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哲渔歌     
每年农历白露以后,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的赫哲族,便进入了捕大马哈鱼(鲑鱼)的季节.他们大多云集在乌苏里江海清一带,一般两人一组,分乘小舢板,桨点碧波,网耀银鳞,夺取渔业丰收.特别是今年大马哈鱼期,他们干劲格外高涨,决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个战役贡献更多的鱼.赫哲族聚居点之一的同江县八岔人民公社,今年上半年已捕鱼  相似文献   

2.
赫哲渔歌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之称始见于康熙。初年,《清实录》《皇清职贡图》载曰:"康熙,三年癸卯,三月,壬辰,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至此,赫哲族之称延用至今。赫哲族傍水而居,素以"夏捕鱼作粮、冬捕貂皮易货为生计"的渔猎民族。富饶美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赫哲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船是赫哲族每家必备的重要工具,即用于生产,又用与交通。  相似文献   

3.
渔歌     
湖的翅膀浪的花瓣冻僵了十年闲放了十年带着光的呼唤怀着春的爱恋摇着银铃归来歌声越唱越甜唱给欢腾的鱼汛唱给金色的风帆:…渔歌@马瑞麟!回族~~  相似文献   

4.
赫哲今昔     
走向极东从北京乘火车东北行,只要三十多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松花江下游的佳木斯。由这里改乘轮船,沿松花江向下,不到两天的时间,便进入了祖国的极东地带——三江平原。江平原,因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汇流而得名,它突出在祖国的东方,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区。这里地势低洼,大部分在海拔五十米以下,江流宽稳,诸洲隐现,船行江上,犹如航行在大海上一样。  相似文献   

5.
渔歌     
万曳唱。_牟一丫-从容愉悦地渔歌@王健 @冯世全~~  相似文献   

6.
赫哲渔工     
、3冲‘砚司卜户(外一首)渔汛催桨网开花,江中鱼儿打疙瘩。赫哲渔工荡桨去,船做鞍蹬浪做马。为访渔工江上走,喊住船儿问“哪达”?渔工指江赞渔汛,转话又把政策夸:鱼凭水来乌乘风,政策落实力量大。山上富了江也富,肥了渔民富国家。等等岸边架算火,江水煮米塔哈啦气美酒待客话儿稠,惊起水鸟咬喳喳。酒下肚,脸飞霞, 浑身筋骨响嘎叭。 饮罢谢别飞掉去, 渔歌渺渺绕天涯…… 赫哲族对烤鱼的叫法.赫哲渔工@峭岩~~  相似文献   

7.
赫哲养貂     
当我们来到祖国东北边疆——黑龙江省饶河县西林子公社四排大队赫哲族渔村的时候,已近深秋。山山岭岭被秋霜染得一片金黄,象一幅展不尽的斑斓夺目的画卷。第二天,我们披着金色的朝霞,沿着乌苏里江畔的林间小路,到不久前重新建立起来的四排大队养貂场参观。貂场四周用板皮钉的小栅栏围绕着,中问,在100多米长的草棚下,摆着两排上下两层的各有若干格子的貂笼。我们一进貂场,只见一只只黑褐色的油光水滑的小貂从窝的洞口中钻出来,跳来跳去,有的好像迎接我们似的,站起来扒着笼子向外张望。  相似文献   

8.
赫哲新轶事     
一个曾经以捕鱼和狩猎为生的民族,今天从捕鱼人变为了养鱼人,一个昔日从黑龙江里捕捞鲟鳇鱼的民族,今天放生鲟鳇鱼苗,将黑龙江里这一濒临灭绝的鱼种救活;一个人较少的民族,却连续五年无计划外生育……  相似文献   

9.
赫哲面影     
我来到了祖国的最东北角。每天早晨,我喜欢迎着祖国最早的日出,徘徊在混同江畔。那金光闪烁、滚滚而来的江水,沿着三江平原的边缘,浩浩荡荡,奔流东向,使人常常吟起“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一天,阴雨初晴,一轮又圆又大的红日滚出地平线,照得水天一色,晶莹透明。我正站在江畔极目远眺,忽然,一个老渔翁(?)着一双神秘的眼睛,递给我一块红石头。这块石头不方不圆,有鸡蛋大小,在阳光里红艳艳、光烂烂,象一块玲珑剔透的红玛瑙;仔细一端详,还发现在它的一端,彩纹斑  相似文献   

