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悦老师:我有个6岁的女儿,快上小学了。但孩子一直是我一人在照顾,丈夫对女儿就像对待我一样冷漠。他说他爱女儿,可我从没见过他与女儿聊天,更没见过他主动与女儿玩耍,他好像是活在我们家的一个幽灵。即使和女儿一起玩,不超过10分钟他就想做自己的事了。女儿学会了察言观色,看见爸爸不开心,就远远躲开。这一幕,让我很心酸。我就有一个冷漠的父亲,不想让过去的一幕在女儿身上重演!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突然接到朋友戴明的电话:我来上海出差了。不过,是带着父亲来的。我很意外,一个大男人,竟然带着父亲出差,这不像是他的风格呀。果然,戴明无奈地说:没办法,父亲要跟来的。  相似文献   

3.
《伴侣(A版)》2008,(5):64-64
正问:我工作的地方离家不是很远,骑车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这几年我一直骑车上班,既环保又锻炼了身体。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骑车会影响男性勃起功能,虽然我没有觉得自己的性功能受到了什么影响,但还是有些不安。这种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呢?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的爱     
冬雨 《当代老年》2007,(11):12-12
有一天,一位母亲向我抱怨她的女儿,说女儿不够体贴她,对她很冷漠,她伤心透了。我安慰她说:我觉得她很记挂你呢,每次出差,好像她都给您买这买那,我对自己母亲就没有做到这样呢。想不到阿姨竟然说:她那是内疚,就用东西来打发我,就像有些所谓成功的父母,不花时间和心思好好陪伴孩子,把孩子送到昂贵的寄宿学校,给孩子买各种奢侈品,孩子其实需要真正的爱。老人也一样,我有钱,我什么都不缺,就缺女儿心里对我的爱,非物质的爱。  相似文献   

5.
儿时曾读过一则笑话,说古时候有一个女子,在出嫁时,因依恋父母而不愿离家,便问其母:"女儿为什么要嫁人?"其母答道:"这是周公制礼时规定的。"我真想杀了那个周公,"女儿说。等到结婚三日后回家省亲,女儿又问母亲:"周公在哪?"母亲反问道:"找他干什么?"我想给他做双鞋。"故事虽然有些搞笑,但却告  相似文献   

6.
阳刚 《老人世界》2014,(2):28-29
两年前,我忽然收到一位陌生女子打来的电话,开口称我“伯父”。我觉得有几分诧异,便顺口问对方是哪位。她介绍自己是我同事老梁的女儿,随即声音哽咽起来,说她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了,定于明天办丧事火化,希望我去参加丧礼。我闻讯愕然一惊,心中百感交集,当下一口答应下来,并叮嘱她一定要跟车间工会打个招呼,通知亲朋好友,同时劝慰她母亲节哀保重。  相似文献   

7.
女儿的变故是意外还是人为所致 2009年6月14日,张震水突然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说他的女儿张金凤快不行了,正在抢救。他和妻子来不及问清楚原因,摞下电话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  相似文献   

8.
阿伟 《老人世界》2014,(1):16-16
前一阵子,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这让我有些惊慌失措。在外工作这几年,父亲很少给我打电话,仅有的两次都是因为家里出了事儿。记得一次是父亲砌老屋的院墙,被石头砸伤了脚;另外一次就是家里被盗,  相似文献   

9.
戈子 《老年世界》2009,(16):19-19
女儿接到父亲的告急电话后急忙赶来。她张罗着把受伤的行人送到医院,并按照协商结果作了赔偿。受此荡邢,李新法再也不敢开车上路了,他觉得还是骑自行车更安全,他后悔当初没有拒绝女儿让他开车的建议。而经过这次小小的事故后,女儿也明白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父亲年龄大了,应变能力不如年轻人,并不适宜开车。  相似文献   

10.
崇高的隐瞒     
在女儿上高三的那年冬天,父亲病了。医生把诊断报告交给父亲时,他立刻惊呆了:癌症……父亲沉默了好一会儿,对医生说:医生,我有一事相求你们,我女儿正上高三,眼看就要高考了,她是个聪明懂事、成绩优秀的孩子,一定能考上好大学的。  相似文献   

11.
我十八岁离家,今年虚岁三十六,算起来,迄今的人生里,一半时间都在外.这一半的时间里,驱使我不断离家远走的,无非是所谓"学业"和"事业".父母在人前夸耀儿子时,所依据的也无非是这两点:学业圆满,事业小成.自己回想起来,也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从未想过另一种可能.可以说,前三十年,父母和我共享了它的荣耀,但是,从现在起,我们要开始分食它的苦果. 今年春节,父母来上海和我们一起过年.那一天,全家人挤在沙发上看小品,欢声笑语之时,老家一个电话打过来:姥爷去世了.  相似文献   

