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郝博 《经营管理者》2009,(15):40-4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包括货币和信贷两种渠道。信贷渠道以外部融资额外费用作为分析的基础,强调货币政策通过对信贷可得性、信贷配给以及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目前,银行信贷是国内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但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未来,信贷渠道的重要性将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从而逐步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渠道。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仅仅通过传统理论的利率途径,难以从程度、时间和结构上解释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而信贷渠道可弥补传统理论的不足。同时,信贷渠道的相关研究,相比利率途径在研究文献数量上也相对较少。笔者基于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建立理论模型,进一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信贷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违约风险下的信贷决策模型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违约风险下的信贷决策模型与机制,通过以银行个体合理性和激励相容性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在考虑违约风险和项目成功概率条件下的信贷决策模型,分别给出了基于抵质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策略下的信贷决策机制,探讨了信贷配给机制与无配给机制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在信贷出现配给时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和有抵质押贷款的条件.最后运用实例详细分析并讨论了不同违约概率条件下企业项目成功概率对银行期望收益的影响,得到了银行相应的贷款临界值和在不同项目成功概率条件下银行最大可接受的违约概率.  相似文献   

4.
罗刚  何泼 《经营管理者》2009,(21):105-106
本文拟以三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即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分析我国现行的以信贷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并且指出了三种渠道各自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上市融资行为的频繁出现,对资本金进行了充实,也让经营风险降低了,但是也导致了信贷过度扩张,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产生,对货币政策效果起到了削弱的作用。本文进行我国银行上市融资、信贷扩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不对称框架下建立了信贷驱动的房价泡沫骑乘模型,探讨影响投资者博傻投机和房价泡沫骑乘的主要因素并形成相关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基于22国1975年~2017年季度面板数据,运用GSADF技术估计房价泡沫并使用Ⅳ-Probit两步法和面板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信贷-房价正反馈、异质信念、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对房价泡沫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主要结论有:1)信贷-房价正反馈、投资者对银行的风险转移动机、投资者异质信念、低利率环境和宏观审慎信贷监管放松是影响投资者博傻投机和骑乘房价泡沫的主要因素;2)信贷和房价的正反馈会显著增加房价泡沫的发生概率且这一效应在经济繁荣时期尤为明显;3)投资者信念异质性越强,房价泡沫发生的概率越大;4)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可分别通过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调节家庭部门信贷扩张进而抑制房价泡沫."双支柱"政策对房价泡沫的调控效果在发展中国家要好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性以及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然后通过1998年以来我国的宏观数据分析了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研究了其传导机制,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显著非中性及信贷传导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的结论,并提出了应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选取1999-2012年的相关季度数据,针对中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使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明显减弱,对利率传导渠道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总体上削弱了中国传统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新型信贷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中小企业(SMEs)融资问题,通过建立信贷分析模型,综合了借款人风险特征、抵押物要求、贷款利率等因素,阐述了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理论依据,论证了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型信贷的必要性,并首次引入了关系度量因子对中小企业贷款资源分配进行分析,得出一系列有现实意义的命题。本文结论认为,要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应合理适度地发展关系型信贷。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处于从信贷渠道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的过渡之中。由于新的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就我国的客观现实,信贷仍是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渠道。但实践中信贷渠道传递效果没有起到预期效果,文章从央行、商业银行、非金融部门三个层面来分析信贷传递受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复杂网络和流行过程理论,分析基于简单规则结构的信用传染、对均场依赖的信用传染以及信用传染中核心信用粒子与传染动态的关系.在简单规则网络的结构中,信用组合发生信用传染存在临界特征,当信用粒子被传染的概率高于临界值时,整个信用组合将被传染,信用网络发生的传染效应还受网络中节点状态、整个信用网络的均场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对均场依赖的信用传染中,信用传染存在对初始被传染密度、传染系数以及信用粒子恢复系数的依赖,并且传染过程也表现出依赖参数的临界特征.在信用传染中起核心传染作用的信用粒子,在整个组合演化中决定着非核心信用粒子被传染的规模.研究还发现信用传染过程对整个组合信用传染的均场依赖和对组合局部被传染密度的非线性依赖.研究为信用传染的压力测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信贷资产组合的异质性及其对信用风险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Vasicek模型分析了信贷资产组合的异质性对信用风险损失的影响,并比较了模型中不同参数的异质性对损失的影响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忽略异质性将对风险损失度量带来一定偏差,异质性对信贷组合的损失分布尤其是分布尾部具有较大的影响;较之信贷资产的行业相关性,违约率和违约波动率的异质性对损失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程功  张维  熊熊 《管理科学》2006,19(2):66-71
客户风险限额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改进其测算方法有利于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根据信用风险理论,通过分析得出一个合理的基本假设,即公司信用等级和公司的信用风险水平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该假设提出基于客户信用等级确定客户风险水平的方法,构建了一种非线性的银行客户风险限额测算模型,将这种模型应用于某银行的限额管理工作,并与银行现有的风险限额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心理契约的交互作用理论对企业家信用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企业家与员工之间有着信用的心理契约,企业家对信用契约的遵守或违背将影响着员工的信用行为。企业家不遵守信用,将促使员工重新修改信用契约,而不再遵守信用。企业家信用决定着企业组织整体信用。  相似文献   

15.
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信用管理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风险,及时收回应收账款.缓解流动资金压力.而客户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信用管理的成效.本文就客户信用信息的来源和内容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希望能对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We analyze money and credit as competing payment instruments in decentralized exchange.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we show the economy does not need both: if credit is easy, money is irrelevant; if credit is tight, money is essential, but credit becomes irrelevant. Changes in credit conditions are neutral because real balances respond endogenously to keep total liquidity constant. This is true for both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debt limits and policy limits, secured and unsecured lending, and general pricing mechanisms. While we show how to overturn some of these results, the benchmark model suggests credit might matter less than people think.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用风险度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结合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特征,提出以"信用风险度"作为系统的输出,并针对传统模式识别评估方法的不足,构建了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信用风险评估预测模型,为有效转变信用风险的分类评估模式、提供更为全面的信贷决策支持奠定了基础.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信用风险的动态测量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以市场波动性为基础的信用风险的一个动态量度框架.首先,通过把市场运动对信用暴露的影响量化,使得在信用风险的量度中融合了市场风险的因素,具有了动态的特征;其次,采用广义违约的概念,通过对基于历史数据的累计违约概率表进行拟合,得到了具有长期稳态的转移矩阵,由此得到的违约概率也具有动态属性;再次,根据有关金融产品优先级的历史数据,可以估计得到回收率;最后,把三者结合,得到了信用风险(信用损失)的动态量度,并对该量度框架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本文分析了现代信用风险模型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对主要派别的代表性模型用数学语言进行了总结,比较分析了各模型的原理及优缺点,并简要介绍了各模型的实证效果。  相似文献   

20.
债券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债券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根据债券发行公司所处经济环境、行业特征、竞争形势、管理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使用一套科学的评级方法和技术评定,反映该债券违约可能性的符号级别,它有效地表示了债券的相对信用风险,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决策参考.讨论了美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与债券信用风险的关系,对比分析了中美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以期使国内对信用评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给我国评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