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与政治文明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江虹 《学术论坛》2005,2(4):40-43
在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含行政体制)的演变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与现代化的一条主脉络。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中,从太平天国革命、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的政治建设、政治变革中均以制度选择和权威变化不适应而失败。历史经验表明,在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制度文明是核心,而权威的理性化、世俗化发展则是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先导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谭培文 《学术研究》2003,1(6):52-57
本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实质和核心,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本身的发展,即个人自由个性的生成、培育和建构。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实际是指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首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正>亲密关系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有显而易见的中心位置,它是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一个相对较新的课题,在近几十年中发展成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及规范。在关系的发展和质量中,交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老友记》中莫妮卡和钱德勒的亲密关系能够顺利地保持和发展,一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制高点。从这一理论高度看,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世界性潮流和发展趋势。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辨证关系及其历史过程,应在这一关系和过程中来思考我国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卢益山  吕富彪 《理论界》2006,23(7):25-26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在与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传脉。在与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的结合中,诞生了邓小平理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在斗争中和挫折中前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战中发展。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与规律,对于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表现在: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个人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手段.任何人不是处于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的个人,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个人不  相似文献   

8.
改革、发展与稳定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三个典型论断,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从总体上说,改革、发展与稳定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彼此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具体地。改革、发展和稳定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为手段和目的。所以。我们应兼顾改革、发展和稳定,即实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这是普遍规律。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特殊性在于,我们在具体的某一阶段分析形势,制…  相似文献   

9.
论世界的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面对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念主导的单一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的扩展 ,面对超级大国推行的单边主义和政治经济文化霸权 ,世界存在及发展的多样性 ,尤其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受到了特别尖锐、特别严重、特别突出的挑战。在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手段及全球性交往迅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在发展中保持和保护多样性 ,探索不同文明共存共荣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在多样性中实现发展 ,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 ,是涉及人类能不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命运的大问题 ,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以研究和正确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文章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哲学的成果 ,阐述了多样性和统一性、多样性和规律性、多样性和发展性 (进步性 )的关系 ,认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着如何发展的问题。根据世界多样性存在的要求 ,必须科学确定个人在社会中的坐标、民族国家在世界上的坐标以及人类社会在自然界中的坐标 ,在多样性中发展 ,在发展中维护多样性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行为的对象。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地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改变着自然界,也改变着人类自己,从而创造和发展前进着。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地理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地理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规模化城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是必然的 ,这种必然性我认为是以下三种经济力量作用的结果 :一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内部衍生力。城市的产生都是从单一产业开始的 ,但每一个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就是在一个产业内部 ,一个行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关行业发展起来。社会分工越细 ,一个产业、行业的发展对相关产业、行业的依赖程度越高。正是由于社会分工和产业发展的关联性 ,城市中每一个产业、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成为城市规模扩张的增长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城市中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产品是层出不穷的 ,…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关键之处是以民为本,概而言之,民本主义发展观对于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首当其冲的重大发展价值,应当被置于中国一切发展序列的首要位置.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但一切发展首先是人口发展和制度发展,人口发展和制度发展是一切道理中最硬的道理,人口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中最重要的现代化.只有人口和制度首先获得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创新,才能真正建构起最能代表中国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和谐社会,才能切实延展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平台,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文精神是发展中人的价值之类意识。现代发展是工业社会、市场经济和私有观念的矛盾运动。我们应正视这个现代化的矛盾运动,由此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而所谓“当代人文精神”则是在这现代发展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和捉高人民生活,是邓小平思想的两个座标。它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过程,它是唯物史观认识的深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邓小平思想的两个座标,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思想的两个座标,获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观念在不断更新,如今,创造顾客已成为市场营销的新观念。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创造学在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归宿。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一直在斗争和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实践中成功和挫折的经验,最终都会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为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贡献。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我们党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与小国相比,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多样,国内市场广阔,经济发展的内向程度较高。如何根据国内各区域的资源禀赋特征和社会经济基础组织分工协作,促进各地区合理、协调发展,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试图就发展中大国区域发展的两个主要问题,即区域平衡与不平衡发展问题和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综合发展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期深化对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社会有机体中发展是一个总体性范畴,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于一体。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集中反映在民族精神的升华上  相似文献   

19.
大国是指能对国际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和影响的潜在力量是巨大的国家。大国是国际政治中的“贵族” ,但大国在发展中往往有大国的困扰。中国作为潜在的大国 ,在发展中既要避免历史上大国发展中的困扰 ,还要面对自己独有的困扰。  相似文献   

20.
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我们党"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要让全体人民共享"这一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但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到在科学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任何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实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