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水平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公平性差、质量不高、改革滞后是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必须着力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切实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的制度体制机制,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及政策等因素影响,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老区农村民生问题十分突出.推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必须打破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建立覆盖老区农村的城乡公共财政体制;必须建立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供给机制;必须建立有效的扶贫开发机制;必须建立促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厦门社会事业体制创新及社会事业的产业化研究”课题进行分析。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一)厦门市社会事业组织的基本形态。涉及社会事业组织的分类,厦门市社会事业组织活动的方式和特点,厦门市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厦门市社会事业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方面;(二)西方国家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经验借鉴:涉及西方国家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进程、改革的模式及成果,西方公共服务改革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等内容;(三)厦门市社会事业的社会化改革。涉及社会事业社会化改革的前提与取向,社会事业社会化的主要路径,构建社会事业社会化的制度平台等问题;(四)厦门市社会事业的产业化改革。涉及产业化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厦门市社会事业产业化改革的对策,社会事业产业化改革的保障措施等;(五)厦门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涉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社会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具体社会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举措等三方面的内容;(六)厦门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提出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之后,探讨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事业单位控编减员政策与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目标产生了矛盾,并将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寻找两者的结合点,进行动态控编是各地政府体制创新的最佳举措.  相似文献   

5.
事业单位控编减员政策与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目标产生了矛盾,并将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寻找两者的结合点,进行动态控编是各地政府体制创新的最佳举措。  相似文献   

6.
社会事业和社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综合性,为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能从各个侧面反映社会事业与社会产业发展、并具有统计意义的可量化指标因子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尝试构建了含有22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实际测算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事业经历了第一次快速发展、徘徊不前以及平稳发展和第二次快速发展四个不同阶段;社会产业则经历了发展起步、发展提速两个主要阶段.而总体上,我国社会事业和社会产业在1998年左右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其协调发展度为0.95,1999年为1.01.  相似文献   

7.
郑强 《新疆社科论坛》2001,(3):21-22,25
我区共有事业单位 2 .4万个 ,职工 5 1万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36万人、管理人员 3万人、工勤人员 12万人。事业单位是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我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已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大局 ,有必要在剖析改革特点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对症下药 ,搞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一、我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特点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影响 ,我区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社会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地方财政要支持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事业与财政经济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财力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矛盾,分门别类地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十个滞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性改善.但是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改革理论滞后、国企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宏观调控体制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克服这些滞后问题,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走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事业单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设置模式和管理方式以及相对滞后的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必须在市场经济理念指导下加快改革步伐。改革的基本依据是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②体现事业单位自身特点 ;③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首先是管理体制改革 ,将事业单位分为行政执行、社会公益、经营开发和民间非盈利四类 ,实行分类改革和管理。其次是用人制度改革 ,全面推行聘用制 ,从根本上解决事业单位用人上的国家所有制和终身制。在改革的同时 ,加快立法步伐 ,将事业单位改革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并最终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