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选入初中语文课的《爱莲说》是一篇赞颂莲花,寓情真切的短文。 此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宗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是宋朝理学的祖师,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和《周元公集》(《爱莲说》即选于此集),宋朝有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他的弟子。他的学说为宋以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他家几代住在营道濂溪;后来他住在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他也名之为濂溪,学者称他濂溪先生。 作者仅用119个字,就把莲花的清逸秀美展现在读者面前,历历如绘,情溢行间。“说”,是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我们可用语体文把它加以翻译和品  相似文献   

2.
濂溪祠堂考     
后世尊称理学鼻祖周敦颐为濂溪先生,随着他在思想史上地位的不断提高、理学思潮的兴盛和统治者关于祠堂制度的改变等,从南宋开始出现濂溪祠堂,明清时期,对濂溪祠堂的修缮各地一直都在进行。濂溪祠堂的地点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东、四川、福建、湖北六地,修建者主要是地方官员。濂溪祠堂的兴起不仅是理学发展的结果,也客观上对理学的兴盛起到了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3.
濂溪考析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四十五岁时,路过江州,见庐山山水之胜,深爱之,有卜居之志。遂建一书堂于其北麓。书堂之前有溪焉,发源于莲花峰下,汇于浦。敦颐命是溪为流溪,途命自己的书堂为濂溪书堂。学者宗之,称其为廉溪先生。就这“廉溪”有许多扑朔迷离的问题,比如滚溪之水在何处、濂溪之水原何名、廉溪书堂在哪里、周敦颐为何把该水取名为廉溪?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查和询原始资料,从而获得一些认识,现将它就正干大方。一、濂溪之水与濂溪之名考人们说到廉溪之水,往往与浪溪墓相联系,常把流溪墓前的一条小溪…  相似文献   

4.
理学鼻祖周敦颐一生到过江西、四川、湖南、广东任职和生活,他所到之处多游记并留有石刻题名。目前发现的经金石文献记载并可考的题名共有15处,其中湖南省永州市两处题刻保存完好。本文对这些石刻题名的具体情况一一考证并简释,以期有助于濂溪学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承上启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以收集整理周子作品、传、表、族谱、世系、祠堂、书院及后儒论断、吟咏之作为主要内容的濂溪志,是研究周子的宝贵材料。目前国内现存的濂溪志版本共有八种,即:明代胥从化版《濂溪志》十卷、明代李桢版《濂溪志》九卷、明代周沈珂、周之翰版《周元公世系遗芳集》五卷、明代李嵊慈版《濂溪志》十三卷、清代吴大镕版《周公濂溪周夫子志》十六卷、清代周诰版《濂溪志》七卷、清代周诰版《濂溪遗芳集》二卷和清代彭玉麟版《希贤录》二卷。  相似文献   

6.
周敦颐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承上启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以收集整理周子作品、传、表、族谱、世系、祠堂、书院及后儒论断、吟咏之作为主要内容的濂溪志,是研究周子的宝贵材料.目前国内现存的濂溪志版本共有八种,即:明代胥从化版<濂溪志>十卷、明代李桢版<濂溪志>九卷、明代周沈珂、周之翰版<周元公世系遗芳集>五卷、明代李嵊慈版<濂溪志>十三卷、清代吴大镕版<周公濂溪周夫子志>十六卷、清代周诰版<濂溪志>七卷、清代周诰版<濂溪遗芳集>二卷和清代彭玉麟版<希贤录>二卷.  相似文献   

7.
对八种《濂溪志》的版本进行整理校注的《濂溪志(八种汇编)》,内容丰富,比较全面的记载了宋元明清四代人对周敦颐思想的诠释和歌咏,在继承先哲思想、宣传地方名人,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意义,也具有地方志修撰的一般意义。更重要的是,该书是弘扬濂溪精神的重要载体,启发当代人安道养心以寡欲、安贫廉洁以自律、深怀感恩以爱人,治修礼法、尚学好贤,对丰富和矫正当代社会人文精神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理学家。在他生活的年代,甚至在他死后相当长时间内,他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是,南宋初年之后,他忽然变成了一个大儒,一个圣人,随着他生前命名的濂溪书院或类似书院的大批修建,周敦颐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书院文庙中受供的圣人,一尊与孔子同列的文化偶像。书院的历史与偶像的历史竟然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9.
以地方志的方式,整理周敦颐著述及其相关作品的《濂溪志》,目前国内所见有8种:胥从化版、李桢版、李嵊慈版、周沈珂与周之翰版、吴大镕版、周诰版2种和彭玉麟版。此外笔者辗转又得到日本内阁文库收藏的2部《濂溪志》: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林学闵编修刊刻的《濂溪志》4卷4册;明万历甲寅四十二年(1614)周与爵编修刊刻的《周元公世系遗芳集》5卷1册。林学闵版前承胥从化版和李桢版,后启李嵊慈版、吴大镕版,而从实际内容上看,只是李桢版的"挖改本"。周与爵版与众《濂溪志》和周敦颐集不同,以周敦颐后裔为核心展开,在体例和内容上都另辟蹊径,自成体系,其版本被清康熙初年吴县人周沈珂、周之翰父子重辑,而从实际内容上看,周沈珂父子版只是周与爵版的"挖改本"。  相似文献   

