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史传文学发达,历史人物常常成为文学、戏曲等艺术描绘的对象。由于受不同时代的历史氛围、审美思想、道德评判、个性创作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很难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给当代影视改编带来很大困惑。尤其像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其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呈现不同向度的矛盾,历来存在争议,在影视创作时,影视作者对其影视形象的定位就非常困难。《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多达百部,大多直接或间接描写曹操这一人物,其影视形象也呈现出丰富、复杂、矛盾的面貌。从接受美学的维度看,曹操影视形象的塑造,正是影视编剧、导演、演员对其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的接受。  相似文献   

2.
文艺美学相比于文化研究,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美学的现代性特征,也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回答当下文学艺术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对艺术创造的品位提升和视觉文化的良性发展都大有裨益。对当代传媒艺术的审美特征及艺术规律、艺术价值的研究正是文艺美学的重要课题,因此也是传统美学的当代延展。当代文艺美学应不止于对当代文化现象做出深刻揭示与全面阐释,而应更加致力于对文学与艺术内在审美经验上的共通性做出理性分析和深度建构,从而适应并引导当代审美文化。文艺美学对文学艺术之共同审美特性的关注,将使相对于传统艺术的传媒艺术向更加积极的方面发展。随着文艺美学建构工作的深度发展,当代美学的思维向度和理论资源必须也随之加以调整。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有着丰富的文学艺术一体化的思想,并且在思维方式上是一种有别于形式逻辑抽象性的审美抽象;同时在体系形态上,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是一种以范畴为核心的超越个人形式的流动形态,这些都是我们建构当代文艺美学的重要资源。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对西方现代美学加以借鉴,对当代审美现实加以关注,以寻求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学理意义的中国美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美学研究历史过程进行反思的立场和对当代社会审美现实的思考,主动“介入社会、直面民生、倾情实用”无疑是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丰富生动的审美现象、广袤宽阔的审美领域以及众多亟待求解的美学问题为当代美学研究蕴示了无限美好的前景;促进实用美学研究的兴旺繁荣,不失为当代美学研究摆脱迷困、走出低谷的一条自救之路。  相似文献   

4.
电影《寻抢》在当前繁多的公安题材影视剧作中与众不同。它不仅讲述了警察马山寻枪的故事,而且通过寻枪的行动。完成了对警察生存境遇包括权力的和体制的反思,完成了对警察生命价值的审视和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从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工具理性的四个雏度对警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困此,电影《寻枪》成为了指涉警察文化的寓言。  相似文献   

5.
公安文学作品中警察叙事的话语范式包括政治话语、日常话语、先锋话语、消费话语四种,它们各自表征着社会阐述我国警察的不同知识样式。但公安文学要健康发展并最终有利于中国警察的健康发展,必然要坚持对警察的正义姿态和英雄精神的叙述,也即必然要形成以政治话语范式为主导的警察叙事。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中国美学必须关注当代中国人的命运和精神,关心人的境遇和发展,必须着重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如何取得动态的和谐发展,帮助当代人学会从美学的角度去发现和开发自己与生活。要实现当代美学的转型,就必须恢复美学曾一度失落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审美与生存》一书突出地提出并论证了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拓展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视城。中国传统美学蕴藏着极为丰富而瑰丽的人生底蕴,特别富有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这是中国当代美学应当继承宏扬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体系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和建构起来的,它具有极为鲜明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因而,中国传统美学所具有的人生意蕴,乃是中国当代美学应该汲取的养料。  相似文献   

7.
在现当代著名美学家中,朱光潜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非常坚定地认为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他的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他一生对美学学科性质的研究的总结,他早年侧重从心理科学角度来研究美学;中年更加倾向把美学看作人文科学;晚年通过马克思和维柯的研究才找到了和早年自己受影响比较大的克罗齐和黑格尔的历史学派的思想传承关系,从而确立"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命题。考虑到美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社会科学属性在朱光潜不同美学思想发展中各有侧重,藉此细致分析他在不同时期对美学定位的思想,可以逻辑推导出他最终将美学视作社会科学的结论,这一结论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自1829年英国建立新警察制度后,新警察的社会形象十分糟糕,被民众一度称为"蓝色魔鬼"。新警察糟糕的社会形象直接影响到警察的发展和有效执法。19世纪中晚期,英国启动警务改革。通过限制新警察权力,淡化警察的专制形象;提高警察效率,创造平安环境;扩大服务范围,满足社会和居民的需要等措施,英国新警察在民众中的形象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一跃成为"宝贝警察"。  相似文献   

