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董景玲 《21世纪》2007,(1):24-25
在当今好莱坞大片充斥着全球化市场的时代,中国电影也不甘落后,以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为首的中国导演,拍摄华语大片,并逐渐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004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在北美地区电影票房排行榜上连续两周稳居榜首,开创中国电影百年纪录。《华尔街时报》报道:“《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从《卧虎藏龙》开始,李安打开了华语大片开始登上世界电影舞台的新通道。从《卧虎藏龙》到《英雄》、《十面埋伏》,再到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功夫》,成龙的浪漫爱情剧《神话》以及陈凯歌的魔幻武侠电影《无极》、冯小…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纪实"特性的讨论从纪录片诞生之初到纪录片多元呈现的当下,一直是个纷争不断却始终未得到统一认识的问题。真实与虚构观念的混杂以及情景再现、人物扮演等对虚拟文本表现手法的借鉴导致的纪录片观念和实践创作的复杂格局,更加重了厘清纪录片"纪实"特征的困难。本文尝试从符号学的型文本特征以及"一度区隔"的概念展开以讨论纪录片的"纪实"特性,拨开长期以来笼罩在纪录片概念、创作手法等争议话题上的重重密云,从新的理论途径重新考察、理解纪录片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3.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影片作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之作,也是被公认的第一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品。它的纪实美学风格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从记录性,实景拍摄和长镜头的运用,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细节的幽默处理四个方面体现了影片的纪实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4.
好莱坞类型电影市场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戏剧电影美学,而在现代主义电影理论影响下的欧洲艺术电影创作中,故事性和戏剧性常常是被弱化或消解了的,这也导致其在市场上遭受冷遇、最终不得不向戏剧美学皈依的现状.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与中国历史悠久的戏剧理论通过市场的整合,产生了中国早期的电影美学——“影戏观”.中国新生代贫困人生电影既蜕变于传统的“影戏观”,但是在市场的压力下又有策略性的背离,可名之为“新纪实影戏观”.  相似文献   

5.
景观动画集是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时代景观设计表现的一种新形式。从景观动画的本质和形式入手,根据长镜头理论的纪实美学特性,对景观动画理论研究及其在电影美术中的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了景观动画的纪实美学特性、技术特性和影视作品特性三重特性。结合电影《赵氏孤儿》中虚拟场景的美术设计案例,展示了景观动画从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到实现效果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巴赞的纪实理论作为讨论的起点 ,旨在阐述其所确立的纪实性电影美学的美学特征 ,并以之为参照 ,分析九十年代中国纪实电影的新的电影形态。巴赞纪实理论的基础在于他尊重事物本身的纪实观 ,《民警故事》、《小武》和《过年回家》这三部中国纪实电影的代表作都继承了这种纪实观 ,并具体表现在影片的影像和叙事结构上。通过审视该美学在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创作中的独特面貌 ,可以发现中国电影人对这个曾被巴赞誉为具有深刻审美性而至今不衰的美学原则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电影应该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段和形式去表现电影家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发现,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从早先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及其所形成的戏剧式电影形态,到1970年代末以来,大陆影坛的纪实美学、影像本体美学、新写实美学,和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等电影创新潮流汹涌,正是不同代际导演从不同角度对电影艺术特性的执著探索,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审美的发展和深入。在实践中,他们以艰辛的艺术创造建构了中国电影的两大传统:"人学内涵的现代电影"和"世界视野的民族电影"。前者强调电影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联系,以其社会人生呈现的"现实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后者在民族性格刻画中挖掘民族现实内涵、从民族欣赏趣味着眼去结构叙事、将民族艺术美学融入镜头影像等独特创造,又使中国电影成为富于民族审美特质的现代电影。百年中国电影这些探索,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8.
将沈从文小说《边城》改编成电影时,凌子风导演原本构想是将其拍成一部具有原著小说风格的诗电影。从诗电影角度对改编影片《边城》进行深入考察,不难发现,因导演在改编中过于注重叙事的连贯流畅,追求整体风格的真实自然,电影最终呈现的风格带有传统好莱坞特征,纪实倾向突出,缺少原著小说的梦幻、诗性气质。其去诗性求真实的改编手法导致的突破与局限,也反映出侧重叙事的传统电影语言无法驾驭诗电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纪录片深受西方"新纪录电影"潮流的影响,故事化、虚构是其理论与创作联袂而行的两个重要倾向。当代纪录片的故事化,主要源于纪录片"情节编排"模式的选择和"故事片化"的创作理念;虚构作为"竞争性真实"与纪实同样成为通向纪录片深度真实的途径。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照下,进而论述这一问题,以期加深纪录片研究与创作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0.
