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彦军 《现代交际》2014,(6):176-176
高考数学选择题属于"小灵通"题,其解题过程"不讲道理",数学选择题基本占了试卷总分的半壁江山,所谓的选择题得天下。因此,做好选择题是取得高分的先决条件,考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做选择题是高考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就得根据选择题的特点研究一些做选择题的间接方法。  相似文献   

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正确判断、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高考的热点。在新课标化学必修一中作为重点章节出现,在高考中离子反应选择题以两种形式出现: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和离子共存。填空题以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形式出现,每年必考。基于此,我针对性地对三个方面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孙海平 《职业》2016,(26):135-136
职业高中是职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可,并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方针.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高中教学受到高考改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对当前职业高中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使其适应高考改革与职高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以职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为例,对高考改革为背景的职业高中数学学习及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提升职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数学教学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空间,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课堂教学应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应对学生对创新题型的恐惧心理,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被认为是整张试卷面中难度较小、得分率较高的部分,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强,试题的革新也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越来越多地突出了对学生的观察的能力、评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探索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综合近几年中考题和近期一些模拟试卷上的经典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类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选择题、填空题频繁地出现,其对学生的非常规思维形成挑战,这类题型我们称为“创新新颖题”也称“非常规思维”。 一、正确认识创新新颖题型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职业高中的高考考核过程中,对于职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的检验程度也逐步加深。但是,由于在接受职业高中教育的过程中,职高学生相比于普通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基础相对较差,在进行高考的时候有一定的劣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对职高学生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开展基于职业高中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高考数学成绩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结合职高数学在应对高考时采用的一些手段,探索应当如何通过对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总结,促进学生职业高考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杨海燕 《职业》2012,(9):139
职高数学姓"数",还是姓"职",是摆在职高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选择题。所谓姓"数"就是把严密的演绎论证和解题技能训练作为重点,所谓姓"职"就是指尽可能地"去数学化",把数学作为专业服务的一项工具。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职高教学需要考虑,笔者认为应该是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11,(12):32-36
答题须知: 1.竞赛试题共100道,其中填空题40道,单项选择题40道,判断题20道,每题1分,共100分,另设附加题一道(见答题卡背面),不计分,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百宾 《现代交际》2010,(9):133-133
高中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在高考分数计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较之初中数学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将就高中数学成绩的提高提几点有效方法,希望能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最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深受出题者青睐。虽然"一切答案皆在文中"的意识学生早已铭记在心,而且这方面的资料很多,但学生的得分仍然普遍不高。我们应该从命题人、作者、答题人、阅卷人的角度,多角度地去思考,全面破解答案构成要素,从考点、考题、答题、评分标准等进行全面研究,总结其中的规律与技巧,使学生们在高考中能获得理想的分数。  相似文献   

10.
2014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我所带的班级高考数学成绩较理想。三(11)班虽为文科重点班,但学生的数学基础仍非常薄弱,三(12)班为文科普通班,无论从学习基础还是学习习惯、能力整体均不及11班。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两班学生数学学习有明显的进步,高考中不少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为了更好地促进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文科班高考数学复习做一个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就录取的公平性而言,中国的高考相对来说显得更加"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中国,对于大部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流程都是参加高考、报志愿、录取。对于少数优秀学生来说,会有特招或者加分,比如通过数理化的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体育、音乐特长等。近年来部分重点高校开始尝试自主招生,其录取过程对美国高校录取流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盛翼林 《职业》2012,(21):138-139
一、问题的提出职业中专数学是职高高考、"三校生"高考主课程和某些专业课的核心课课程,教学目标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整个中职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如在笔者学校的单招高考班以及焊接、汽修、幼师等专业班级中,数学课都非常重要。同时,学生们对数学课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能够听懂,二是能够活用,三是教学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在笔者学校2012年5月中期考试后的学生民主评教中,大多数学生都从这三个方面对教师的日常数学教学进行了评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上述三点,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职业中专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有难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不能学而得其要领,极容易让学生有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畏惧甚至厌倦的心理。所以,即使  相似文献   

13.
张松超 《老人天地》2013,(12):15-15
继北京高考英讲降分、语文加分引发热议后,三大科目之一的数学义引发了网友的集体吐槽,认为数学难度太大,与日常生活严重脱节,建议不再列入高考科目。  相似文献   

14.
高考对每个高中学子说,都是其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数学成绩对学生的高考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考完数学后自我感觉不好,对后面理综或文综还有英语的考试会有直接影响。数学考试中解答题一向都是学生拿分的关键,因为其分值占有比例非常大,也是同学们之间成绩拉开差距的主要部分,很多同学在做数学解答题时出现失分的现象,本文就失分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高考录取制度是按考试分数由高到低录取,从“一本”到“二本”,从热门专业到冷门学科,大家习以为常,以为高考制度历来是这样录取的,其实不然。考试分数并不是“文革”前历届高考的录取标准,1957年以前不大清楚,尚待有人具体调查。但1958年以后,考试分数肯定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是录取标准,录取到什么专业也与分数高下无关。这一点我们当事人在当时虽感觉很明显,但却没有确凿的证据。因为与今天公开公布高考成绩不同,那时是没有什么按分数来填报志愿一说的,我至今不知道我1958年高考各门的分数是多少,只记得与标准答案核对过以后,知道考得不错。  相似文献   

16.
金倩 《职业》2014,(3):130-130
本文讨论了建设高职类高考数学习题库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内高职类数学教学的现状,从教学资源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些综合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高职类高考数学习题资源库建设的做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60年,我从保定一中毕业,参加了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并被南开大学中文系录取。今年6月,又到全国高考日,不由忆起54年前参加高考时的一些往事。现在的高考是公布分数后,教育部门划出不同院校的分数线,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填报相应院校。当年却不是这样,而是高考前一个月就得填报志愿,还必须填满30个,一个也不能少。因那时强调阶级斗争,注重学生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本人政治表现,考分高不一定能被重点院校录取。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改变了钱卓群的人生轨迹. 2007年,高三学生钱卓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复旦大学当年的自主选拔录取.在顺利地通过笔试之后,钱卓群获得了高考分数只需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被录取的招生优惠,最终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 这一年,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深入自主招生改革的第二年.在上海地区,有近600名学生以"预录取"的方式进入两所高校学习.根据规定,他们享受的政策更为"优惠"——录取的专业已经确定,无需填报其他高考志愿.  相似文献   

19.
李好清 《现代交际》2010,(3):114-114
进入高中后,物理、化学、计算机的学习必须以高中数学为基础,数学在高考中的分数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另外它是学刁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础。然而,在高中阶段,发现许多同学有怵头、恐惧、厌烦学数学的心理存在,形成不爱学、不想学甚至对数学逆反的恶性循环。面对如此状况我们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去思考,去探求有效的方法、合适的策略,去挽救,去弥补。  相似文献   

20.
赵艳华 《现代交际》2010,(11):169-169
化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其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总分数,本文拟对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作以阐释,以期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