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州卫设置于洪武,甲申明亡,施州卫仍奉诸南明政权正朔,直至清朝康熙初年,清军进入鄂西,才正式宣告施州卫的结束。施州卫是明朝设在鄂西大山区中的最高权力机构,兼镇守和治理双重职能。自明景泰至清初,人们曾先后多次修纂施州卫志。甚至还有大田所志,惜今无一留存。现就所搜集资料,勘以明历朝实录,对施州卫的建置及屯戍作粗略考订。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施州卫与活跃在川东鄂西的夔东十三家等农民军势力、南明势力、土司势力、清廷势力以及吴三桂势力有着复杂的政治关系。面对这些在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活动的势力,施州卫与拥明势力多有交集,采取了以自保为主的政治策略。施州卫作出这种政治选择既有卫所制度的影响,也有卫所官员有强烈国家认同的因素,还受时局所限。这种政治选择促进了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社会的整合、民族间的交流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州、府、军、监并列作为地方二级行政管理机构,是宋代的创置。通常视监为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如同州、府一样,但宋代真正属于州级行政管理机构的监数量甚少。州级监隶于路,有属县,有一套行政官僚机构。而大量的监却是隶属州、府、军、县的物务监。其职能是铸铜钱或铁钱、冶铁、冶银、煎盐、养马、产竹等物务管理,其长官通常称监某监,属监当官,非行政官。物务监至南宋演变为单纯的钱监。另外,两宋监的设置量都呈下滑趋势。宋代州级监与非州级监的二重制值得治宋史者关注。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9,(2):22-30
卫所制度研究是民族史研究中不能忽视的领域。明王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众多卫所,施州卫是其中之一。洪武十四年,明王朝在鄂西南设立施州卫以控扼土司。洪武二十三年,明王朝又并施州入卫,改施州卫为军民卫,肩负鄂西南的军事与行政职能。施州卫通过兴建卫城、屯田生产、招谕土司、与土司联合等社会治理措施,实现了其在鄂西南的地域社会构建。而在这些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卫所移民与土民的交往与融合,既有土司社会的"汉化",更有卫所移民的"土家化"。有明一代,卫所移民与土司民众互动,土司的上层社会也表现出对汉文化的积极认同与强烈的国家认同,鄂西南的汉族与土家族由明初的对立至明末走向融合。施州卫的案例显示,相比于传统史学界"国家在场"而往往"地方不在场"的论述逻辑,地方的生态环境、权力结构、民族分布、文化形态也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国家制度。  相似文献   

5.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南抚各族,北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名垂千秋的“隆中对策”。刘备幸得此策,顿如拨开云雾而睹青天,一再敬请出山相助,并自喻“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根据其策略,刘备联吴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重大胜利。并先后占领荆、益,建立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国,定都于成都。  相似文献   

6.
小资料     
来凤土家族自治县 来凤县在鄂西南边陲、沅江支流酉水上游。西北、东北界咸丰县和宣恩县,东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南接四川省酉阳县。“来凤”名由来,据《来凤县志》载:城关“半边城东南不到半里,即翔凤山也,土司时相传有凤集于此,邑后因之得名。”夏、商、周时为巴子国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巫郡地,秦隶黔中郡,隋属施州,唐属清化郡,宋属富州、柔远州,仁宗时置散毛司,元属施州,置大旺宣抚司,明置日户司、宣抚司、安抚司,清置来凤县,1980年5月21日成立“来凤寺土家族自治县”。面积1,348平方公里。人口29万多,其中土家族占多数。来凤境内,山岭重迭,  相似文献   

7.
在鄂西土家族的历史中,田氏族是其大姓之一。鄂西的方志及田氏宗族谱牒,在记叙田姓的历史时,田行皋其人的史事活动是必须记叙和追述的。田行皋究竟为何代何时之人?实乃迷踪交迭,令人搔首弗明,颇有争议而又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 田行皋,以《鹤峰县志》记载:曾官居施、溱、溶、万招讨把截史,后加兵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施州刺史,仍知溱、万、溪、溶四州诸军事。后世学者、田氏裔亲诸君记叙时  相似文献   

8.
一、元代在鄂西民族地区统治地位的确立忽必烈予公元一二六○年即位,是为元世祖。至元十年(一二七三年),元军攻陷襄阳,挥师东下。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占领南宋都城临安。至元十六年(一二七九年),南宋亡。同时,元军在陆续攻陷襄阳、沙市、江陵后,占领了施州(即今鄂西地区)。  相似文献   

9.
知识之窗     
“中南海”的由来 “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花园的意思。因它地处北京中南方位,故把这一带风景游览区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四川”因何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今四川是巴国和蜀国所在。秦统一后,分全境为三十六郡,巴郡和蜀郡是其中的两郡。汉朝分全境为十三州,今四川属于益州。唐朝地方区划为道,今四川大部分属于剑南道,以在剑阁之南得名。宋代地方区划为路,先在今四川设西川、峡西二路,后又改设益州(成都)、利州(广元)、梓(三台)、夔州(奉节)四路,合称  相似文献   

10.
羁縻制度时期的土家族经济李干周祉征两宋时期,朝廷以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为据点,开展对湘西、黔东、鄂西、川东土家族地区的经营,继续推行“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始终蛮夷适之”的羁縻政策。在荆湖路设置三十八个羁縻州,夔州路设四十九个羁縻州,...  相似文献   

