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特征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耀 《决策》2003,(9):17-19
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经济圈崛起,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高增长区;9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困的第二个高增长区;21世纪头十年或再长一点的时间,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北经济圈.有望成为中同的第三个高增长区。目前.在三大城市经济同进一步扩张中面临的共性障碍.就是经济圈内的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削弱着甚至是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以致经济圈内因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而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选取环渤海经济圈内主要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青岛、沈阳、大连和上海、广州市在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运总量、常住人口、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等方面9个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进行量化比较,从而对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地图的左下方可以看到,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都处在四川盆地,两市之间由北向南平行流淌着四条长江的支流,分别是沱江、涪江、岷江和嘉陵江,其中涪江在重庆的合川也汇入了嘉陵江,可渭三江并流。这三条江的流域和长江上游沿岸,共同汇成了成渝经济区域。成都及周边的城市群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宜宾、内江等构成成都都市圈,重庆及周边的万州、涪陵、长寿、奉节、江津、永川等构成重庆都市圈,两者相加组成的成渝经济圈,其经济实力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成渝两地联手可望形成中国西部最发达的经济区。  相似文献   

4.
潘秀廷 《管理评论》2004,16(10):8-11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域——“京津冀经济圈”正在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专家预测,“京津冀经济圈”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2003年9月.经济学家提出了“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的概念,即以北京、天津双子星为依托,以河北为腹地,打造一条从西山山脉到环渤海、从科技源头到产业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新干线,使之成为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龙头和主干。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08,(39):28-29
三大经济圈在全国的地位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在全国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地位。2007年,三大经济圈以占全国25.5%的人口,实现了全国GDP的46.5%,工业增加值的49.9%,服务业增加值的51.3%,出口的77.9%,利用外资的93.7%和科技研发投入的57.5%。  相似文献   

6.
发挥核心“龙头”作用 带动环渤海经济圈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制约环渤海经济圈腾飞的主要因素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区域内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蕴藏的巨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环渤  相似文献   

7.
形成牵引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城市圈,是中国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并获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中国能够真正参与国际竞争的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更准确的说是这三个大都市圈。但是这三大都市圈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珠三角大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雷同;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还没有形成合力;科研成果不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储备不足,激励机制不够;都市圈内核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发挥程度十分有限:腹地狭小,发展后劲不足等。珠三角大都圈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都市圈,就必须在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培养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有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合作是区域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在产业发展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深化河南与三大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合作,有利于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然而,河南在与三大经济圈合作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圈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圈又称经济区或经济带,它是地域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不断发展的结果.世界经济空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均衡的特点,而经济圈是由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和周围广大的农村地区,相邻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镇)共同构成的一个在各种经济要素之间以市场经济关系为基础,以城市网络为纽带而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发展有机体.其中中心城市是一个增长极,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龙头或极核.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以大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交通、通讯、信息等设施形成辐射联系次级中心城市和区域腹地,利用资源和产业集中配置于区位优势显著的中心城市,从而有利于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经济圈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辐射功能和扩散半径,进而带动更大范围的经济成长,这是经济圈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明荣 《决策与信息》2010,(10):119-119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作为江西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本文侧重分析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产业合作是区域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在产业发展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深化河南与三大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合作,有利于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然而,河南在与三大经济圈合作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决策导刊》2001,(2):24-24
为了更好地参与西部开发,加快自身的发展,重庆决定建立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其地理范围是: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大趋势。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经济圈,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武汉市与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个城市,基本上都在以武汉为圆心、100公里为半径的圈层内,城市密集度高,经  相似文献   

14.
广州亚运会对让珠三角的区域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相继展开。广州亚运会给珠三角区域的城市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后亚运时代现指广州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之后的时空,更多的是关注珠三角在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商贸、文化体育等方面受亚运会推动而取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做出重要指示,而环首都经济圈的一体化建设不仅是政治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本文在环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角度,重点就环首都经济圈社保一体化展开研究,为环首都经济圈社保一体化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促进环首都经济圈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决策导刊》2007,(5):1-1
重庆直辖以来,先后提出和实施了“三大经济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四大板块”(主城都市区、渝西走廊、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发展战略,近期又提出了“一圈两翼”(“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7.
都市经济圈是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有力地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崛起,并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都市经济圈建设的相关资料,借鉴国内外都市经济圈建设经验,深入各卫星城镇调研了解情况和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及专家的意见,对构建哈尔滨都市经济圈的必要性、制约因素、总体构想和有关推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位于河北东南部,属于京津冀经济圈的辐射范围之内。对于经济建设,石家庄提出建设"中国药都"的口号。本文通过对石家庄药都建设的优势劣势分析,提出药都建设应对挖掘京津冀经济圈的促进作用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咸平 《经理人》2008,(9):70-70
你认为今天的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么?我的研究结论是:中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大家可能觉得我这个结论很荒谬。因为很明显,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在制造业的各层次上表现好像很是欣欣向荣,另外,在诸多产品产量方面中国在世界市场上都是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20.
北碚是主城九区之一,属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是典型的城郊型经济,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必须充分发挥我区特有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构建服务都市经济的产业体系,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