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国绘画史上,唐宋是工笔人物画发展极其辉煌的时代。本文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分析论述唐宋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发展脉络与传承,及对后世工笔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骰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几度兴衰、几度辉煌。人物画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技艺上还是内容上都已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对人物画的创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的时代要求新的艺术作品与其相适应。因此、走近生活、贴近时代就成了人物画创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面对生活、认识生活中国人物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曾一度有过唐、宋的辉煌时期、而后的若干年代走了下坡路。新中国成立后,人物画用作开始走上复苏的道住,田近时代反映现实生活成为人物画创作的主南。而到了“文革”…  相似文献   

3.
欲将中国人物画引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高度,在理论上我们必须从时代的高度来审视"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的观点与法则,还应博采众长,发展人物画"意象造型"的思想,又必须认识与践行生活是生成"意象"的源泉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以其开拓性广、风格多样、时代感强、表现力新的多元发展格局,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已经从传统进入现代。对于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方法及理念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现代与传统、艺术与生活、形式与内容、创新与风格等艺术创作规律方面诸多问题的认识与掌握,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不断推动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起,中国人物画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辉煌发展历史。可以说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今天,是其经过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在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是人物画历史上的最活跃时期,为人物画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极为宽松有利的客观环境和学术氛围,对于人物画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充分施展艺术才华的最佳时期。面对当下的这种大好机遇广大人物画家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艺术审美取向和未来发展方向,是历史所赋予的重要使命。  一、中国人物画的创新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自我国发现的第一幅人物画作品到现在,在长达两千多…  相似文献   

6.
写意人物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结晶。其造型、笔墨、线条、色彩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写意人物画教学,是立足于当代的教学,必须从传统中走来,适应当代的需要,体现出当代性。本文主要辩证地论述了写意人物画教学的当代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早出现的画种,在先民的图画中已初现端倪,表现出人类对自身强烈的观注,而这种观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共同的狩猎、祭祀活动的题材,逐渐就集中到重要人物身上来,更具体深入的刻画使得工笔人物画名副其实的出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历代帝王肖像到明代文人肖像,工笔人物画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内容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8.
描绘女性形象的工笔人物画称之为仕女画,从传统仕女画女性服饰样式着手,尝试通过对不同时期工笔画中女性服饰进行分析和比较,梳理出传统工笔人物画女性服饰概况。通过现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女性服饰的表现形式,探求其蕴含的艺术意识。  相似文献   

9.
现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造型,有别于古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造型,现代写意人物画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其笔墨造型已经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从工笔人物画课程的特点、教学规律、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线描、强调写生的重要性、"写实"与"写意"并存、加强自身修养的提升、新的技法和材料的运用等几点应加强重视和改进的建议。高校工笔人物画课程的教学,不再是对传统工笔画简单的延续,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建立起既与传统工笔人物画相通,又与当代艺术发展相协调的造型艺术的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主流,水墨人物画诞生已近百年,其造型方式一直备受关注.由水墨人物画造型方式创立的过程、基本造型观念和造型方式可以看出,水墨人物画的造型是“洋为中用”、“融汇中西”的结晶.成功的水墨人物画造型探索已经证明,水墨人物画的造型,当以写实主义、人文关怀的精神和中国民族化为基本方向,必须坚持以中国画为根基,吸纳优秀外来艺术元素为己用,方可创作出民族气派与时代特征兼具的水墨人物画造型.  相似文献   

12.
笔与墨是中国水墨人物画最主要的表现手段。笔墨既可造型,又可进行主观的意象传达。在水墨人物画写生中锤炼符合自己心性的笔墨,对于传达笔墨意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提升对笔墨造型的理解,拓展笔墨表达方式,使笔墨与文化相容,笔墨与生活相汇,通过笔墨同造型的有机组织,在形式上寻找独特的笔墨意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人物画深受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影响,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画论等有关材料的分析解读,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对古代人物画在选材、表现的内容及在造型、空间、构图、比例和色彩的处理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促成中国古代人物画独特图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它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4.
色彩和形体是油画造型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它们是互为不可或缺的,共同构成了油画的整体。没有色彩的油画是缺乏活力的,但失去了形体整个画面就无从构建。只有对它们的关系从宏观上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行探索研究,才能实现油画的本体精神。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画面肌理的基本概念及传统肌理制作的历史及艺术特点,并重点介绍了罗寒蕾、庄道静为代表的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的艺术形式,以此对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肌理新技法表现进行了总结提炼,探求工笔人物绘画的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6.
自照相机发明后,现代绘画艺术便常常被认为是与真实、求知无关的事情,因此传统写实绘画没有意义了,自我表现的绘画才是进步的和高级的。这根源于对“真”的误解——将物理真实与视觉真实混为一谈。而视觉真实又因民族、文化甚至人的年龄的不同而不同。视觉生理学、心理学、现象学及70年代出现的二阶控制论,都曾充分论及过人的意向性对视觉形象的建构作用。“具象表现绘画”更是致力于新的视觉模式的建立。旅法中国画家司徒立则将具象表现运动上升为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的较为完备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变异画风是一批艺术家大胆对传统再分析、重阐释而形成的结果。明末人物画变异画风,由丁云鹏、吴彬、崔子忠、陈洪绶等不同凡响的画家共同探索而形成。他们结合社会反中和的审美需求,提炼五代非主流画家贯休罗汉图中的风格化元素,融合个人自由奔放的情感,获得了怪诞奇异的效果,扭转了流丽柔靡时风,引导了人物画崭新的审美取向,对后世画坛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8.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对画像行业造成冲击,一些画师改业从事照相馆人像拍摄,把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法则运用到人像摄影中,从当时留存至今的“小照”、“肖像”中可以看出他们深受中国传统肖像画形式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传统。清宫流传至今的慈禧着色放大照片是早期中国人像摄影的珍品,而勋龄所拍摄的慈禧扮观音的化妆照可视为按照一定的构思进行摄影创作的先驱,它与西方同时期盛行的高艺术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体现了中国人不同于西方的精神境界和宗教信仰,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儒学艺术批评观,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特别是对人物画的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曹植、谢赫、张彦远等人在绘画批评中都十分重视兴成教化的道德伦理作用,形成中国美术批评中的儒家传统精神。而中国古代壁画、卷轴人物画多有表现功勋英雄、帝王将相和令妃顺后、贞妇孝女的形象,这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绘画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