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意识是城市居民形成的对环境的稳定态度,并由此养成自觉保护环境行为的习惯,对城市居民环境意识进行研究对于其改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居民的特征,构建城市居民环境意识模型,并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属性评价和模型检验可以发现,环境意识的形成受多元因素的影响。环境态度是影响环境意识的关键变量,城市居民对环境保护态度的改善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教育、宣传、引导,现实中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对居民的环境意识影响力较大,应加强对城市居民环境知识的普及,从而促使其在提升环境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2.
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及评价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在对现代环境意识的由来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意识的内涵和结构两方面,对现有的环境意识概念作了扼要的综述.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不同规模尺度下一些较有影响的公民环境意识调查活动及其所得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民环境意识调查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息息相关,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基于对兰州市民环境意识状况的社会调查,从环境知识、环境行为、环境认同三个维度对兰州市民环境意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兰州市民环境意识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提高市民环境意识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南京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对南京高校部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但在实践中的环境行为表现却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第二,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与环境类专业学生在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意识等方面的表现虽有一定差异,但差距较小;第三,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要高,态度更为积极;第四,当代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来自于电视、学校教育和互联网等。对此,笔者提出相应的建议:一要充分发挥电视、互联网的功能,广泛开展社会性环境教育;二要努力推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制度化,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平衡发展;三要建立环境道德行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和领导力量,他们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将对环境乃至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知识和高校环境教育状况的调查结果加以分析、比较,对我国高校环境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是一个多方位的动态发展的概念,环境意识及环境艺术设计则体现了人与环境的紧密联系和人对环境的认知与行为。本文主要阐述三者间的联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自编的《山西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35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大学生环境内容的认识体现出了时代感,将人际环境、发展环境纳入多环境体系中;他们不仅渴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也渴望人际环境的和谐与发展;他们的环保意识较强但行动有些滞后,较多从事得是身边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他们认为在人和环境的发展中应当遵循一些原则,如积极保护环境原则、环境和谐原则等.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的深刻内涵,并指出环境道德的建设与人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环境意识已经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如何,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了解目前工科大学生的绿色知识、绿色思维和行为,以及他们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见解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教育、设置绿色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摸底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众环境意识是考量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参数,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全人类的关注和重视。这里针对桥头堡城市连云港市民环境意识的状况,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和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认为环境意识存在地域和群体结构的差距性;环境意识高低取决于经济收入水平。结果显示:连云港市民总体环境意识较高;虽然连云港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处于国标良好状况,但市民对当地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民众对当前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认识、民众对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等方面着手,对当前沿海地区的民间环境意识与现代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简论哲学的环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哲学的环境意识是客观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经历了“畏惧--主宰--重视”的过程,并逐步由自然环境意识发展到自然环境意识、社会环境意识、文化环境意识并重。为了有效地解决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强化环境意识,明确环境意识的全面性、和谐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提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教育、社会经济条件、社会政治条件、科技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机械论自然观、我国传统直观体验思维方式等六个方面,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工业设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者应具有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坚持设计绿色产品的原则,实现产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取向.  相似文献   

15.
公众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非常艰巨的环境保护任务,其公众的环境意识如何,公众参与情况如何,将决定中国环境保护的未来走向,也是中国政府及其地方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来实现人类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模式的革命。在我国,如果没有各阶层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不可能的。因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或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只有提高全国人民的环境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伟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公众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非常艰巨的环境保护任务,其公众的环境意识如何,公众参与情况如何,将决定中国环境保护的未来走向,也是中国政府及其地方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浅析培养和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过程与含义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培养和增强人们环境意识的意义 ,以及影响环境意识的因素 ,提出了环境意识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论主体的环境意识及其生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的环境意识是主体对其生存发展环境的反映。准确认知环境,是形成正确环境意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正确环境意识的生成是主体自觉与客体约束、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过程,是全社会和全世界共同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而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个社会要保持良好的秩序,除了具备健全的法律外,良好的道德秩序特别是社会公德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事与愿违,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社会公德意识严重阙失。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一条道德律令。而当今的环境危机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死存亡,可见,解决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