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是当下大学生群体中勃兴的一种新型行为具象,是与主流行为文化相对而言的文化形态,具有自发性、弥散性、反叛性、流变性等外在特征,并以诸多途径和形式介入、渗透于主流社会生活之中,对社会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微妙影响,凸显其现实功能;究其实质,该文化形态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符号和大学生社会化偏差的行为表征。基于此,有必要透过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现象,厘析和概括其形态特征及价值影响,进而深刻认识和把握其本质,这是引导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健康发展的题中应然之道。  相似文献   

2.
网络非主流文化是流行于以90后为代表的群体中的一种文化现象。网络的普及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催生了非主流文化,其内容与形式也在与时俱进地变化和发展着。通过论述网络非主流文化的现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大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提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地理解和应对非主流文化,将其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研究,从经济全球化、社会环境、非主流文化自身发展等方面,探讨了非主流文化盛行的原因;辩证地分析了非主流文化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虽然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但是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拜金享乐的思想;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加强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组织各种有益活动、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等,这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斑斓繁杂的景象,既有主流文化的高扬,亦有非主流文化的滋长。学界围绕高校非主流文化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优性论"、"劣性论"和"中性论"三种观点。正确认识校园非主流文化的性质及内涵,辩证分析不同类型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寻求相应的对策,有利于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古典式自由和美国式个人主义为内核,强调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美国主流文化是美国制度建立的灵魂。但是非主流文化却担负打磨美国政治制度的重任。美国非主流文化的演进与发展从美国国家权力结构、制度的合法性、公民权利以及美国选举等方面给以较大的影响。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非主流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美国政治制度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先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重新审视。本文通过对文化、高校校园文化进行一番梳理,着重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中非主流文化的概念、成因。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非主流症候群是指部分大学生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呈现出的与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要求和期待不一致、甚至相悖的新异思想行为模式的集合.这些新异的思想行为不仅凸显为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需求的实用性、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学习态度的散漫性、学习方式的碎片化等特点,也表现在其非理性、亚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还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超越传统的“非主流”特性.究其本质,大学生“非主流”症候群是其人格和内在精神发展诉求的显性表征,因而有必要归总、剖析其特性,以便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9.
10.
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数字技术之上的文化,一种将世界进行抽象编码而又重新构造的文化。网络文化对儿童和少年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对青少年来说,最具影响力的是网络歌曲、网络游戏、网络交友和网络文学等几种亚形态。网络文化对儿童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但它也不是完全正向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立足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两个方面,对搞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律己修身”、“仁爱孝悌”、“尚群为公”、“崇尚节俭”等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大有裨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身作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为仁由己”等则是我们搞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文化的现代内涵,体育教学中的品格教育,体育活动与运动的协作性、规范性,对大学生创新意识、高尚情操培养,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培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国学热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 ,国学热成为人们不能不关注的一个现象。本文分析了国学热产生的四大背景 :汉语学界和儒学圈的形成 ,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同 ,对现代性的焦虑和排斥 ,对文化挑战中的文化侵略的警惕以及对精神家园和归宿感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论述了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警惕的原因 ,提出了当代中国文化必须吐故纳新、中西融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边际性与准大学毕业生的行为失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准大学毕业生具有边际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扮演大学生角色的边际性、对学校规范认同的边际性、所具大学生群体心态的边际性和所处校园文化的边际性等四个方面。而这种边际性特征 ,是各高校准大学毕业生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拥有令西方人钦佩的古代文明,西方人把中国与西方对“帝国”的不同概念相混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对中国文明产生了敬畏,甚至畏惧,但事实上中国向来不具有侵略性。明清期间,西方社会的发展与中国文明的相对滞后使中国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中国人从“五四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对自身文化与文明进行了批判。过去20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但值得中国注意的是,实现国家富强必须与发展民族文化并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价值选择趋向多元化,使当今的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中出现了迷茫,对现行的一些硬性道德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不感兴趣且有逆反心理。而历史已经证明,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最有力的武器只能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其在高校的教育力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灵魂和中国精神,提升大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文章从大学生思想道德调查的现状入手,论述了应在哪些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最后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几种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华裔的族裔身份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裔的族裔身份(Identity)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华裔族裔身份定位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中国文化对于美国华裔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中国文化是理解美国华裔族裔身份衍变和现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中文本科生语言类毕业论文的写作在选题上要做到选题适中,做到口子小,挖掘深;在架构的安排方面要做到论文大小 标题之间在逻辑上要严密,要有范畴概念;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在材料的使用上要做到材料 新颖,材料能够恰当地服务于主题;论文的结语要做到既对全文进行高度地概括,同时要对本论题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具文化历史悠久,西渐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传说""引进""吸收、融洽"三个阶段;向西方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战争与商贸、宗教与传教士、器物与建筑、借鉴与融洽。西方学者对中国家具文化进行的一些研究,促进了中西方家具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作为组织行为主要部分之一的组织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组织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乃是文化精神,因此要分析组织文化就势必首先面对文化精神的探讨。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更多地彰显出社群主义、德性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的精神,那么与之对应的西方文化则更多地强调个体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分野的实质乃是追求事实判断的科学主义与追求价值判断的人本主义之分。二者的差异对中西组织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了中西各自不同的组织行为理论。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这两种组织行为理论皆有失之片面之虞。而当代的对话理论则将科学主义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卓有成效的一些人的话语取代了少数人的精英式的话语或多数人的民粹式的话语,为未来更为辩证的组织行为理论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