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谈谈语素研究与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张先亮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的语法单位。定期定义揭示了语素的内涵:最小的、音义结合。在语言中,最小的单位并非语素所独有,音义素只有义,没有音,是语义学中的最小单位.而语素虽然是最小的,但它既有声音,也有意义,是音...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形成是伴随着语音与语义结合的过程实现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语言起源的必要条件,是语音和语义结合之初必然遵循的规则,也是语言形成之后不断发展前进的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3.
词义的语用研究葛本仪词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词作为一个静态存在的个体,社会为其约定的内容,就是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并从而以其形成一种音义结合的为社会共同认可的定型结构,存在于语言系统当中。但是当这种静态存在的定型结构──词,一旦进入到言语中去...  相似文献   

4.
声音、节奏等具有伴随意义,有时是对语言本身意义的补充.在翻译时力求音义对应是实现等效翻译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英汉语音在结构、功能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也使音义对应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语言作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音、义的结合并非存在于外部世界,而是存在于人的大脑内部,一般说来,有自然结合和非自然结合两种形式。自然结合作为一种有关之关联,是少数的、偶然的,语言符号系统大多是通过无关之关联的非自然结合方式形成的。然而,两种结合方式都是在人的意识焦点作用下完成,具有任意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诗歌语言研究中普遍存在两个层次、四个要素之间的混淆问题,第一个层次是声与音、韵与律的混淆,第二个层次是声音与韵律的混淆。在符号学上,声与音原是两种不同的符号,诗歌语言的语音兼备表情功能而使两者混同;韵与律原是分属语言与音乐,诗与歌的原始结盟使语言在音乐的影响下形成纯形式的格律,韵与律自此难解难分,并演化为格律。在新、旧诗更替中,韵律或格律的去留问题成为焦点,诗歌整体声音问题被狭化为格律问题,而中外诗歌写作史上声音与格律一直是两个平行的话题。现代诗放逐格律,但没有放逐诗歌的声音,反而释放了诗歌声音的潜能,在声音语象的创造上与中外诗歌传统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在华非洲商人的社会关系区分为两个鲜明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亲缘、血缘之上的情感分层体系;第二个层次,是其他所有社会关系之上公平的均等的利益分层体系。在这两个层次之内又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层次,两个大的层次叠加在一个时空之内,而小的层次又叠加在这两个大的层次之内,于是就形成了双层叠加的社会关系格局。这两个层次虽然泾渭分明,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渗透和转化,这种渗透和转化既有可能是第一层向第二层的退化,也有可能是第二层向第一层的推进。当第二层的关系由利益主导转变为情感主导时,则表明第二层向第一层进行了渗透;当第一层的关系由情感主导转变为利益主导时,则表明第一层开始出现了向第二层的退化。  相似文献   

8.
汉语与文学     
汉语与文学赵克刚汉语为声调语。一个音素相同的单音节,可以变做四个不同的声调从而构成四个不同意义的词。声调是汉语构词法之一,是最根本的区别词义的汉语声音物质外壳特征。也因为有这种特征才能产生汉语的声偶体文学,即字词的音义,与美听的音乐性的长短律及高低律...  相似文献   

9.
重视史料工作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学第二代研究者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它是特定历史的形成物,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拨乱反正的时期内,史料工作具有严肃的历史意义,承担着严峻的历史责任与意义负载。  相似文献   

10.
以汉语中的叠音、双声与叠韵、押韵与平仄,英语中的头韵、准押韵、节奏及音义结合的英汉拟声词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声音四要素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的搭配,使语音产生和谐优美的音响效果,及其在写作中的深层次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种"音义合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语音的变化,本来不同音的两个词变得音同或音近了,这两个词的本来不同的意义也因而合并了。或者相反,由于两个词的意义合并了,其中一个词就抛弃了旧有的音,而变得跟另一个词同音了。文中从古今词汇发展、方言和共同语的分歧等角度列举一批音义合并的例子,意在指明这种词汇演变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字典的编撰,各类字典林林总总。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新华字典》、《汉语大字典》等等不胜枚举。不同的字典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读者对象。汉语基本上以字为单位,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对字形的构造、字音的拼切、字义的解释都作了说明。本文简要评述了该字典的主要特点,从优缺点两个方面给与客观评价,以期对字典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成年人英语词汇学习的主要障碍.通过汉英语言符号任意性特征的对比分析,可以使成年英语词汇学习者掌握英语词汇的构造规律,从而有目的地克服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有效地利用其非任意性,保证英语词汇学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语音模式是诗歌文本的形成性特征之一。本文在对诸多有关语音象似性的论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诗歌文本构建中所体现的语音模式与意义的结合,对音韵、格律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作了评述和讨论,着重分析了语音模式在特定诗境中对诗歌境象或者情感主题所产生的回响。  相似文献   

15.
唐释慧林的《一切经音义》汇集保存了大量中古时期的文字音韵训诂资料,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词汇学以及辞书学等五个方面对慧琳《一切经音义》的研究情况进行具体梳理,综述各家观点,探讨其成就与不足,藉以探究当前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6.
17.
借助《经典释文》及慧琳《一切经音义》等著作,探讨“差”字的音义之别:论证了“差”用在人名、官名,借作嗟叹的“嗟”,训为磨搓义,原数的一半义,用在联绵字“参差”“差池”中的读音;讨论了“差”变调构词情况,对它们的变调构词的词义发展源流作了分析;研究了字书对“差”字音义的不同反映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也附带得出诸字书收字收音方面的若干特点;探讨了“差”字几个读音的上古来源,从而初步清理出了“差”字从上古到中古的韵母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8.
英语谚语的音形意三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 ,分析了英语谚语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从而探究其音形意三美的达成。  相似文献   

19.
通感现象分为修辞性通感与感知性通感,前者是对后者的模拟与推衍。通感现象为自然语言“音”(语音 或音系)与“形”(文字)的产生提供了部分的发生学理据;同时,“音”与“形”这两种语言形式与“义”(语义内容)之 间的相互确立同样体现了通感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