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t检,比较了《兽药典》中113味以花果仁入药中药、101味以茎叶入药中药、105味以根须入药中药及48味其它入药中药11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首次表明:茎叶类中药Zn含量显著高于花果仁、根须及其它三类中药;花果仁类中药P含量显著高于茎叶、根须二类中药;其它入药中药类Fe、Cu的含量显著高于花果仁、茎叶及根须类三类中药。  相似文献   

2.
雷湘 《中南论坛》2009,4(4):104-106
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中药的毒性问题。首先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有毒成分的存在是中药显示毒性的本质内因,然后应用质量互变的观点探讨中药有毒与无毒之间的关系,最后用普遍联系的观量说明多种因素都可能对中药的毒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你几招     
微波炉防书刊霉蛀法受潮后的书刊如不立刻处理,很容易被虫蛀。此时可微波炉内烘焙,至温热取出待其自然冷却后再收藏。怎样知道塑料袋有毒性1.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漂在水面的有毒,沉入水底的无毒。2.用手触摸塑料袋,有润滑感的无毒,有发粘感的有毒。3.抓住塑料袋用力抖一下,声音清脆的无毒,声音闷涩有毒。彩电遥控器失灵怎么办彩电遥控器长期使用后会逐渐灵,以致不能使用,这是按键导电橡胶磨损造成的。可用香金属包装纸作按键导电层,效果很好。修理方法如下:1.打开遥控器,将需修理的按键擦干净。2.找一张香烟…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研究了三七、黄芪、五味子、枸杞四味中药分别对小鼠血液以及脑、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ose简称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4味中药均能不同程度地使小鼠血液中以及脑、肝组织中SOD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5.
毒性本草一直是中医药学界内外十分关注的一个主题,也是长期存在争议的一个中医药话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中药毒性与中毒的认识历史、概念内涵、机制原理、临床运用、毒副作用以及解毒方法。应当从文献、临床、实验、调查等方面开展广泛研究,利用文献整理、数据挖掘、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中药的识毒、用毒、控毒、解毒等,以便对中药毒性与有毒中药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为科学对待中药毒性、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368味兽用中药的11种元素(Cu、Fe、Mn、Zn、Ca、Mg、P、K、Na、Li、Se)的含量,并分析了10经中药与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被测元素总量是肾经药>肝经药>大肠经药>胆经药>脾经药>胃经药>心经药>肺经药>小肠经药>膀胱经药,除肺与大肠经外,其余各经均表现脏高腑低之趋势。作者发现,各经药其元素谱征有较大差异,并推测中药的元素含量可能是归经属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教委1994年下达给我院的“368味兽用中药材11种元素的测定与分析”科研项目,于1996年1月4日在省教委的主持下,圆满地通过鉴定。 该科研项目课题组在王健副教授的主持下,经无污染干法药样处理,采用无干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检测了中国兽药典(二部)中收载的368味中药的11种元素(K、Na、Ca、Mg、P、Cu、Fe、Mn、Zn、Li、Se)含量。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此实验国内多用苯——乙醇体系,也有用环已烷——异丙醇(或乙醇)体系的。苯有毒,故需改进,环已烷无毒,但气味大,难于推广。我们改用正丙醇——水体系,有如下优点: 1)无毒,且无明显气味,故无环境污染,用过的溶液可随意处理。 2)正丙醇沸点高,挥发性小实验好做。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实验结果重复性好。以正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研究了黄芪、丹参、枸杞等十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及在该复方制剂中加V_E和微量元素(Zn、Se)对小白鼠血液过氧化氢酶(CAT)、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B)和心脏过氧化脂质(LPO)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复方制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CAT和GSHP_X活性,降低LPO的含量和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证明该复方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抵御自由基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而且V_E及微量元素(Zn、Se)与中药合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误食有毒的蘑菇,会使人头晕、呕吐、腹痛,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注意识别。从外型看,有毒的蘑菇外型新奇,菇伞上有肉瘤状和斑点.如菇柄上有菌球、菌托、绒毛,表面粘脆,颜色鲜艳;其味腥、辣、苦、麻、臭。毒蘑菇常生长在肮脏、潮湿的腐物、粪便等不洁之处,有时鲜蘑菇不容易判断时,可取少  相似文献   

