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补语虽然是一常见的语法现象,但却很难加以区分。本文鉴于已有的各语法家的观点,基于语法是语言解释者的理论及英语学习者的需要,把补语划分为名词补语(包括主语补语,宾语补语),形容词补语。  相似文献   

2.
汉语趋向补语是泰国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泰国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有关趋向补语方面的错误比较多。本文主要讨论汉泰语动词后趋向补语与宾语在位置上的相互关系,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泰语的趋向补语进行系统的分析,采取了象似性的语法理论,最后再使用对比法来研究汉泰语趋向补语的共同点以及典型区别,以期有助于泰国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中文的语法教学中一般会对主谓宾定状补这些语法成分的划分进行讲授,而在绝大多数日语的语法教学中则不强调这些语法成分的划分,一般国内教材都主要强调主谓宾,定语比较简单也有所提及,但是状语和补语几乎不大提及。由于日语本身的特殊性,如何划分出补语和状语这确实是一个难点,有没有必要对两者进行区分,能不能严格区分开来,区分的难点在哪,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笔者通过详细了解当前所有涉及补语和状语的日本学者观点和国内日语学者研究及语法文献、语法教学教科书,试图分析补、状语划分难点,以找到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和全面且较为准确的定义,为国内日语语法教学中补语和状语这一难点打开一扇捷径之窗。  相似文献   

4.
运用模糊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语法分析方法探讨英语状语与补语的模糊界限问题,可以看出.英语状语和补语本身是两个外延相互交叉的模糊语法范畴,它们之间的模糊性通常发生在具有典型状语表现形式的强制性状语与不具备典型补语表现形式的补语之间。  相似文献   

5.
根据情态意义类型语法化的顺序,从语用推理、句子内部因素和能性补语的构成三个方面证明,现代汉语能性补语可以表达认识情态意义,并且,这一表现在能性补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上具有不对称性,否定形式的语法化程度高于肯定形式,在句法上有一系列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学汉语的维族学生来说,汉语中的补语这个语法成分及其相应的语法结构往往是很难理解和处理的问题。因为在维语中没有补语这一语法成分,汉语中的补语一般相当于维语中的状语。因而,维族学生在汉  相似文献   

7.
对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肯定式和否定式与普通话相比呈现出的不对称现象,从历时演变角度,即构成可能补语的标志“得”和“了”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解释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得”、“了”的语法化程度的差异,致使在绝大部分北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肯定式为{VC了},而不是普通话中可能补语的肯定式[V得C]。  相似文献   

8.
在构式语法范式下,探索英语补语化构式的意义,补语化构式在分析型致使结构中的识解,交替句式的语义差异,以及英汉补语结构的名同实异。研究发现,to不定式隐含着一种概念距离,而-ing隐含着一种时间的概念重叠。英语补语化成分是形式与意义、功能的结合体,是一种事件结构构式,这种构式把两个事件通过时间性、有界性、象似性等认知原则联系起来。汉语补语是对述语语法和语义结构的补偿,在句法上并不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语补语是对主语和宾语的描写手段和结构手段,它们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从<汉语初级教程>看对外汉语教学补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语初级教程》补语体系编排的调查和分析 ,针对不同补语的特点 ,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和教学语法的特点出发 ,综述了其特点与不足。指出为了进一步完善对外汉语补语语法体系 ,教材编写要参照语言习得顺序和句式出现频率 ,结合教学对象和教学原则 ,科学地筛选并安排运用广、价值高、表现力强的项目为基本语法点 ,要围绕着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来安排语法项目  相似文献   

10.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俄语句式"не 及物动词"之后直接补语是先在口语中用第四格代替第二格,逐渐发展为在许多书面语体中也大量出现了第四格代替第二格的现象,使用的范围也从具体名词扩大为抽象名词,体现了突破传统俄语语法规范繁难而趋于简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汉语表达中的言意差异意域,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及修辞作用,理解言意差异意域的方法有单向排斥、单向补充、双向互补、单向排斥补充、双向排斥补充。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语属粘着语 ,而汉语属词根语 ,两者差距较大。汉语的补语较为复杂 ,又是哈萨克语所没有的语法范畴 ,因此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补语困难较多 ,偏误也较多。本文从汉语述语动词和结果补语之间的语义联系的角度 ,对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时产生偏误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以期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步骤和策略 ,从而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语教学中,“来/去”是一组比较特别的词。简单趋向补语的教学可从“来,去”入手。其教学策略有二:引领留学生感知汉语简单趋向补语;重点突出简单趋向补语的难点:宾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具有权威性的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但其中也有一些疏漏和缺失。文章以古代医学典籍《内经》为语汇材料,指出《大词典》存在义项缺漏、书证迟后、例证缺失、词条失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并给予补正,期望能为《大词典》修订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从趋向补语的意义、句法形式、语言对比三个角度对在日本所发表的汉语动趋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进行汉语研究时都是从语言事实出发,注重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与中国的研究成果相比,日本的动趋式研究也运用认知及配价理论而且多数注重具体的应用;不同之处是日本学者比较注重个别词的研究,另外以汉日对比为研究角度的成果比较多。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中,"透"可以附着在动词和形容词后面充当结果补语,这与它在动词和形容词后面充当程度补语时意义是不同的。对"透"做结果补语的构成,及语法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在蒙古语中主要以四种形式表达。用状述结构表达,有中心语转移与不转移两种;用动词谓语表达,与整体性述补结构的词化有关;用分析形式表达,与补语的虚化有关;用并列谓语形式表达,取决于补语的语义指向。因此,运用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合理揭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往往偏重于其表层结构,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在于留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其深层含义,而是机械地模仿和套用,因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事实上,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一个是表层一个是深层,两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要想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就必须了解其深层的含义。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动+补+宾”这一复杂的结构为例,阐述了在教学中引入语义分析法的必要性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that从句的主题化和状语的附加位置等语言现象的研究,分析了英语中that从句充当补足成分时的结构,指出:充当补足成分的that从句中,标句词that的出现与否在结构上是两种不同的推导过程;"CP假设"并不能完全解释标句词that出现与否的问题;从语言结构推导的经济性来看,"CP假设"不等价于"IP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