国书法是文化的一个项目,她是一种艺术,但艺术不能涵盖她,因为现实中孤立的字太难见到,所以说她的形式是艺术,她的内容是文化.我们强调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表达工具之一的中国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如发端于殷商的甲骨文。随着甲骨文的产生,作为中国书法的篆书书体也就随之产生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表述方式和载体。经过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累和发展,中国书法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因此,中国文化和中国书法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