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雨琦  吴云清 《城市》2016,(9):26-3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环保、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邻避冲突逐渐成为一个日益频发且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发达程度不同,邻避运动的特点和解决方案也将存在较大差异。笔者着眼于发达国家的邻避冲突,特别是垃圾处理和核燃料两类特殊邻避设施的解决,来寻求发达国家治理邻避问题的一般规律,以期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中邻避冲突的解决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邻避冲突大量出现,其危害性日益凸显,邻避冲突的治理研究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邻避冲突的治理关键在于如何应对碎片式青年政治参与模式,正是基于此,将融合式青年政治参与模式作为邻避冲突治理的基础性治理工具。融合式青年政治参与模式的实现以理清政府角色定位为前提,建立政社共享的信息系统和健全全程参与的公共决策机制,在此基础上在制度框架内培养公共理性精神,从而根除邻避冲突产生的根源,实现邻避冲突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吴云清 《城市》2017,(11):54-59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邻避设施不断进入城市规划区,新建的多元化设施都面临被邻避的风险.笔者在分析我国当前邻避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垃圾处理邻避设施的布局经验,得出未来我国应从时间断面、 主体断面及管理断面等多维层面,软硬件相结合,空间整备和应对活动相协调,进行邻避设施综合规划的风险规避方案,以期对我国未来邻避设施的布局及邻避冲突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佟林杰  孟卫东 《城市》2013,(3):46-49
"邻避"一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用来描述那些能创造经济价值、但会对环境以及居民生活产生负效应的设施和项目,随后被广泛应用于社区和地区冲突的研究和治理中。我国社会正处于由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社区运动以及社区民主的不断进步,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和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矛盾冲突不断增加,以邻避冲突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都书颜 《公关世界》2022,(13):101-102
近年来沈阳市社区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社会治理思想为指引,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保证社区特色亲邻、睦邻、助邻工作实现整体推进。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情感作为治理内容、治理手段和必备要素的角度阐述情感治理的内涵。情感治理在社区治理中通过柔化权力结构、增进社区认同等,建设社区情感共同体,实现社区情感的内生发展,以达成给予情感联结的社会凝聚力和活力,成为现代社区治理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了解了超载的现状及超载对社会的危害后,分析和总结了超载的原因和治理超载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必要性.由于政府多头执法、执法不严等情况,超载现象越发严重.针对性地提出了对于我国有效治理超载的措施和建议:加大执法力度,并加强对超载源头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蔓延现象日益显性化,造成了土地的非合理利用和城市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治理城市蔓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蔓延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国外城市蔓延治理理念、治理工具和治理模式进行了较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不同城市规模的差异,选择相匹配的城市蔓延的治理工具和治理理念,尝试构建了适合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差异化的城市蔓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现象已较为寻常,但其中出现的参与不充分等问题不容忽视,如何让大学生变“参与”为“融入”,使其更充分地展现青春力量,是亟需解决的难题。调研团队成员走进社区,浅探症候,提出对策建议,希望促进实现大学生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并对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社区治理科学化水平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2003,(10):36-36
张爱萍将军性情秉直,一生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他对革命同志充满真诚的爱,即使对犯错误的同志也不歧视、不避嫌、不疏远。他在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时,有一个干部犯了错误,要降职调往别处工作。原先喜欢和这名干部套热乎的一些人,一下子冷落他,甚至犹恐避之不及。张爱萍针对这一现象严肃地说:“人总是会有过失的,我们共产党人千万别学旧社会市侩势利眼的那一套,见人升迁得意就趋炎附势,一遭贬谪失落就避离嫌弃……”他还为这位犯错误的干部饯行送别,开导他勇于承担责任,放下包袱,努力工作,将功补过。在张爱萍的劝慰下,这位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做…  相似文献   

10.
宋迎昌 《城市》2014,(8):9-14
正一、特大城市治理具有特殊性特大城市治理不同于国家宏观层面的治理,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治理,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应对人口过度膨胀带来的挑战。人口过度膨胀是特大城市的基本特征,由此带来的现象是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住房需求居高不下,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运行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对于徐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践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知真空、理想模糊、知行脱节的现象,进而分析了"趋荣避辱"的心理机制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心理基础,最后从"趋荣避辱"的心理机制角度入手,提出创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机制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李亚非  成华威 《现代交际》2012,(10):109-110
当前学术失范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列举研究生学术失范表现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原因,并分别从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学术失范行为的外部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学术失范行为的举措,以期为从源头上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婚姻家庭研究》2000,(4):12-13
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折磨、摧残和压迫等人身方面的强暴行为。家庭暴力受害对象绝大多数为妇女、老人和儿童。家庭暴力问题已成为世界不少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14.
欧美在中东展开的民主治理是各自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成为在中东实施民主治理的两个最大国际行为体,尽管它们对民主的侧重点、伊斯兰与民主关系、中东战略地位以及中东民主化的主导权等方面虽有不同认知,但对民主和中东民主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存在相同认知,深究其因,双方中东民主治理的差异源于欧美所处的历史阶段、发展起点与路径以及利益攸关地区的根本不同。只有打破将西方视作铁板一块的旧有观念,才能对中东与欧美在民主等问题上的关系产生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欧美现代企业产权治理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企业改革,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突破企业产权制度障碍,建立明晰的企业产权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经营与管理基础,进现代企业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包含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治理结构两大方面,其核心都与企业产权密切联系,产权治理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线与基础。欧美企业产权制度经过演变和发展,近年来,在产权治理上出现了六个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新趋势,正对现代公司治理产生现实而深远的影响。分析欧美现代企业产权治理新变化有助于我们的企业建立更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合理地配置有效资源,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产权拥有上,积极寻求成…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对网络事件的参与度、自由度和开放度大幅提升,网络暴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与传统暴力相比,网络暴力具有主体隐匿性和场所虚拟性,施暴主体往往以道德的名义进行恶意的审判和制裁,致使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和伤害。本文通过对网络暴力的分析,指出网络暴力的成因源自网络、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因此,通过加强网络监管、做好教育引导和提升网民素质,可以更好地治理和预防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17.
欧美在中东展开的民主治理是各自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成为在中东实施民主治理的两个最大国际行为体,尽管它们对民主的侧重点、伊斯兰与民主关系、中东战略地位以及中东民主化的主导权等方面虽有不同认知,但对民主和中东民主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存在相同认知,深究其因,双方中东民主治理的差异源于欧美所处的历史阶段、发展起点与路径以及利益攸关地区的根本不同.只有打破将西方视作铁板一块的旧有观念,才能对中东与欧美在民主等问题上的关系产生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理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始终关注的目标,我国也在逐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虫洞效应"这个来自自然科学的概念随着一部电影被笔者引入到对社会学领域的探讨,力图在电影引发的思考之下,初步探究人类社会中是否具有与该电影情节中类似的"虫洞"现象,以及如果存在的话,并阐述其与社会治理方面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语言反映文化现象,文化透过语言传承发展。成语是民族语言中人民智慧的结晶,俄语成语深刻形象地反映了俄罗斯人民不同历史时期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本文将从历史、宗教、民俗传统三个角度,来探讨俄语成语中所反映出的俄罗斯饮食文化现象,发掘俄语成语在饮食文化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的道德实践中,大学生知行不一的现象一再出现,从心理学方面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有助于教育者更加有效、深入地开展道德教育。笔者从知、行、群体从众心理等方面对这一现象探讨了背后的心理学成因。针对这些原因找出相应对策,减少这种知行不一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