10.
在祖国北疆的黑龙江省同江县,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聚居的八岔公社和街津口公社,分别由我边防五连和七连驻守。在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共同斗争中,人民子弟兵与赫哲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谱写出一曲曲军民团结的颂歌。边防战士总是把保卫边疆同建设边疆联系在一起,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当农业生产和渔汛大忙季节,他们都主动抽出人力帮助生产队播种、中耕、收割、打马草。只要生产队遇到困难,他们总是毫不吝惜地尽力  相似文献   

11.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1476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早年以削木、裂革、插草、结绳记事,由于居处分散,很早就和汉族杂居,所以男女老幼皆通晓汉语,目前,大多数赫哲族人已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了。  相似文献   

12.
一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下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赫尼哪呀赫尼哪……听到这首歌,总会让你想起我们的民族——生活在东北边陲世代以渔猎为生、我国唯一使用狗拉雪橇的赫哲人。我们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仅有1782人。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留下了我们祖先创业的足迹。“赫哲”一词含有“下游”或“东方”之意,最早见于《清实录》一书中。赫哲人自称“那贝”、“那尼卧”、“那奈”,即“本地人”、“土著人”的意思。我们赫哲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历史悠久。据考证,赫哲古人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在三江一带繁衍生息。汉文史籍上有对赫哲人的记载,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称呼,只是到清朝时才统称“赫哲族”的。我们民族共有20多个  相似文献   

13.
赫哲族人口虽少,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民族。根据赫哲族古老民歌《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改编的《乌苏里船歌》早已家喻户晓。赫哲人灿烂精美的鱼皮文化更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赫哲族曾和我国东北其他兄弟民族并肩战斗,抵抗沙俄入侵、反对日本侵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辽阔的东北边境。  相似文献   

14.
浅论赫哲渔业生产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论赫哲族必然涉及其渔业生产,我们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换而言之,赫哲族的渔业生产与赫哲史本身一样,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中间虽经历过曲折的发展过程,但其作为主业的特性却长期地保存下来,故有"夏捕鱼作粮"之说,笔者在探讨赫哲史的过程中,觉得有必要将其渔业生产的演变作为问题提出来,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 赫哲族的渔业生产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问题,何以言之?说它古老,是由于它溶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二年,一个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去松花江下游依兰县宏克力乡附近的山因窝赫(史书称“尚坚乌黑”)顶峰,考察一六五七年(清顺治十四年)清朝驻守宁古塔章京沙尔瑚达率领清军,在赫哲、汉、满等各族居民的有力配合下,同仇敌忾给沙俄斯捷潘诺夫一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的古战场遗迹时,途经佳木斯市敖其乡敖其村,从谈话中得知“佳木斯”一词是赫哲语,意为“骨头”;“傲其”一词,是由赫哲语的“抄罗子”(形似皂  相似文献   

16.
同江县的尤志贤和饶河县的傅万金二位赫哲族老同志,根据多年积累的语言素材,不惮劳苦,精心编写了《简明赫哲语汉语对照读本》.本书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会话和阅读材料等五部份内容.这是目前我国第一部学习、研究赫哲语的入门书.尤、傅二位同志为保存赫哲语资料,为语言学界开展对赫哲语的深入研究做出了贡献.《简明赫哲语汉语对照读本》不仅仅是一部语言著作,它也为开展赫哲族民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赫哲族的说唱文学“伊玛堪”的许多故事首见于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但对“伊玛堪”一词及文学形式的调查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据刘忠波等编《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解释:“伊玛堪是赫哲族以口头相传的说唱文学”,并比拟“如同汉族的大鼓书评书一样” (见该书1987年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关于“伊玛堪”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8.
清朝时期,赫哲社会仍然处于"氏族公社"阶段,"氏族组织"以其坚实的生命力迫使赫哲人在文明大门之外徘徊着,尽管如此,氏族制由于受到来自自身成长起来的"异己"力量的严重冲击以及外部势力的强劲挑战,使其"免疫力"日益下降,它的瓦解只是时间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其经济、政治、等级差别乃至思想等方面的分析,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若干尝试性探讨. 一、社会经济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常人灵魂称谓的溯原与辨异尽管赫哲—那乃族的灵魂观念已得到较为深入的探讨,①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比较关键的便有:赫哲—那乃族“灵魂”称谓的词源与演变、灵魂与灵魂显现形态、萨满灵魂称谓含义等。目前国内对赫哲—那乃族灵魂称谓的认识可分为三说:一...  相似文献   

20.
关于赫哲族的活动区域,人们一直认为他们自古以来一直活动在三江流域.通过历史传说、考古调查以及史书记载三个视角考证,赫哲先人的活动范围至少包括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牡丹江以及嫩江等五江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