11.
中医理论是自然哲学性质的医学。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概念直接构成中医的理论概念。“粗守形、上守神”的中医理论思维追求说明中医在理论上注重对医学问题本身的形而上本质的研究。中医理论用感性名词概括抽象医学理论,是古代自然哲学朴素性的表现,也是中医理论从形而上直接走向临床应用的桥梁。中医理论的辩证施治原则充分体现了古代自然哲学的辩证法性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研究纲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直接构建了中医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另一方面又为其保护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长点。以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对于我们理解中医学科学性、中医学特色以及中医学发展模式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学差异起源的历史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自从西方医学在传教士的帮助下进入中国,由于中西医学之间理论和技术的差异,引起了科学界、医学界、哲学界、政治界的纷争和较量,中医药因此而数次陷入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在人类的发展需要多种文化、多种学科支撑的今天,这种简单的存废讨论似乎有些太过极端。面对中西医学的矛盾和差异,应该从源头加以消解,剖析其中西医差异形成的历史脉络.比较和分析地域及人文环境因素和思维与语言环境因素在其中发生的重要影响.从而从根源上认识差异,消除差异,实现中西医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被测的368味中药中,各元素的最大值分别是胆矾(Cu)、鹤虱(Fe)、荷叶(Zn)、蜈蚣(Ca)、枳实(Mg)、龟板(P)、阿胶(K)、大青盐(Na)、一枝黄花(Li)、茵陈(Se),最小值分别是菟丝子(Cu)、红豆蔻(Fe)、玄明粉(Mn)、蟾酥(Zn)、玄参(Ca)、五加皮(Mg)、明矾等(P)、磁石、苏木(K)、枇杷叶、当归(Na)、赭石等(Li)、白附子等(Se)。2.2 中药各元素平均含量占11种被测元素均值总和的百分率分别是P36.56、K29.51、Ca20.18、Na8.37、Fe2.61、Zn1.35、Mg0.48、Cu0.38、Mn0.37、Li0.17、Se0.00038。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证”“象”的现代哲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余年来对中医学的捆绑,皆根源于物质本原论哲学,而物质本原论属于还原论。现代科学和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已证明,物质并非宇宙的本原和唯一实在,关系存在要比物质实体更为本始,更为丰富。"证"为病"象",所标示的是人之生命系统的自然整体关系,其内涵和所藏信息远大于生命系统的物质构成,并对其有统摄作用。辨证论治不细究因果关系,却把握并合理处置了全部相关因果关系。中医之"证"和"象",不能还原为西医之"体",二者属于在认识上永远不能沟通的两个层面。中医之"证",是独立的能够自成体系的科学领域,有自己的无限发展远景。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切现代科学和西医学的成果都可以考虑为我所用,但一定不可放弃以"证"/"象"为本位,一定要保持对对象自然整体状态的全面考察。超越片面性哲学的束缚之难,是中医存亡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同时,在面对这种难局的斗争中,从中医的视角,更加彰显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的伟大成就。维护和弘扬中医学,既是时代赋予我们发展中国医学事业的使命,也是发展中国科学事业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范畴是思想的格局。中医语境的范畴与古代汉语相比要少得多,而在为数不多的几对范畴中,阴阳的覆盖面却过于广阔,结果使中医思辨总是囿于阴阳的格局之中。另一方面,一些古汉语中的重要范畴在中医思维中的缺失也规定和制约了中医的思维形式:未能从古汉语里引入“有无”范畴,可能与中医轻本质重现象有关;未能引入“自他”范畴,可能与中医注重主观感受有关;未能引入“分合”范畴则可能与中医注重整体关联有关。  相似文献   

17.
“气”范畴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伟大发现 ,古希腊的原子论仅具有哲学意义 ,而“气”则从一开始就既具有哲学意义 ,又具有科学的应用价值。“气”是中医学的立足之根 ,但对气的认识目前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 ,终有一天 ,中国古代的“气”概念得到挖掘和阐发 ,将可以跃升为具有现代或后现代意义的科学理论。“象”的实质是气 ,是气的流动。中医学以“象”为依据 ,来理解人体构造和生命机理 ,这与西医学以形体为本质不同 ,在整体层面上又高于以形体为本质对人的研究 ,使中医学比长于把握事物的静态类别的西医学 ,在把握动态的个别方面 ,具有优势 ,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能够因人制宜并使药物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原因 ,这种治疗上的成功在科学方法论层次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说 ,中医学因为有自己深刻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论 ,从而它的发展根本上不是对西医式的物理化学模型的还原 ,而是有着特殊的广阔远景 ,甚至对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生命分子层次的规律上 ,主流医学 ,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非主流医学出现了空前的统一可能性 ,也是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论述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整合医学的任务 ,中医药学在这种新形势下习故纳新的必要性 ,在大生物学背景下整体观的再发展 ,进行源头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建构的视角出发,指明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各自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不同是两个范式,在实践上具有不可通约性。中西医之争,争论的是关于人体疾病的疗效问题,实质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因此,很可能会不了了之。但其实质,在社会建构论看来是不同共同体在争夺权力、利益的表现。对二者争论背后隐藏的权力、利益的揭示,不仅为解决中西医之争打开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还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同时,这也为从文化的视角理解并解决当今世界的一些冲突问题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运动医学的中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论述了中医药在抗运动性疲劳和治疗运动损伤等运动医学领域中的运用 ,对中医学在该领域中的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