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哲学命题“立象尽意”被借用到诗学领域之后获得了崭新的内涵 ,即对“言外之意”的强调与追求 ;在韵味、兴趣、神韵和境界等学说的承传之中 ,这种强调与追求逐步被加强。然而 ,正是在这一发展历程中 ,诗歌语言自身的审美价值逐步被淡化 ,乃至最终被意象美与意境美的夺目光彩所遮蔽。认识传统诗学这一重意轻言的倾斜形态 ,对现代汉语诗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立象以尽意"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是文学对自身媒介的超越性对表达途经提出了要求;二是意象产生的过程体现了作家感知世界的特殊方式,这种感知的表达需要寻找与之相适应的途径;三是"象"和"言"一样具有局限性,但作为"工具性"媒介,它却为"象"外之意的表达提供了无限可能;四是作家"才情"的具备为实现这种特殊的表达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前提.  相似文献   

3.
古代诗词中的物象 ,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望明月寄相思 ,执灞柳伤离别 ,登高楼而感怀 ,观沧海以叹人生。文章根据传统意象与意境的对应取例 ,进而引申到对人物形象乃至俗成借代之象所创意境的观照 ,试图对古诗词艺术手法作出定向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4.
《周易》尽管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著作,但蕴含着文学理论的萌芽。古代文论家所论述的诗歌特点"象外之象","象外传神"等应以《周易》所论述的"立象尽意"为源,并且对文艺理论的虚实论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言、象、意三者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涉及语言学知识,也涉及美学知识,更涉及哲学知识。古人早就意识到言不尽意,于是立象以尽意,最后达到得意忘象。对言、象、意三者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西方的有所不同,中西美学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周易》言意观的核心是"立象以尽意"。其实质是"实象"与"虚象"相结合,用"附意于象外"的"义象"来尽吉凶之意。同时,因为卦象和艺术形象有诸多相通之处,这也成为中国古代"象外之象"等超象显现理论的滥觞。而且,其价值还不止于义理层面,在语言艺术的操作层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水墨语言极为丰富 ,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外化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语言反映在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中 ,则深化为“言”“象”“意”的高度统一。“言”为山水画的笔墨形式 ;“象”是通过笔墨所再现的物象 ;“意”则是山水画表现的意境。三者层层递进又融贯相通。对于三者关系的把握 ,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文艺创作中的意象理论分析了象征性标志设计的理念分析与创意构思过程,提出了"立象以尽意"这一观点,通过实例阐释意象思维在象征性标志设计过程中的运用.结合意象产生过程有关理论,着重分析标志设计中"意"和"象"的产生过程及其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具有传统风貌保护与展示的区域,由于视觉信息传递的直观性导致其内建筑的“立象”尤为重要,而对于其间的建筑除了立象外,更重要的是物尽其意,所以这类建筑往往是这个区域的重要标志物。以具有汉文化风貌的两例建筑设计思维过程为例,解读运用图解、释文的方法收集并分析汉代历史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出土文物等图像资料信息,进行“立象以尽意”的设计过程比较,得出“立象尽意”中的“象”和“意”都是所在区域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环境特征协调的产物。所以运用“立象尽意”的设计思维,能够更有效、更准确地传递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尊重我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表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中的基本核心概念"象"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儒、道哲学"象"论差异及二者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最终得出结论,王弼象论综合了两家学说,也为中国传统诗学象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详细列举了英语词汇泛化的例子,分析了词义泛化的原因和规律,讨论了词义泛化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汉语新词语课的建设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汉语新词新语”课程是一门专门介绍汉语词汇新变化的新兴课程,通过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新词语认知度及特点所作的调查,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如何加强该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自十九世纪中叶起,探索救国与强国之路,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思想认识演化的角度,纵线条观察分析了从现代洋务运动到今天改革开放,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过程,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的历史借鉴和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