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红色历史文化村镇的时空特征是指含有红色内容的历史文化村镇的形成时间分布特征和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红色历史文化村镇大部分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南、华北和华中地区。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分析有助于红色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探讨历史文化村镇概念渊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进行简要回顾并总结该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聚落形成变迁研究、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和传统民居专题研究3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基于文化、社会、建筑视角的三大研究模块,而在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历史文化村镇的定量评价与保护规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  相似文献   

3.
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是指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联合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和镇.当前,北京有5村1镇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名录,它们是传承北京文化之根、承载居民乡愁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之际,探讨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动态,研究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原住民迁走和发展休闲旅游建设性破坏等原因,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建议,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历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的传统解读,主要基于社会记忆等理论,形成了“文化—记忆”框架。但随着文化资源日益复杂多样,与社会的互动关联更为深刻,传统解读框架难以支撑。本文基于文化资本理论,将历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置于“文化—资本”的框架中加以审视,实现了对其对象范畴和社会互动的新解读,焕发了历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在当下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云南至今仍遗存有众多历史文化村镇,不仅类型丰富、村镇空间构成形态独特,还承载和表征着地方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多重研究探讨价值。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地传承与保护好这些村镇积淀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彰显村镇风貌特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通海县河西古镇为例,系统分析其所面临的建设性破坏,传统建筑遗产、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亟待保护等现实问题,以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从对历史文化村镇有机更新保护和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入手,提出全民参与、整体保护、原真性保护等古镇保护原则,以及相应的整体格局保护、建筑高度控制、街巷空间保护等具体措施,以期为古镇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自古以来,有"瑞安出才子"之说,而林垟更是文化名人云集的地方,它的每一幢古宅几乎都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每一条水与街交错的地方都有文化名人的故居与故事。林垟是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是瑞安市首个省级历史文化村镇。林垟美,美在"所居合在水云乡",这是曲园老人对瑞安飞云江一带的赞誉之辞。她是飞云江南岸的古村落,是浙南典型的水乡,我早年为它写过文章,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历史文脉延续与社会、文化可持续的重要空间载体。分析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空间结构与分布并做原因解释,以期为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评定和历史文脉的延续提供引导。结果表明:(1)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体空间格局为南多北少,集中分布于晋中、晋南地势平坦的盆地,汾河、沁水两岸和南太行西麓;(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多时间久远,名村以明清时期为主;(3)历次评选晋中、晋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大体持平,第六次评选晋南数量优势明显;(4)山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地处黄河文明发祥地与中原文化区的深厚历史根基密不可分,同时与自然地理、评选标准、政策导向等原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涵盖了省域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以及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历史文化村落是中国乡土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是“乡愁”记忆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国学的思想宝库,及时保护利用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树立正确的观念、科学规划和严格执行最重要,持续而有保障的土地、资金和传统技艺投入是关键,正确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保障。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文化构成的角度,对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即“心理生活空间”)的形成与特点作了初步研究。文章认为,构成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精神空间”的主导因子是宗族观念,其次是宗教意识;并引入“心理场”的概念,对村落的“心理生活空间”的情形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从整体上来说,是一种包括宗族观念和宗教意识等因素在内的复合型“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是市镇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江南地区,市镇亦然成为镇的代名词。但由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尤其在北方边疆地区,镇的类型呈现多样化。具体到陇东地区,镇的类型主要有军镇、驿镇、商镇、混合镇等,但其中以商贸性质的镇为主。另外,历史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是造成镇的类型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活态景观展示的遗产资源,古村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以保护促发展和以发展促保护逐渐成为古村镇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对古村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了近年来古村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的动态,为更合理更深层次进行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论苏南乡镇企业的嬗变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集体所有制为特色的乡镇企业苏南模式虽然汲取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 ,因而在特定条件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但由于它总体上未跳出计划经济体制的羁绊 ,所以 ,在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历史洪流中苏南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嬗变 ,它的发展趋势是在深遂的文化反思中脱胎换骨 ,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3.
论皖南古村镇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全面深入发掘本省旅游资源中潜力最大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笔者认为由于作为全省旅游龙头的“两山一湖”地区旅游的重要潜力在于徽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该地区分布较多、保存较好而各具特色的古村镇可以使徽文化得到全面、生动的展示,从而变目前这种平面的为立体的、静态的为动态的、游客被动参观为主动参与的文化旅游形式,并且与相关景点连成线,形成面,进而打造成世界旅游的一种模式,同时对全省文化旅游起到示范、启迪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乡镇的两种解释,乡镇可分为三大类别,即建制乡、建制镇和乡村里的镇。每一大类又可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细分。乡镇在一定时期和地域里承担着一定的职责和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乡和镇就其基本的方面看,有一些共通的功能, 如承载功能、经济功能、政治与行政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承接与服务功能。从乡和镇各自的功能看,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名镇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和不可再生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旅游发展和原始风貌保护的一系列矛盾。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视角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功能定位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责任分担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以多元参与、各尽其责、充分作为等发展思路,促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当下,重庆发展乡镇文化产业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重庆乡镇文化产业虽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模式单一等主要问题。若政府牵头搭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以打造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为起点、积极实施引智创新,不断深化、完善乡镇文化产业链,最终走向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必将发挥其对镇域经济的扩散效应,有效推动镇域经济的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7.
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不仅具有历史文献作用,还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当前,虽然历史城镇保护在政府的主导下有众多参与者,但仍存在着历史风貌的破坏、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根据我国现实,历史城镇保护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政府保护机制。它包括法律法规制定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保护规划机制、审批机制、监管机制、处罚机制等。历史城镇保护的政府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良好运行必须伴之以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