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改革开放16年来,福建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当年价计算的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40亿元,发展到1994年的1685亿元,增长24.37倍,年平均递增2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5倍,年平均递增2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5倍,年平均递增15.44%,超过了改革开放前28年的年平均递增速度7.24个百分点。我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同财政对经济的支援分不开的。归结起来说,全国和福建财政走的是一条以有利于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基本宗旨的道路,采取了税负从轻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同时…  相似文献   

2.
贵州乡镇企业是在农村手工业的基础上,经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88年,乡镇企业收入34.43亿元,总产值已达34.31亿元,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9.67%,占全省民国收入的19.93%,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30.16%(按现行价格)。其中乡镇工业产值19.9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2%。发展到今天,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成就——建国以来前所未有 建国以来,我省轻纺工业发展迅速,1949年至1978年平均以14%的递增率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轻纺工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生产保持了稳定、持续、增长的势头。改革10年来,国家对轻纺工业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省轻纺工业保持了均衡协调发展。1988年轻纺工业系统总产值达88.49亿元比1978年增长3.14倍,翻了二番,平均每年递增15.30%(纺织工业增长3.03倍,年平均递增15.0%,轻工业增长3.27倍,年平均递增15.6%)。这种局面是建国以来少有的。与改革前30年相比,发展比较稳定,波动幅度逐步缩小;经济实力有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4.
江西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1980年,有企业14,500个,固定资产74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85.76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62%。因此,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中,努力走出一条适合省情、投资较少、效益较好的工业发展新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一 为了走出工业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应该对过去进行分析,对现实进行研究。 三十多年来,江西省工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递增13.3%的速度向前发展。至1979年,比1949年增长40倍,已建立起冶金、电力、煤炭、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农机、纺织、印染、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并已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但是,经济效果差,  相似文献   

5.
县级经济,包括县级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系县、乡(镇)、村三级经济及个体经济的总和。具级经济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一、县级经济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省1982年统计资料分析,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县级比重约占57.7%;在全省财政总收入中,县级比重约占39.1%。二、县级经济涉及面宽,影响面大。我省共有110个县,县级的面积和人口均占全省90%以上,因此,县级区域不仅是全省食品和轻纺工业的原料基地,又是省内最大的消费市场。发展县级经济不仅关系到全省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随着县级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三、县级经济目前是比较不发达的经济,因而也是极待开发的经济。所以,县级经济是牵涉到我省国民经济全局的,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也是我省国民经济中潜力最大的经济力量。对县级经济的发展战略的研究和探讨,有着十分重要和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石油机械等是甘肃工业的优势。这一观点,现在已被全省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越来越多的同志所认识。赵紫阳总理一九八二年七月视察甘肃工作时,也指示我们发挥重工业的优势。我们要力争实现到本世纪末全省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认真落实赵总理的这个重要指示。建筑材料工业是我省重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料、基础和发展前景来看,确是我省国民经济的一大优势。现就我省建材工业的状况和如何发挥这一优势,提出以下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动力,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我国能量资源是丰富的,完全可以保证今后二十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需要。但能源建设与工农业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已明显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今后二十年,在能源只能翻一番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但据有关部门预测,全国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却要将近翻两番,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这个要求,电力建设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相似文献   

8.
一、搞活国有经济是辽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辽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近几年与全国相比却落伍了。1990~199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占全国第五位下降到第七位,地方财政收入由第...  相似文献   

9.
80年代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引人注目的是苏南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苏北新商品粮基地的崛起,促进了全省国民经济的振兴。但是还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南北差距在拉大,特别是淮北地区(徐、淮、连、盐四市),农民人均收入虽然翻了一番,但自1985年以来农民人均实际收入(扣除物价指数)出现了负增长。1985—1990年年递减2.35%,与苏南年递增4.33%,形成明显反差。南北现有人均收入水平已由1984年的1:1.66扩大为1990年的1:2.37。特别是全省现有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7个县,不足400元的59个乡镇和不足300元的225个村,主要集中在淮北。显然,90年代全省要实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发挥出重大作用。它的兴旺发达以否,是现代化经济的标志。本文拟对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作一初略描述,并探讨其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缓慢发展和较快发展两个阶段。 1、缓慢发展阶段:从1953年到80年代的20多年里,我国由于观念、体制、理论等方面的原因,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云南也不例外,28年间第三产业产值仅从2.69亿元增至14.4亿元,年平均只增长6.2%。 2.较快发展阶段:从1981年到1992年,我省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产值从14.4亿元增加到93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5%,其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同期的平均速度,也高于我省同期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邮电、商业饮食、物资供销等传统行业有了较大发展;旅游业、金融业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而信息、咨询、广告、房地产、保险等新兴行业也从无到有,初具规模。199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2%,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的10.5%。  相似文献   