11.
唐宋时代,中朝、中日经济文化方面的友好往来日益加强,我国沿海许多口岸遂成为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要地。九世纪中叶以来,在今山东、江苏沿海诸县设有许多“新罗坊”,是新罗(朝鲜古国,九世纪衰落)侨民聚居之地。新罗商人的船只来往于今山东、江苏沿海之间,并常常航行到日本。密州板桥镇(今山东胶县)就是当时全国著名的贸易港口之一。板桥镇春秋时为古介国,隋开皇十六年置胶西县,属密州。唐武德六年划入高密,其地易名为板桥镇。宋哲宗元祐三年,复置胶西县,兼领临海军使,仍属密州。元至元年间于胶西县置胶州,隶益都路,领胶西、即墨、高密三县。明朝省胶西入胶州,属青州府,后改隶莱州府,领高密,即墨二县。清代因之。  相似文献   

12.
清宜昌设府于世宗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清朝初期沿用明制,称夷陵州,隶属荆州府管辖。据《清一统志》记载:“雍正六年,改归州为直隶州,十三年三月以归州(今秭归)为散州,升夷陵州为宜昌府,属湖北布政司”。宜昌自此始由湖北省直辖。又据《清志》载:“雍正十三年,置东湖县为府治,鹤峰、长乐、所降归州及所属长阳、兴山、巴东来隶”。这是宜昌设府以来所管辖最广的地域。而现今所辖之当阳、远安时属安襄郧荆道的荆门直隶州,枝江、宜都属荆宜道的荆州府。鹤峰县,元代为四川行省夔州路容美峒军民总管府所在地。朱元璋吴王元年(公…  相似文献   

13.
宋代的羁縻珍州、高州及元、明、清三代的高罗土司,均在湖北省宣恩县南部酉水①北岸的高罗公社。高罗土司旧址在今高罗公社埃山大队的老寨。高罗公社是土家族聚居的地方。以往一些史籍记载不一,如有的把高州记载在贵州遵义境内,有的把高州记载在施州②境内,因而影响了对  相似文献   

14.
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的民族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 宋代“泸夷”即宋代“泸州夷人”之简称,它不是单一的民族称谓,而是指在宋代泸州及羁縻州活动的少数民族的总称。其地域大致相当于今泸州市(包括属县)及部分宜宾地区、滇东北角部分地区、黔西北部分地区。北宋政和年间,原隶属泸州的淯井监升建为长宁军(治今长宁县境内),辖区即原属泸州的很大部分羁縻州地。在宋代“泸夷”中,除乌蛮  相似文献   

15.
军源于唐初,为防御蕃部扰边,政府在屯驻戍边处设置军、守捉、镇等军事管辖区。因军事需要而置的军自宋真宗朝以后淡化了军事色彩,但得到了保留,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区划,这是宋代军不同于唐五代军的主要特征。宋代的军虽与州、府并列,但数量很少,作为地方行政管理单位显得不成熟、不稳定。同时,存在“州级军”与“县级军”二重制,对此特殊性需要认真关注。州级军隶属本路;若降为县,则隶于州、府,军使兼知县。宋初所置与州并列的军大部分为太祖、太宗朝尤其是太宗朝所建;军的分布最突出的是北方、西北边境的河东、河北道、关西道。县级军两宋皆置,以南宋为多。另外,“军使”为官名,不是州之下、县之上的行政单位。  相似文献   

16.
五代十国时期,归、峡二州前后归属颇有不同,后梁至后唐庄宗伐蜀前,归、峡隶于前蜀;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归、峡二州方始改属南平(高氏荆南),其间又屡有反复,归州归属尤其如此;逮至天成、长兴之际,归州重入南平,南平以荆、归、峡三州为基本疆域范围的格局至是最终得以确立。其后的后晋、后汉、后周三朝,沿而未改,并一直延续到乾德元年(963)南平亡于北宋。  相似文献   

17.
李晓波 《中南论坛》2009,4(3):127-128
在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加速腾飞的同时,鄂中、鄂西等城市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原因,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发展远远落后。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湖北区域发展,宜建立“荆宜荆”、“襄随”城市圈,整合省内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楚考论     
古今学者对"西楚"源于何时,区域到底多大的研究,一直争论不休。考论通过史料证明:过去大多学者认为楚的发祥地是"荆",即今湖北一带,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甲骨文里,只有"楚",没有"荆"字,直到商末周初时才有"荆"字。由此看出楚比荆早,楚起源于东方,东夷文化是其源。出土的材料证明"西楚"之名,至晚在春秋战国之际已有。其区域主要在豫东南、苏西北、鲁西南、皖东北部。  相似文献   

19.
<正> 明代在湖广布政司极西(除其中属于今湖北省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主要的还指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设立了永顺军民宣慰使司、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这是两个最高的武职土官机构,任命自唐、宋以来即在湘西颇有根基,一直为朝廷所羁縻的世袭大土官彭氏所衍流出的两支,分别为保靖、永顺宣慰使,使统辖境内以  相似文献   

20.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在恩施地区中部,长江支流清江两岸。古为廪君国地,春秋为巴子国,战国属楚巫郡,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三国属吴,晋属荆州郡,后周为施州治所,唐属黔中道,宋属清江县,元明清为土司管辖,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为思施县治。“恩施”名始此,意为出于皇帝恩赐。民国为荆南道、施鹤道、鄂西行政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湖北省政府迁此六年。解放后为恩施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驻地。1982年4月置恩施市。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5万。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等。全城座落在陷落盆地南部,海拔250—500米。四周群山环绕,高矗云宵,海拔在1000米以上。河流沿岸为第四纪沉积物和近代河流冲积物,有黄壤和水稻土分布。年平均气温16.4℃,一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