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之后出现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文化“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先生,以饱满的战斗热情积极地参加了当时新文字运动,而且是作为一个旗手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六十多年前杨良济(许杨)烈士倡导的舟山话拉丁化新文字活动。通过对现存舟山话拉丁化文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梳理出舟山话拉丁化新文字的语音系统与书写规则,评价其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语言学意义,肯定了其当时所发挥的革命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作为汉民族人民的辅助交际工具,发挥了它举世无双的巨大作用,记录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然而,自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被帝国主义列强轰开,洋教士蜂涌而入。他们为了让中国信徒能直接阅读《圣经》,便按各地方音,用罗马字(拉丁字母)翻译《圣经》。在中国的上海、宁波、福州、夏门、广州等通商口岸,学拉丁字母的人不少。于是,有些喝了洋墨水的人便认为汉字繁难而洋文简易,着手对汉字进行改革。如果从1893年卢戆章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掀起切字运动算起,汉字改革至今已有95年历史。这中间经历了“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解放后,汉字拉丁化也一直是  相似文献   

4.
1993年,乌兹别克斯坦开始实施乌兹别克语文字由西里尔字母向拉丁字母过渡,目的是希望通过文字改革消解俄罗斯的影响,实现民族独立,加速融入世界发展进程。但是乌兹别克语文字拉丁化的历程艰难而曲折,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同时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民众支持,文字拉丁化历经近三十年仍未完成最终目标。乌兹别克语文字拉丁化是自上而下进行,糅杂了复杂的政治因素,其进程任重而道远,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外,还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宣传,让乌国民众了解文字拉丁化的重要意义,真正认同和接受文字拉丁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的制定,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我国汉字改革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对后来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兴起以及《汉语拼音方案》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加深对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汉字改革运动与国语罗马字运动背景的理解,促进对汉字改革的发展方向与汉语拼音的发展前途等问题的思考,论文分甲午战争前、甲午战争至二战、二战之后三个时段,对日本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平文式""日本式""训令式"等多套日语罗马字拼写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最终结局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日语罗马字运动明显带有民族主义色彩,其矛头最初指向的是中国,后来则转向了美英等国。中国的汉字改革运动与罗马字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语拼音正词法,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汉语拼音正词法的研究,如果从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算起,已经有50年以上的历史;如果从汉语拼音方案公布算起,也有25年以上的实践。长期的实践为汉语拼音正词法  相似文献   

7.
一鲁迅关于汉字改革有许多深刻的论述,特别是对于拉丁化运动,他曾撰写了一系列杂文,就汉字改革问题,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字改革理论遗产。 (一)批判“仓颉造字”的唯心史观,阐述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指出汉字改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汉语拼音正词法,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汉语拼音正词法的研究,如果从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算起,已经有50年以上的历史;如果从汉语拼音方案公布算起,也有25年以上的实践。长期的实践为汉语拼音正词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提出了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为方块汉字正名,一是对20世纪中搞了大半个世纪的汉字拉丁化运动及其遗留的“汉字落后论”给予批判;二是从语音、词汇及造句规则诸方面分析方块汉字对汉语的适应性及其特征。又从文字的角度设想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革命视域中的新文字是劳苦大众的武器,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延安县为中心,试办新文字冬学。新文字在边区历经试点、推广、整改三个阶段。面对无法走出困境的新文字冬学,1943年,边区教育厅悄然终止了新文字运动。中共推行新文字的直接原因是解决汉字扫盲的困境,内在动力是特定情境下,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检讨边区新文字运动,虽则存在干部重视不够,教员素质低,知识分子抵制以及主观主义、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文字改革带来的文化大众性与民族性的紧张。  相似文献   

11.
百年来中国语文现代化历程中四套重要拼音方案都是常州人主持制定的,他们分别是吴稚晖主持制定的《注音字母》、赵元任主持制定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瞿秋白主持制定的《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和周有光主持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汉语拼音方案》吸收和借鉴了前三套拼音方案的精华,是前三套拼音方案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拼音方案,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津梁.  相似文献   

