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犯罪的量刑及处罚,在我国法律上有一定的界定,但在参考量刑和具体执行中还存在很多瑕疵。本文就关于腐败犯罪的量刑适用,展开一定的讨论,并结合实际给出一定意见。  相似文献   

2.
刑罚是一场针对于古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间的特殊表演.对于古代统治者阶层来说,刑罚的产生与捍卫权利、杀鸡儆猴的想法是密不可分的,而促使刑罚蓬勃发展则是其统治稳定后无聊时的猎奇心理.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国家采取了最强硬的司法保护手段即刑罚加以保护,然而各大自然保护区滥伐林木罪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属于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犯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问题的出现?这是否体现出我国刑罚的不够完善?这引起了我对于刑罚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贪污受贿犯罪从古至今都是困扰当权统治者的现实问题之一,贪污受贿罪不仅危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危害了政权统治。本文从我国贪污受贿罪刑罚的演变入手,通过对我国贪污受贿罪的刑罚演变进行研究以及对《刑法修正案(九)》关于贪污受贿罪的刑罚规定的修改方面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综合分析研究得出笔者对于完善我国贪污受贿罪刑罚体系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罚金刑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20世纪以后,随着刑罚轻缓化的发展,罚金刑的地位有所上升,但是未成年犯罪罚金刑制度还存在着巨大缺陷和不足,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求对我国未成年犯罪罚金刑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实践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一种人道、有效、经济的罪犯处遇制度.对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制度是现代刑事政策的重要趋势.从刑罚的教育性角度考察,监禁刑与罚金刑难以从根本上改造未成年犯的犯罪思想;从未成年人发展的角度看,在正常人生活的健康环境中进行改造,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增强重新做人的决心.我国应当建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设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组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未成年犯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7.
刑满释放人员(简称刑释人员)再犯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再犯罪是指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或假释释放回归社会后,又触犯法律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行为。再犯罪人员的多少和比例大小,直接反映了刑罚的有效性和刑罚执行的效果,同时再犯罪人员的增加。逐步成为了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科学的、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和预防刑释人员再犯罪案件的发生,稳定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恢复性司法最大限度地恢复被害人的身心和财产状况、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和犯罪人的守法生活。刑事和解是恢复性司法的一项有益探索——用双方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轻微刑事案件,避免了激烈的冲突,使双方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这符合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的刑事司法理念和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中将从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实践、意义、障碍、制度探索等几个方面就此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身危险性是刑事实证学派兴起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近代刑法学派理论的中心范畴和构建基石,是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学派争论的一个焦点。人身危险性理论对于大陆法系的各国的刑事立法影响较深,我国对于人身危险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几年才有了逐步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儿童色情影像的存在不仅对受害的儿童造成极大的身体和心灵的伤害,更是同样地对社会的伤害。而持有儿童色情物品,等于支持了儿童色情业的市场。每一个儿童色情制品,无不是对儿童性虐、猥亵与损害的活生生的写照。因此,许多国家的儿童色情法意图摧毁儿童色情的市场,因为它本身是对儿童的虐待。为铲除儿童色情市场,惩罚网络儿童色情持有势在必行。美国很早就制定了儿童色情防治法,现已形成完备的立法体系。相比而言,我国尚未有儿童色情防治法,也没有专门负责网络儿童色情犯罪防治的部门。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犯罪在当前社会屡屡出现,必须出《刑法》重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本文仅就在刑法中纳入食品安全罪罪名和刑罚与对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的从重变化两个方面阐述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关乎人性的死刑问题,对此做最为本质的讨论,并就刑罚的存在价值为切入点,并针对现今主张保留死刑的看法做出回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天不废除死刑,死刑就将继续阻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人权保障是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在刑事诉讼原则当中的重大提升。在押人员作为在刑事诉讼活动当中的弱势群体,被依法限制了人身自由,其健康权等相关人权的保障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在押人员医疗保障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警惕。本文试通过对于部分看守所在押人员医疗权行使过程当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平衡看守所管理秩序和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界限,从而更好地维护监管场所的秩序、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刑罚的目的是刑法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然而它却长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让无数学者废寝忘食、如痴如醉,上演了一幕幕美轮美奂的精彩论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和愿望。然社会的变迁必然引起法律理念的改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的趋势和背景下,对刑罚目的新理论的探讨和构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毒品和人均汽车保有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吸毒者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吸毒驾驶行为如今已成为又一严重威胁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我们要将这种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之中,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世界》2011,(5):61-61
食品安全犯罪最高判死刑,全国人大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刑罚力度。  相似文献   

17.
林春艳 《现代妇女》2014,(11):167-167
我国古代刑罚的发展与演变实质是统治者逐渐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反映。变化总趋势是朝者逐渐轻刑化的方向直线前进的,但是中间的反复,呈现出局部的曲线。即唐朝之后民国之前(宋、元、明、清),统治者都是在天下大乱中夺的政权的,都强调治乱世用重典。所以这一时期当权者们虽都沿袭唐制,但他们的刑罚力度较前朝又趋野蛮、残酷、落后,并且重新复活了残害人的肌肤肢体的肉刑,死刑的执行方式也步步高增。这样又使刑罚返回到奴隶制时期的野蛮、落后与残酷,这是局部的曲线。  相似文献   

18.
“执行迟到”案件引发争议1985年,安徽省阜阳市颖东区农民林月喜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随后,检察机关针对这一判决提出抗诉。1989年9月,原阜阳地区中级法院改判林有期徒刑3年。判决生效后,罪犯林月喜却一直潜逃在外,直到2000年12月20日才被收监执行,前后相隔11年之久。  相似文献   

19.
目前,自杀不认为是犯罪已经被普遍接受,那么为他人实施安乐死是否也应该从犯罪中移除?从人道观念、私人自决、人权保护、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安乐死问题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自有其正当性,毋庸赘言。若从安乐死的法律实践和刑法理论支撑尤其是刑罚配置方面进行论证为他人实施安乐死行为非犯罪化的合理性又当如何?  相似文献   

20.
在2007年12月18日的联合国大会上,104个国家代表投票通过全球暂缓死刑、54国反对、29国弃权。该议案要求各国尊重国际对死刑的标准并暂缓死刑。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投了反对票。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有超过1/3的国家和地区保留着死刑。 在中国,“生刑过轻,死刑过重”、“缺少中间环节”的情况已经形成了一个刑罚复仇的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