12.
女儿生孩子,母亲前去帮忙,"留守父亲"不甘分居寂寞,与女同事产生了婚外情。女儿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心怀愧疚的她极力劝说父亲,但父亲与女同事的恋情却愈演愈烈。盛怒之下,女儿当街羞辱第三者,并将其扎成重伤……  相似文献   

13.
正买不起学区房,家门口的学校又很一般,所以我打算让女儿去离家很远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每天5点就起床,坐一个半小时车才能到学校,这严重影响她的睡眠。咨询女儿的意见,她说听我们的。我现在很纠结,是让她上家门口的普通中学,还是让她起早贪黑去上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觉得对不起小妹。 小妹小我3岁,本应该是父母宠爱的小女儿。却因为是个女孩子,她得到的爱比我要少很多。比如我能吃到煮鸡蛋和白面,可小妹只能嚼着硬窝头,常常把眼泪落到碗里。我不忍心,要把鸡蛋挑给小妹,又被母亲夹回来。父亲对妹妹说,让你哥吃,你哥是男孩儿。  相似文献   

15.
成经满 《老年人》2013,(2):34-34
我的老家在湘乡棋梓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我是家中的满女,上面是三个哥哥。大哥和我在离家百来公里远的湘潭市工作,二哥、三哥在老家务农。我父亲2008年因病过世,享年76岁。母亲那年73岁,因风湿性关节炎腿脚不太方便,加上眼睛做过白内障手术,父亲的离世对她说,无疑失去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我的侃价经     
我在中国工作10年,刚来北京的时候,到自由市场买水果都觉得很麻烦,甚至有些痛苦,因为听说在中国买东西一定要侃价。面对那些咄咄逼人的小商贩们,我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恐惧感。现在,我好像变了一个人。每次陪朋友买东西回来,日本的朋友都会说我真像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我上初中时,父母的关系紧张起来.性格刚烈的母亲晚上常常离家出去,父亲把她找回后,总要不断地发誓、哀求、许诺,一直折腾到天亮.有一晚我半夜醒来,忽然看见床前坐着一个黑影、一惊之下,才发现是父亲在默默垂泪.长叹一声后,父亲抚着我的头说:"如果不是为了你,这日子我真不想过下去了."  相似文献   

18.
虎皮鹦鹉 那一对虎皮鹦鹉是我父亲买回来的,连同一个小巧精致的竹笼,方形的,有一扇活动门,门里有两只瓷小罐,一只装食,一只装水.我知事以来,印象中我父亲从未主动养宠物(或许是他的父辈们花了太多时间在这些琐屑的事上.据他说,我爷爷三兄弟,一个爱钓鱼,一个爱养鸟,一个爱蛐蛐,为这些闲情逸致,将祖上的一点家业几乎耗光.)所以这一举动多少让我有些意外,父亲兢兢业业忙忙碌碌工作一辈子,年近古稀才退休,或许是退休后突然的清闲,或许是一瞬间想起了他那爱了一辈子鸟的伯父或童年的一段情景,或许是想让孩子高兴一下,反正他就那么买了一对鹦鹉回来了.  相似文献   

19.
爷爷     
深夜的冷风从车外无孔不入地钻进来,令我感受到此生从未经历的寒冷。向来畏寒的他这次不用害怕这刺骨的冷风了。爷爷去世前的20多天是在医院度过的。那天早饭后,他对陪床的小儿子——我父亲——淡淡地说:我还有10天的时间。10天后,他果然走了。父亲后来回忆起来,也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人是怎么拥有这样准确的预感的呢?爷爷少年失怙,无奈中断学业,去离家20里地的南货店做学徒,学成,颠沛到上海谋生。一个人的收入支撑全家七口的生计,是最典型的每个月都要寅吃卯粮的小市民。日子也对付着过来了。"文革"开始,年岁稍长的儿女就一个接一个地飘零天涯。聚散离合几十个春夏秋冬,他最终跟了小女儿同住,那间8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成了他人生最后10多年的小港湾。这件永远  相似文献   

20.
把生病的女儿送到学校之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生了病,女儿也不愿意在家里休息?为什么女儿觉得待在家里没意思? 我想起前一天,去给女儿请假的情景。 那天,我把女儿得了支气管炎的事跟班主任王老师说了一下,王老师关切地说:“这波流感很厉害,明天还是让孩子歇一天吧,要不发起烧来,可不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