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文章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为出发点,将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对价格目标利率和数量目标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参数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对比,并借鉴Poole法则,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美国和中国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在货币供应量解释能力减弱的同时利率的作用逐渐增强,说明通过价格信号调节使货币政策变得更加有效,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出现了从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的时滞关系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将引起消费价格的上涨。文章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研究物价稳定的代表指标,在总结各种测算时滞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我国三种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时滞关系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测算出的时滞也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实现此目的,在当前的货币政策操作中,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当然,通货膨胀率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战明华  许月丽 《统计研究》2006,23(11):48-53
在具有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的条件下,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制是:以贴现率、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业务为三大政策工具,以利率或货币存量为中间目标,通过政策工具的调整来达到中间目标,进而实现一定水平的通胀与产出的最终目标。不过,不论中间目标是利率还是货币存量,由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在初始都会影响到货币供应量,而根据IS-LM理论,这种初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将首先影响的是货币市场上的利率,进而通过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相互作用而影响最终的产出。因而,在货币整个传导机制中都存在着货币—利率传导链条。可见,一个有效的货币—利率传…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分析外汇储备积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前提下,运用计量实证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正向的;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积累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因此,文章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切断外汇储备积累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联系,另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肖卫国  靳静 《统计与决策》2007,(23):134-137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降低,必须加快利率的市场化,为利率成为中介目标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货币供应量是否仍然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要看其是否可控,也要看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采用1994-2004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增强,货币供给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有一两年时滞,近期内仍适合作为中介目标,但政策操作需要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IMF的金融规划的框架内,通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货币供应量应与实际利率共同构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面对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有选择地采用不同中介目标,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并从这一角度分析了我国借鉴、运用金融规划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关系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我国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联结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货币供应量、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等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实施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中介目标。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由于缺乏对各层次货币资产流动性差异的考量,与实体经济指标的相关性不断减弱。基于消费理论,通过引入中国人民银行存贷款综合抽样利率,计量各层次货币资产流动性选择的机会成本,并借鉴Divisia指数构建方法,尝试编制中国Divisia货币供应量。评估结果显示:新的Divisia货币供应量对货币资产结构变动引起的流动性改变反应更加敏锐,且稳定性、可控性良好,可以作为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供应适度区间的统计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涤龙  陈黎明 《统计研究》2002,19(12):32-3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货币化、货币商品化、资本货币化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货币已深入社会各个领域 ,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货币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货币。货币供应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少 ,会引起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产品积压 ,流通不畅 ,投资减少 ,经济衰退 :相反 ,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 ,会导致通货膨胀 ,物价持续上扬 ,货币迅速贬值 ,严重时还会引起人们纷纷挤兑存款 ,抢购商品 ,直至爆发金融危机 ,工厂、银行纷纷倒闭 ,债券、股票等金融商品变成废纸 ,失业人数剧增 ,人们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永东 《统计研究》1999,16(6):41-4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含实体与虚拟经济对货币供给影响机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探析中国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抑或是外生的,并重点研究了货币需求冲击和投机性冲击对整个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货币需求冲击和投机性冲击对货币供给波动有较大影响,进而对通货膨胀产生显著作用,因此加强公众预期的引导和管理,从而减弱货币需求冲击和投机性冲击的效应,对于中国防范和遏制通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祥兰  雷茜 《统计研究》2011,28(3):43-50
 本文采用协整、向量误差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货币供应、物价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物价水平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的负影响明显,在短期内,也存在负面影响,但影响方向不明显;短期内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促进效应,长期内货币非中性。此外,向量误差模型也表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和物价水平都受到自身滞后期的影响,经济发展具有长期且趋于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流动性分析——基于单位根与协整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把货币供给的研究定义为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对中国货币需求进行分析推导,通过回归1984-2006年的经验数据,得到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对近20年的中国货币需求和供给的流量和存量加以对比分析,认为近年来持续的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是造成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应用单位根和协整的实证检验方法,验证了流动性适度的标准,并提出货币供给应当与推动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货币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葛结根  向祥华 《统计研究》2008,25(11):24-29
本文运用麦卡勒姆规则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了实证检验,样本区间为1990年第1季度—2008年第1季度。本文的主要发现是:(1)根据麦卡勒姆规则原式得到的基础货币增长率和供应量的模拟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2)取消麦卡勒姆规则的参数设定后,对基础货币反应函数进行估计所得到的结果要优于原式的推断,但货币供应的方式是顺周期的。在固定汇率制下,外汇储备增长率对基础货币增长率几乎没有影响,而经过加权的外汇储备增长率的影响也不显著。这些发现可为如何建立一个使经济趋于稳定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货币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实际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的方法,综合传统的货币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对货币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从建国以来的资料入手,考察了中国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波动的相互关系,利用模型对货币供应冲击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广义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作用递减的结论,并运用指标分析了目前中国经济货币化程度与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未观测经济规模估算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未观测经济的规模估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领域,中国在运用国外的方法估算时,往往受到基础数据、核算体系和经济运行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必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估算方法。货币作为流通于经济体制之外的血液,是研究未观测经济的一种很好的工具。分析中国的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中国的货币需求模式、尝试模拟出被未观测经济活动所吸收的货币量,再估计出货币流通速度,两者相乘就可以大致估测其规模,以期为估测未观测经济规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检验1953-2007年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的因果关系以及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效应,结果显示: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得不到实证上的支持,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原因而且较为显著;整体上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绝对加速效应要弱于相对加速效应。然而近年来的数据显示,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的绝对效应与相对效应变得明显,进一步证实了弗里德曼1963年的论断“通货膨胀总是货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