11.
我同意省社科联1988年工作要点,并就此发表几点意见:一、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要以法制作保障。自从赵紫阳同志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设想提出后,全省上下都在议论发展我省外向型经济的问题。但我感到,将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研究,还很不够。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研究它的“硬件”,如电力、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采取了一些符合贵州实际的政策,开展多种经营,进行商品生产,贵州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1983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34.7%,年平均增长10.4%,大大超过了前三十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仍是全国倒数第一,人均工农业产值仅395元,只及全国的44.6%,人均国民收入260元,相当于全国的57%,没有摆脱“干人”地位。贵州以富列前茅的资源而贫居全国经济之末,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商品生产不发达。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只能靠廉价出卖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过日子。很显然,要使贵州富裕起来,关键在于:面向开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货币与信用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产物,又是发展商品生产的手段。它在商品从生产起点到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水能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陕南地区水能储量丰富,如何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水能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已成为发展我省电力工业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拟作初步探讨。一、开发利用陕南水能资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发展基本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截止1995年底,国民生产总值达165.15亿元,增长8%;财政收入17.O8{乙元,增长12.5%;卜\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7.5%,池方财政收入平均年增长17.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3414元,增长17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41亿元,增长15%。据统计,1978年至1995年,全省累计基本建设投资达231.92亿元,占新中国成立46年来全省累计基本建设投资的806%;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达175亿元,竣工投产项目7800多个,建成了一批水力、电力、交…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省、市委反复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区县级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欲达此目的,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建立股份制,搞活存量,发展增量,不断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益,将是振兴区县经济关键的一环。在这方面,四川渝永电力股份公司率先迈出了一步,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组建渝永电力股份公司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发展永川地区的电力工业。目前,整个四川的发电装机容量为973万千瓦,计划在“八  相似文献   

16.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中央提出的一条重要方针。这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针对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不从实际出发,不能实事求是,不讲究经济效果的弊端提出来的。这条方针,反映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表达了广大群众努力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因而一经提出,就在全国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显示了它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根据我省省情,正确认识和切实贯彻发挥经济优势这一方针,无论对于确定我省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措施,还是对于搞好当前国民经济的调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贵州经济是全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情况同全国相比,存在着不少共性;但是,它同各兄弟省市区相比,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社会经济状况也是大不相同的。因此,从全国范围这个角度,科学地评价贵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不能不成为我们据以研究贵州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安徽产业结构五十年的演变历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来,我省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了曲折历程,与世界各国及全国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有一定差异,本文对此进行初步分析。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过程第一阶段:1952年至1978年建国初,全省国民经济整体处于凋敝状态,仅有的一点工业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只处于从属地位。1949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2.6%,工业只占17.4%,产业结构几乎是单一的农业。经过3年经济恢复,1952年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也正式开始。当时,全省工业主要集中于采掘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工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很低,工业化必需的资金…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后,各地区、各部门都有了新的举措,本文试图从四川省十几年来第三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入手,为我省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线索。 一、第三产业发展特征的总体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坚持改革开放,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对1979年至1991年13年的历史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对其总体特征大致可作如下判断: 1.第三产业增长率居三大产业之首。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979~1991年平均增长8.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1.4%和10.9%,明显快于第一产业4.3%的递增速度,出现“两快一慢”的增长态势,且第三产业增长率居三大产业之首。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随着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的推进,工业化运动的展开,导致了我省城市化的发展。目前,我省已有各种类型的城市8座,城市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0.21%的城市市区地域,工业总产值已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在未来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城市与城市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因此,系统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省的扩散联合在蓬勃发展。1984年,我省的扩散联合取得了重大进展,1985年扩散联合比1984年无论是在项目的数量,还是在取得的经济效益方面又有了大幅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全省实现产品扩散联合的项目有220余项,比1984年增加了80%;新增产值5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2.4倍,约占198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增加额的50%左右,实现利税9000多万元,比1984年增长了64%。目前,这股“扩散热”、“联合热”在我省方兴未艾,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发挥这一因素的作用,对于实现我省的经济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