《定军山》的诞生,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与现实指向,对它的研究不能仅限于目前学界所示的中国电影(戏曲片)滥觞的具体的感性描摹。《定军山》的诞生,有其艺术发展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艺术雅俗转换机制与京剧的兴衰历程、电影的艺术本性及特定时代和文化景观诸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定军山》的诞生,不仅是电影的中国本土化的特殊范本,更是中国电影的民族化的已然"存在"——奠定了中国独有的"影戏"传统,包含了迄今为止中国电影的全部遗传基因和文化代码,不仅指涉到新时期"电影与戏剧离婚"等电影观念的大讨论,也为新世纪以来的国产大片提供了历史的镜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6年12月通过了两个新的版权条约(WCT)和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在版权与有关权权利限制和例外规定方面,中国现行版权法律体系尚有不少差距或冲突.中国加入WTO在即,中国版权法要受<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所约束,应尽快完善自己的版权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张载是北宋“气”学的代表人物。张载为规定和诠释“气”范畴,运用了“太和”“太虚”“太极”“神”“化”“道”“易”诸范畴,张载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和说明,又离不开对“一”“两”范畴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张载哲学中的“一”“两”范畴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辨析,可以真实地论定张载哲学的基本架构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行政赔偿责任缺失位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赔偿存在赔偿责任履行与承担主体缺失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该赔没赔,未尽赔偿责任;赔而责任承担不充分,国家部分赔偿责任漏失;赔后不申报、不追偿,赔偿责任不能真正落实。因此,建议修改《国家赔偿法》,重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体系;适当拓宽行政赔偿范围;进一步完善行政赔偿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寻租与腐败:理论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寻租和腐败是许多经济领域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文探讨了寻租和腐败活动的实质、分类及其对市场秩序、经济增长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本文构造了以内生关税为代表的关于寻租和腐败活动的一般均衡模式,比较了在权利分散和权利集中的政治制度下,寻租和腐败活动不同的内生作用机制,提出了惩治寻租和腐败活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内的一大顽症 ,它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本文分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现阶段的表现特征及危害后果 ,从认识论、世界观、组织领导、历史文化、体制机制五方面作了成因探源 ,提出了通过抓好治本之“纲、要、道、策”四条对策措施 ,达到整治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后 ,必须按照新标准去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这无疑对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 ,包括 :(1 )社会保障需求日益突出 ;(2 )社会保障管理更加复杂 ;(3)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更加迫切和艰巨。鉴于此 ,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1 )树立国际化观点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 )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运营的法律规范 ;(3)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措施 ;(4)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城镇体系布局上存在等级规模结构失调、空间结构失衡、职能结构单一等问题,要再现红土地的辉煌,切实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要完善江西跨世纪城镇体系布局的总体规划,促进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以此为中心带动全省经济的全面腾飞。  相似文献   

18.
论广告传播与现代心理的理论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信息传播的接收过程存在四个心理层次 ,它深刻地反映了广告传播与心理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广告传播心理的研究中 ,用现代心理与有关的心理学理论探讨、观照广告传播中的心理现象 ,能使广告传播心理理论更加融合 ,并得到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告与意识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是为商品营销服务的 ,同时 ,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又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领域。广告具有非常明显的意识形态特性 ,并由此对人们的观念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广告既对人类意识形态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 ,又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论投融资概念的理论创新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经济活动和学术研究领域中一直存在着投资、资金、资本、金融、融资和筹资等有关概念,由于概念自身含混模糊、相互之间也有交叉重复从而使其难以准确的描述经济现象。近年来,虽然出现了"投融资"这一全新概念,但就其使用频率是实际部门较之理论研究部门为高,同时由于缺乏对投融资概念与传统概念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和理论探讨,故概念创新的重大意义并未受到应有重视,因此需要对投融资概念的学术创新和实践意义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