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时代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绿色城镇化是新时代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战略重点包括绿色产业体系构建、城镇基本"硬件"绿色升级、城镇空间规划布局优化和城镇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推进绿色城镇化,要完善绿色技术与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壮大绿色新兴产业,实现城镇产业发展绿色化;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能源,稳步推广绿色建筑,促进绿色交通发展,推动城镇"硬件"低碳化;优化城镇规划建设,促进城镇空间布局集约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确保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是从以物的城镇化为主导的空间资本化转变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空间人本化。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生产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统筹协调为要求、以绿色发展为关键、以开放包容为支撑、以共建共享为保障的新型空间演化范式。空间资本化带来城镇规模扩张与快速增长,但过度资本化导致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供给,引发城镇空间异化与治理风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生产,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选择合作创新、多元协调、绿色集约、开放互信、共建共享的网络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绿色成为我国城镇发展的主体要求。山区具有绿色发展的自然条件,内含绿色城镇化的天然逻辑,应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模范区域。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山区城镇化与绿色城镇化相对照还存在一些问题。促进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必须根据山区特点,以绿色标准规范山区城镇建设与改造,大力发展山区生态产业,统筹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方平原小城镇风貌规划初探——以大石桥市高坎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中国诸多小城镇的建设风格雷同,“千镇一面”。通过对高坎镇城镇风貌的规划探索,从理念、定位和系统角度出发,以六个景观控制要素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城镇风貌规划方法,旨在对东北平原地区小城镇建设中的城镇风貌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缓解我国当今日益严峻的养老压力和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文章从我国城镇“以房养老”适用的群体和现实意义入手,进而分析城镇“以房养老”在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困境,主要从公民的固有观念、房屋土地使用年限、金融机构的养老金额和安全性以及国家并没有制定相关具体政策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陕西关中城镇集聚-碎化指数测度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要总结关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镇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集聚-碎化指数对陕西关中城镇集聚-碎化的状况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认为,关中城镇集聚与碎化均在同时进行,但主要以集聚为主,碎化过程是在以核心城市为主的大都市向外围扩散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被动现象。  相似文献   

7.
针对"漂绿"后该绿色品牌的品牌信任重建问题,从合理性视角出发,结合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CBBE模型)、绿色品牌、绿色品牌合理性和绿色品牌信任等理论,探讨了"漂绿"后的绿色品牌的品牌信任重建战略和机制。通过准实验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绿色标示战略和来源国战略对绿色品牌合理性和绿色品牌信任有显著影响,而且合理性在这两种绿色品牌战略对绿色品牌信任的影响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定价战略虽然对绿色品牌信任有显著影响,但对绿色品牌信任影响不显著,从而合理性在定价战略对绿色品牌信任的影响中并不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些发现将为"漂绿"后绿色品牌急需的品牌信任重建提供至少三种有效品牌战略,即绿色标示、来源国以及定价战略,另外还将提供一种重建视角,即从着眼于社会整体支持的合理性视角,而非单一利益攸关者视角。  相似文献   

8.
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以贫困职工群体为主体,其实质是一种失业型贫困,而且归根到底是一种再生性贫困.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城镇贫困的治理,主要应侧重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经营城镇,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模式。它以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具有形成的必然性和现实性。当前在经营观念、经营体制、经营对象等方面,我们仍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尽快树立“经营城镇”观念,创新城镇特色品牌;强化城镇基础设施是“特殊商品”意识;进一步加大城镇土地经营力度;探索城镇建设项目投融资新模式;有效实施对城镇建设的资产运营;加快提高经营城镇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并以四会市为例,作了一些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乡村综合发展度、乡村—城镇变迁度、乡村—城镇协调度为测度标准,构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对2001—2010年十年间乡村—城镇转型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层面来看,西部地区乡村综合发展度不断提高,乡村—城镇变迁度不断加快,乡村—城镇协调度不断优化;(2)从省际层面来看,不同省区的乡村—城镇转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面貌,具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商品经济和阶级分化的产物。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一个时代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的集中体现。作为城市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指导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最能体现人文学科与科技学科相交融的特征。从学科交叉角度可把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人文学科占支配地位时期的古代城市规划 ,科技学科独立发展时期的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和人文学科与科技学科交叉中的现代城市规划学 ,并对每一阶段学科交叉的特点及其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城镇生态规划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城镇生态规划作为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有效的、重要的途径,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近几年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新动向,探讨了未来城镇生态规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中心镇研究——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等级结构规划中,将建制镇划分为一般镇和中心镇两个层次,作者首先介绍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和中国目前城镇体系规划的现状,论述了建设中心镇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着重对如何进行中心镇选择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为了保证中心镇在各县(市)之间的平衡,首先应以县域为基本单位进行选择,然后利用Delph i与AHP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县(市)内的城镇进行综合实力评价,阐述了选择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和注意事项,最后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作者提出了中心镇选择的方法,对实例的研究又得到了当地规划部门的采纳和认可,不仅在方法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心镇选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对中国其他地市进行城镇体系规划和小城镇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精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文章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视为规划的基本策略之一,提出建构绿色基础设施维度的战略性引导:从规划层面统筹城乡发展,尝试建立统一、完善、多层面的国家空间景观规划体系;技术层面则针对城市建成区提出基础建设方式由灰色向绿色的转型。并将研究成果探索性地应用于城市河道景观规划的相关实践,以期实现“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胥口镇城郊防护林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郊防护林是城市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和管理好城郊防护林对建设城市森林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景观设计与城郊防护林规划融合在一起,从规划理念、规划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苏州市胥口镇城郊防护林规划的构想,并将其应用到规划区的道路防护林、河岸防护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四旁”防护林等5种不同类型防护林规划设计中,提供了适宜于不同类型防护林的造林树种、造林模式和相应的改造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由伊朗巴姆大地震引发的巨大的灾害损失,促使人们必须反思当前城市防灾绿地建设中存在的误区。防灾绿地作为“柔性”空间,在城市防灾、避灾、减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城市防灾绿地建设中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健全相关城市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具有合理的层级结构和均衡分布的城市防灾绿地网络,建立城市防灾绿地的补偿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有利于城市的防灾与减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城镇化速度和规模取得了较大提升。近年来,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青岛,一直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区位优势和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青岛尤其注重城镇建设与生态循环之间的良性互动。既有的城镇化建设实践表明,若要实现积极稳妥的城镇生态化建设目标,必须强化完善城镇建设参与主体的行为约束机制,包括城镇规划生态强化机制、环保科技城镇化应用推广机制、城镇居民观念绿色转型引导机制、城镇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8.
以实例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技术在城镇建设规划现状用地分析中的应用。为用地的评定、选择及组织用地提供了快速、准确 ,方便、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景观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城市绿地规划和城市绿地建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阐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发展及其景观生态学特征,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就其规划原则、内容、步骤等做探讨。并结合南宁市“绿城”建设实例,对其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以浙江省常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城镇城市森林的特点出发,以浙江省常山县城市森林建设为例,调查分析了小城镇城市森林的建设概况。其主要特点有: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城市森林的后发优势;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再创造的良好基础;外部条件不成熟,限制了城市森林的建设的发展。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统一规划,总体功能下降;植物配置不合理,生态功能弱化。同时提出了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的对策:(1)科学规划,发挥总体功能;(2)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生态功能;(3)科学配置植物,形成近自然群落;(4)增加立体绿化,拓展绿化空间;(5)加强保障措施,巩固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