12.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同属马来亚区域的历史时期,马来亚的土生华人们用峇峇马来语译介了70多部中国文学作品。这些译作大部分属历史、爱情和侠义题材;它们与说唱文学在题材上有较多重叠,大部分译作保留有说唱文学的惯用句式,且这些作品多是说唱文学中的经典作品,经历过几代说书人的传播和改编;中国文学译介作品只在峇峇创办的刊物上刊载,并与峇峇创办的出版业有紧密联系;被译介的中国文学作品全是使用拉丁化马来文书写。峇峇译介的中国文学作品为中马文学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峇峇出版业领先使用和推广拉丁化马来文字,对当时的文化传播和现代马来语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国语罗马字的社会推行主要致力于舆论宣传、讲解教授、应用实践等几个方面,其总体传播情况并不成功。方案体系的繁琐复杂、取代汉字的学术定位、政府支持的有心无力、拉丁化新文字的强烈冲击等因素,是其推行不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也谈简体字     
在政治更迭、文化变迁的大叙事中,小小的文字变化最能体现大时代的风貌。古有始皇帝威权下的书同文,今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旨在汉字拉丁化的文字简化运动。简化字与繁体字争议的背后,是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交锋,或者说是中华历史文化断裂与传承的别一选择。周清泉先生关于汉字简化方案实施中的管见,因于当时话语权被肆意剥夺而无处表达,本刊编发该文,一是提供关于汉字简化的反思与总结,二是彰显学人发表独立见解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5.
也谈简体字     
在政治更迭、文化变迁的大叙事中,小小的文字变化最能体现大时代的风貌。古有始皇帝威权下的“书同文”,今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旨在“汉字拉丁化”的“文字简化运动”。简化字与繁体字争议的背后,是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交锋,或者说是中华历史文化断裂与传承的别一选择。周清泉先生关于“汉字简化方案”实施中的管见,因于当时话语权被肆意剥夺而无处表达,本刊编发该文,一是提供关于汉字简化的反思与总结,二是彰显学人发表独立见解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字的历史与世界公认最古老的文字几乎同时。中国的书 ,从甲骨、竹帛(简册 )起到今天的电子图书 ,都对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远古少数民族的书 ,载体有彝文皮质文献、傣族的贝叶经、蒙古族的桦树皮书、藏族的和日石经等。中国图书馆一词的使用至今只有 10 0年 ,但近 50年已从 4 0 0多个一般图书馆发展到 30多万个现代化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一 毛主席在他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论述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时指出:“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他在我国革命的新文学方面的贡献,是我们此较熟悉和了解的;而他在我国语文改革运动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在语言理论方面的贡献,却是我们比较忽视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是汉字拉丁化的"开山老祖",两次赴苏俄(联)学习拉丁化经验,制订汉字拉丁化方案并反复修改。由于对前两次文学革命不满,瞿秋白倡导进行第三次文学革命,其主要内容是"文腔革命",即形成更接近白话的书面表达语,而"文腔革命"这一文体改革所依据的基础音和基础方言是"普通话"。在"文腔革命"和"普通话"基本完成的基础之上便可进行汉字拉丁化实践,但拉丁化本身也会促进"文腔革命"和"普通话"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汉语拼音正词法,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汉语拼音正词法的研究,如果从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算起,已经有50年以上的历史;如果从汉语拼音方案公布算起,也有25年以上的实践.长期的实践为汉语拼音正词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提出了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目前汉语拼音推行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过去长期实践的经验加以总结,研究它的规律,促进它的约定俗成,并吸取现代语言学、文字学、心理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成果,提高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郑万敬  小禾 《老友》2009,(10):22-22
1949年10月1日凌晨5时,我作为新华广播电台的学员,被抽调到临时设置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东侧的广播电台机房,从事值机员工作,有幸参与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临时机房只有10多平方米,与主席台相距仅有4米远。当时,我们的转播设备还相当简陋,技术上有不少难题。其中之一,是当时的扩音喇叭音量相当小,而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