10.
朱熹推尊周敦颐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熹推崇周敦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理论兴趣;第二,李侗的影响;第三,湖湘学派的影响。朱熹在周敦颐历史地位的确立过程中有独到的贡献,一是具体说明了濂溪学为二程学所自出;二是具体论述了《通书》与《太极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北宋湖南道州人,新儒学程朱一宗的创立者,位居<宋史·道学传>之首,近人李肖聃撰<湘学略>亦以<濂溪学略>为首篇,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以屈原、周敦颐、王夫之三人并列为湖湘学的开创性人物.  相似文献   

12.
周敦颐的理学地位与他的本体论思想息息相关。他的本体论思想是在儒、释、道三教论争中而形成的。周敦颐是宋明理学本体论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术界对周敦颐评价的几个问题,审视周敦颐之前的儒家心性论是否有本体论的根基,对其哲学思想的主旨并与儒家的理论特点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周敦颐心性本体论思想的意义和作用。由此认为,周敦颐哲学虽继承了先秦儒家“性与天道”的思想,改变了被汉儒扭曲为政治至上的天人感应论,恢复了原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道德联系。但他对儒学的贡献是技术性的,而非根本性的;是学术性的扬弃,不是政治性的转折。  相似文献   

14.
周敦颐作为我国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其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得到我国学术界的重视和挖掘,而其心理学思想至今仍无人问津。事实上,如同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一样,周敦颐也对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他论述“心性义理”的观点、关于“得刑以治,肃之以刑”的司法心理思想和实践,以及他关于形神关系的揭示、为圣的方法与道德修养的论述,都闪耀着心理学思想的光辉。周敦颐作为打破理学家所谓孔孟而后道统中绝千年幽暗的理学开山祖师,深入研究他的心理学思想,对于开掘我国宋明理学时期的心理学思想遗产,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引子 1996年5月28日早晨,古城南京细雨蒙蒙。来自湖南省道县的打工仔程才昌,这天康复出院。 冒雨来到南京军区总医院为程才昌送行的领导、群众络绎不绝。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专门请他作巡回报告,大力宣传他的壮举。程才昌的家乡湖南省也传来佳音,欢迎英雄到株州市安家落户。南京雨花商厦的两位副总经理捷足先登,带专车接英雄到商厦担任保安工作。 三个月前,24岁的程才昌仅是来南京弹棉花的打工仔;今  相似文献   

16.
周敦颐《爱莲说》作为濂溪之学的重要内容,在高丽末期传入朝鲜半岛后,古代韩国文人创作了大量有关的短诗和长篇的注、解、批、赋等,分别从歌咏莲的植物特性之美、发掘莲品质之美、善解莲之君子花语方面表达了对《爱莲说》的受容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诠释,体现出与中国、日本不同的咏莲特点。在寄寓莲花的君子人格理想中,尤其强调重视内在道德和距离感,对于濂溪学来说,这是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敦颐文集的编纂始于南宋,至明代形成别集、专志和全书三大系列,形式多样,版本繁复。已知宋代至少编刻有七种,元代一种,其中宋刻十二卷本内容丰富,至今仍存。明清两朝则不下三十种,分属以明朝弘治年间周木重辑《濂溪周元公全集》、明朝万历三年王俸、崔惟植编《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和万历二十一年胥从化、谢贶编《濂溪志》为核心的三大系统。各本繁简不一,多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或可对周子生平事迹有更准确的认识,或可梳理周子诗文的汇集过程并做必要的辨正,或可从中发掘大量新的甚至是独有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农村教育情况,最近湖南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湖南省怀化、邵阳、道县、新化、溆浦、芷江、沅陵等市县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19.
周敦颐被奉为道学宗主,他的礼学思想学术界关注不多。周敦颐的思想既继承了传统儒家积极用世的一面,同时也与北宋中期儒家推明治道的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完整地继承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这也是他对宋代道学发展的贡献。他提出的“礼,理也”虽然还不具备理学天理论意义上的“理”,但他通过对大《易》的思考,将人的存在、人类社会的人伦秩序与宇宙万物的演化看作是一体的,在宋代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开启了礼的形上化思考,指点了后来理学家的运思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周敦颐也是宋代礼学思想的开山。  相似文献   

20.
“湘学”是指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并对湖南地区发生了影响的以哲学为核心的学术思想。“湘学”与“湖湘学”以及“湖湘文化”有区别。湘学概念的范围上限应断自周敦颐,而其下限则应确定在清末民初,内容包括濂溪学、湖湘学、船山学以及近代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