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对清代诗歌发展历史的了解可知,清初的诗歌在整个清代的诗歌发展当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贰臣诗人是清初诗歌创作的重要主体,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据了解,由于学术界受到了传统政治道德观念的影响,对于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评价有失公允。因此,本文从历史和文本的角度出发,对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对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客观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场所,而且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佛教传入藏族地区后出现了迥异的女性观,其关于男女两性的基本观点虽然趋于两极化倾向,但是,女性包括出家的尼僧在藏传佛教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皆得到了明显提升,温饱不再是困扰民众的主要问题,社会群众对于精神方面追求愈发强烈,这也正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音乐行业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音乐而言,其已经是民众生活放松的重要方式,而时至今日,我国市面上较为流行的西方交响乐队中,管乐、打击乐、弦乐是构成交响乐的主要组...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是以道德为本的宗教。在伊斯兰教中 ,宗教信仰是基础 ,伦理道德是核心。离开信仰 ,道德无以寄托 ;离开道德 ,信仰无以落实。信仰之路也就是道德完善之路 ,信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道德的至境。无论是伊斯兰兴教的出发点、最终目的 ,还是伊斯兰教的主旨 ,都说明伦理道德在伊斯兰教中居于核心地位。阐明伦理道德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 ,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伊斯兰教的真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就作者多年参加田野调查的体会,联系中国语言的实际和语言研究的任务,谈谈田野调查中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全文分三部分:田野调查是获得语料的一个主要途径;田野调查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田野调查是语言研究的永恒任务.  相似文献   

7.
清初,滇西北地区形势复杂多变,康熙年间丽江木氏土司对中甸等地的控制权进行了近40年(1682-1720)的争夺。“中甸之争”涉及云南、四川、和硕特蒙古、丽江木氏土司等多方势力,并一直延续到丽江改土归流前夕,与丽江改土归流有重要联系。中甸的战略地位以及“中甸之争”是丽江改土归流的内因,罗卜藏丹津叛乱是外因,“中甸之争”的影响是高其倬奏请清政府丽江改土归流的直接理由,而土民控诉、请求改土归流则是丽江改土归流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8.
演出监督在表演艺术中的地位与职责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舞台演出中演出监督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表演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出监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如舞台设计、演员管理协调、艺术创作、现场环境设计等等,是表演艺术全过程中重要的管理工作.演出监督人员的职责十分重要,监督人员要具备专业的舞台管理经验,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心思要细腻,判断力要强,这是演出监督的基本条件.演出监督关系到一台表演能否成功地进行,关系到演出的质量和观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本文首先指出了演出监督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演出监督人员的工作职责,指出了演出监督人员要具备的素质,最后提出了提升演出监督功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法学界关于人民检察院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的法律地位的观点进行评议后,认为人民检察院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实质上是处于有限授权的委托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其所享有的诉权来自于国家的委托.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第三次康藏纠纷由国民政府主持调解,反映了国民政府对康区和西藏的统属关系。由于康藏纠纷的复杂性,国民政府在处理过程中的措施和原则,实际上是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的综合反映。研究这一历史事件,有助于认识近代中国治理西藏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1.
清代西藏藏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和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在这两个阶段,藏医学无论在藏医典籍的著述刊行、藏医学教育、藏医药物学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清代黑龙江少数民族习俗与地理背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据文献资料载,达赖和班禅作为藏传佛教两大活佛系统,在清朝治理西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敌入侵;加强地方团结,维护西藏稳定;拥护朝廷决策,维护中央权威等三个方面对班禅系统在清朝治理西藏中的作用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西藏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受两大板块运动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之一.由于受史料的限制,学术界对早期西藏地震灾害的研究相当薄弱,尤其对宋代西藏地震灾害及其应对的研究,则几乎为空白.该文利用现存的藏文史料,以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宋代西藏地震的时间、位置、强度、次数、构造体系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对地震造成的灾害及其西藏地方政府和寺院对震灾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清代卫拉特蒙古、喀尔喀蒙古及内蒙古地区的3位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各世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探讨清代蒙古历史上有关咱雅班第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永红 《中国藏学》2005,(2):32-39
作为"恩威并施"、"因俗而治"方针的具体体现,清朝治藏政策在清代整个边疆民族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维护和保持西藏地区的稳定和安宁为根本宗旨,清朝治藏政策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随着中国整个历史大背景的变化,大致以鸦片战争为分界线,清朝治藏政策在19世纪中叶前后又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趋向和特点.清末借新政之机,欲挽回颓局,亦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7.
清代咏藏诗人多,诗作数量大,搜掘选注这些诗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今人关于清代咏藏诗的整理注释,存在着释义歧出、字形讹误等问题.本文从中择取几条,试做补充释义.  相似文献   

18.
西藏新见两通摩崖碑刻与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秋天 ,我在拉萨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东侧断崖处 ,为“藏族石刻文化学”科研课题补充、核实有关材料 ,逐幅考察摩崖造像 ,发现了两通摩崖碑刻。由于后世其他内容的叠刻与彩绘 ,加之自然的损毁 ,辨识极其困难。也正因为直接从岩石上认读不畅 ,回家后四处翻书查典 ,但均无片字收获。几年来 ,曾又十数次前往并携相关工具和材料试图退去造像彩漆 ,使覆盖在其下面的文字显露出来 ,可此法并不奏效 ,每举收获甚微 ,但几年下来还是积累了一点。现结合直接导致这些碑刻遗存的历史事件 ,就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及其对西藏的经营思想做点探讨 ,一…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间收藏的《重修绥远都统署记》(残石),记录了绥远都统马福祥于民国11年(1922年)重修都统署的经过,为我们研究绥远将军衙署的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结合相关史料,试对残石文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青海厄鲁特蒙古与清朝之早期关系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定鼎之初 ,因忙于镇压中原地区的各种反抗势力 ,对于西陲各地只能采取安抚稳定的策略 ,即羁縻政策。清康熙帝之时 ,则逐步加强了对青海地区的统治和管辖 ,将青海诸部纳入中央势力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