9.
60年代末以来,国外社会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思潮,即研究社会普通民众或下层社会与社会病态现象的史学新思潮。本文将这一史学新思潮中关于民国时期土匪的研究与90年代小说中出现的社会土匪形象联系起来,探索了社会土匪形象出现的必然性与重要意义。社会土匪形象突破了当代以往小说描写的土匪模式,作者着重从人性和美学的层面对社会土匪形象的特点作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视觉文化中用摄影、美术、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形式来记录和表现毛泽东形象,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通过对摄影、美术、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毛泽东形象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毛泽东形象的美学价值,厘清毛泽东形象艺术表达的具体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对于丰富毛泽东研究的成果以及维护毛泽东的伟人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当代美学的"美学大讨论",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确立了中国美学史上的独立学科,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形成了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四大流派",并为实践美学成为中国当代美学主导流派做了铺垫;它为中国当代美学打通"中、西、马"的中国特色定下了基调,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形态。在"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先生是一个关键人物,他的美学思想是"主客观统一论",而且是与时俱进的、坚持马列第一义的、中西融合的"主客观统一论"。当然,"美学大讨论"及其朱光潜先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诸如学术政治化、"大批判"文风、教条主义倾向,这都是发展中国当代美学应该反思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市场化意识和读者权威地位已经确立,文学受影视、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呈现出写作内容紧贴现实、写作态势多元化的特点.未来的发展中,文学与影视的结合将会更加深入,并将随读者素质的提高,具有更多的接受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甘肃省公安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受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对全省3857民公安警察进行了 SCL‐90、职业倦怠、社会支持问卷调查。 SCL‐90结果显示:无论是和全国普通人群进行比较,还是和其他部分省份的警察相比,甘肃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表现最多的症状是强迫、躯体化、抑郁。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警察法学从提出至今已初步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但学界对警察法学内涵的界定及其内容体系等基础理论方面仍未达成普遍共识。警察法学因其自身的特性在公安法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决定了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公安法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公安院校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理想人格是人追求自身本质力量而对美好人生形象的预设,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社会健康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代大学生应该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从而把握好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正确方向,丰富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6.
滑稽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常与幽默和喜剧混淆在一起,但通过滑稽和它的天然参照幽默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滑稽偏于感性色彩、动作性、形象性以及这样所带来的易于产生典型形象和叙事的审美特性。在美学范畴和文本语境里对滑稽的品格及其美学意义进行厘清,指出在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之间,滑稽偏向于后者,从而也为滑稽的文化学品格的深层次探究确立基础,这种研究使得对大众文化里对滑稽的消费倾向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影视技术与艺术的一次次跨越、整合,蒙太奇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在产品设计领域更是有了新的突破和应用。就电影发展与产品设计自身的结构、发展规律的一些共性,可以探讨产品设计中的蒙太奇思维,从而让其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产品设计语言,创造出更具美学价值的营造法式。  相似文献   

18.
警察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构件,警察形象是警察制度的组成部分。清末新政是一场以现代国家为取向的改革,警察制度的建立和警察形象的建塑是新政向西方学习的主要成果。因此,警察形象建塑不得不打上现代国家取向的印迹。官方和社会从多方面建塑警察形象,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警察形象发生了本质性变化。这些变化既是新政的结果,也为新政创造了条件,更为警察形象的持续向好,进而为警察制度和现代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美学转型问题对于美学当代性发展的解读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当代文化特性层面的,其中审美文化研究的探索最为瞩目;另一个是历史发展层面的,提出当代审美理想和价值体系的重建和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20.
莱布尼茨作为德国理性主义美学的奠基者,其美学思想是以单子论的哲学体系为基础的。他从单子论的“前定和谐”说出发,论证了美的本质在和谐、秩序,而美的本源来自上帝预先安排,从而将目的因引入对美的解释中,试图在可感形象与理性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同时又从单子论的认识论出发,阐述了美感属于既明白又混乱的认识,是一种“混乱的知觉”,具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令人愉悦却不涉功利的特点,从而确立了美学在认识论体系中的地位,对鲍姆加登和康德的美学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