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第三节构建创新型区域 从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来看,都必须落脚到一定的空间--区域上.通过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丰体作用、高校发挥基础和牛力军作用、科研院所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市场发挥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自丰创新,由自主创新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进而构建创新型区域,并促进更多自主创新成果的成功研发.  相似文献   

2.
刘克  李峰 《现代交际》2011,(9):114-114
由于我国创业板上市新股发行存在较为严重的抑价现象。本文在分析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定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市场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发行定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查婷俊 《城市观察》2021,72(2):21-36
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互补机制,对于寻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产业升级的驱动力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根据测算的产业结构相似指数,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升级进行理论逻辑分析,其次通过对比粤港澳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结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利用产业优势互补作为区域内部的产业升级驱动力,最后,利用动态集聚指数的实证分析,具体研究了2009—201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从实证结果看,尽管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集聚情况都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但从产业结构相似度的角度看,这些城市和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优势互补的空间,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可以进一步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第三节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和实现途径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融于自主创新的全过程中,自主创新要从地域空间和产业系统两个方面,对经济区域系统和区域产业结构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在地域空间上,自主创新对区域  相似文献   

5.
谭美容  唐燕  罗胤晨 《城市观察》2023,(6):141-156+164
本文系统测度研究了长江上游地区30个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演变趋势,并基于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GTFP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各城市间协同集聚差异度不断缩小;在研究期内,大部分城市实现了GTFP的增长;产业协同集聚对GTFP呈正向促进作用,且现阶段产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纯技术效率的波及效应来促进GTFP的提升,而绿色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因此,各城市应基于主导产业优势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城市专业化集聚程度确定差异化发展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最发达、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城市群经过40年的发展,体系日渐完善,人口规模逐渐壮大,城市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城市化水平在国内三大城市群中遥遥领先。但还存在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城市化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与城市规模等级不匹配,产城协调性不高、个别城市严重失调,人口稳定性不强、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由此,本文提出强化城市群发展思维,推动城市群内创新、产业合理分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和社会融合,引导人口有序分布,促进珠三角城市群健康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以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金明 《城市》2008,(7):21-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科技园区迅猛发展。科技园区通过产业集群效应,汇聚了大量掌握着先进生产力的企业和人才,从而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其在开放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比较突出,如主要集中在园区内的软件外包和出口就是一例。特别是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情况下,包括天津的“西部”地区在内的广阔西部地区。通过科技园区的产业集群,可以为出口产业的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形势下上海引进外资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对上海投资环境、定位和区位的具体分析,建立上海吸引高端外资的系统框架,并提出上海在市场开放方面,应扩大外资进入领域,鼓励外资投向"上海制造"、"上海服务"、"上海创造"的高端产业,依次引导外资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投资环境方面,应建立统一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以此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在市场准入方面,应放宽行业限制,不断调整和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相似文献   

9.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科学发展》2011,(6):12-25
目前上海已呈现后工业化时期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入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也面临战略性转变,并呈现出特有的方向与重点。同时,产业对外转移已成为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其趋势体现于规模扩张型、功能整合型和战略扩张型产业转移,并集中体现在一些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王守智 《城市观察》2015,(3):100-110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彼此促进、协同发展的耦合联动关系。然而,在一些地方实践中,由于各种非理性、非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往往轻视或者忽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镇化发展的"推拉效应",最终导致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产城关系"两张皮",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有鉴于此,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就必须要做好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与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通过对衡水市目前产业集群现状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本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的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在针对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玉娟  彭仕兰 《城市观察》2021,73(3):126-142
以长三角2003—2018年为样本观测期,运用相关产业集聚指数分别计算产业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法测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利用社会经济距离矩阵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得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从空间总体效应看:本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最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负向影响.就相邻地区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制造业集聚有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正向影响.②从空间效应分解看: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绝对值各有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负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正向效应)与总效应(负向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正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负向效应)与总效应(正向效应);制造业集聚的总效应(负向效应)小于间接效应(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3.
袁良栋 《职业》2014,(27):9-10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多年的发展成就巨大,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了职业技能开发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证书制度多年来快速、规模的扩张,逐步凸显了政府在证书监管中的缺位,政府过多参与市场导致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动力不足,也影响了政府协调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对河北省产业集群、城市化、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河北省产业集群、城市化、产业结构优化联动发展的模式和推动河北省产业集群、城市化、产业结构优化联动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第六章自主创新长入区域产业的微观基础当代科学知识的快速进步,归之于市场体制为基础的现代知识牛产的快速发展。面对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和区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推动自主创新已成为所有科技工作的重点,也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  相似文献   

16.
赵丽 《城市观察》2013,25(3):178-183
利用分省的2005-2011年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公共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公共财政支出以及城镇建设水平都对城镇化进程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产业结构是首位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而公共财政支出和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对城镇的人口承载力同样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09,(1):9-9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包括:争取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出台有关信贷政策措施,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支持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稳定股票市场运行,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各项制度,适时推出创业板。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相似文献   

18.
郭宜勇 《职业》2017,(16):52-53
高技能人才在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升级、提高企业核心关键竞争力、推动技术技能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宿迁市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第六章自主创新长入区域产业的微观基础 当代科学知识的快速进步,归之于市场体制为基础的现代知识生产的快速发展.面对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和区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推动自主创新已成为所有科技工作的重点,也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要求.要想实现区域自主创新的畅流,就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微观基础上,为此,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走出一条适合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王双 《城市》2012,(9):38-41
一、引言目前,天津市处于后工业化的转型发展时期,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其形成和规模扩张都呈现加速态势,且产业集聚特征较为明显,集中表现为增长特征、竞争特征、空间特征、要素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尤其是增长特征最为突出,较好地带动了周边产业基地的形成和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形成与成长,并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加速流动与集中,提升了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借助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城市功能提升和经济转型。笔者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天津市产业集聚的上述特征,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