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商代使用货币说辨析陈旭货币在我国出现和使用的历史,最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不仅有文献记载,而且考古上也已发现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属铸币。春秋以前是否已经有货币,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研究古钱币及商代经济的学者中,都有人认为商代已有货币,且都引有文献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现存的零星文献和甲骨文卜辞,通过对商代的主要法典─—汤刑及商代法律的特点、商代刑法中的主要罪名和刑名的分析研究,全面探讨了商代的立法、法律的内容及其对后世法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文化哲学的视角重新评价了商代青铜文化,破除了对青铜文化的认识误区,通过论述商代青铜文化与书写文字文化及技艺书画的关系,阐明商代青铜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卓越贡献。文章还提出了与青铜文化相适应的人的造型艺术感受能力,由此来论述青铜文化与人的心理情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字和用它刻写的甲骨卜辞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社会风貌的痕迹。关乎民生大计的农业生产在甲骨文和卜辞上都有其原始古朴而又生动形象的表现。这种文字与文化在甲骨上的结合,为我们探寻殷商时期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分析甲骨文及卜辞,参考出土文物和考古发现,主要从字形这一微观视角,印证和补充传世文献中记录的商代农业生产规模、商代农业生产工具及农业生产工艺,重现商代农业生产的场景,为我们理解、感受商代农业文明提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蚕丝业源远流长,商代把蚕丝业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从文献、甲骨文、考古资料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商代蚕丝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商代《书》类文献的性质可以结合传世与出土文献来讨论。就传世《商书》来看,其历史背景与主题同“殷革夏命”相关涉者居多。就《国语》《左传》所载,春秋时期《商书》已多见征引,则《商书》类部分篇章的主体部分当在西周时期已经有其蓝本,而其中晚出的痕迹则为流传改移所致。可以说,传世《商书》篇章中存古与改移处兼而有之。卜辞中之上帝,非至上神。商代的祖先崇拜实际上比上帝信仰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而祖灵同自然神灵之间又可相互转化,比较趋近于万物有灵的巫术理论。这些特点意味着我们不能径直称当时的典册为宗教文献。由卜辞所示,“册”“典”实为商代巫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属于巫典;就其职能而言,又属于祀典;总体上可以称之为巫祀文献。商末记事类刻辞和铭文的出现,展示了商末理性之光的萌芽;商代末期,巫祀文献中的理性因素有所凸显,同殷周变革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夏代军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夏代考古学文化的认同问题,由于还没有发现夏代的文字,对究竟哪种考古学文化是夏文化,学界有不少分歧,故还无法坐实。于是有的研究者,对夏代是否存在也产生了怀疑。这犹如没有发现商代甲骨文以前曾有人怀疑商代的存在一样,是没有根据的。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夏代的记载,司马迁就是“取之谱牒、旧闻”而写成《夏本纪》和《三代世表》的。司马迁在《史记》中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语言研究有了很显著的成就,但是对甲骨文同源词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我们根据商周的传承关系,由周秦音系推测出商代音系,在一定范围内从字形入手,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从字形、语音、词义三个方面分析甲骨文几组同源词,说明商代同源词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代考古资料与古代文献,对青铜短柄翘首刀、卷首刀、大钺和箕形器进行类比分析,发现它们在商代是显示其所有者社会地位和权势的仪杖器。大洋洲的短柄翘首刀、箕形器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大者,大钺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厚重者,也是商代唯一一处同时出土上述4种青铜仪杖器的遗存。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礼器,青铜酒器的诞生与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息息相关,反映出了以敬天祀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传统,本文通过对商代社会文化总体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商代青铜酒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有关玉器造型、纹饰、工艺的16条线索入手,对商代玉器的渊源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商代玉器主要受到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后石家河文化、陶寺文化、海岱史前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并阐释了文化因素吸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语言研究有了很显著的成就,但是对甲骨文同源词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我们根据商周的传承关系,由周秦音系推测出商代音系,在一定范围内从字形入手,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从字形、语音、词义三个方面分析甲骨文几组同源词,说明商代同源词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商代青铜器以其神秘,威严,庄重的气势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最终穿越历史的长河,在现代人的心里扎下难以磨灭的痕迹!然而假如我们深入的了解那个时期的文化,便会意识到,在商代青铜器的宗教意义是大于审美意义的。而且大都是森严残酷的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严格的说,古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创造了这种威严肃穆的视觉征服力。文章从商青铜器的起源及发展入手,外在表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深入探讨商周青铜器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宗教意义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古时代巫术已成为人们的信仰,而重、黎为最早的巫师,是巫政合一的巫王时代;商代已突破重、黎时代属神属民的局限,演变为巫职专职化(官僚化)的巫官时代,传统的以宗教为主的原始史官发生转型,演变成官僚化的史官。商代文化的特质可以总结为巫史文化;周代文化的空前繁盛,与史官、史职的发达相联系,可视为具有人文精神的史官文化。南北巫史文化各异,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统一的人文理性的北中国的史官文化,与有着原始意象和宗教神秘体验的南楚国的巫官文化,在相互对垒与交流中而走向交融、合流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发展的圈层性质对我国商代青铜文化符号之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青铜文化符号是沿着器物层、制度(社会)层、精神(观念)层这三个层面的演变及发展,逐步形成了我国商代所特有的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7,(3):120-121
<正>姞姓鄂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年代久远的古国,历史文献记载很少。但在商代,鄂国就是一个有实力和声望的古国。商代末年作为纣王三公之一的鄂侯因劝谏纣王而被杀后,鄂国、鄂侯不见于文献记载。近年收集和出土的周代有铭青铜器中,有一部分属于古代鄂国之器。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记载和鄂国青铜器铭辞以揭示古鄂国历史地望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商代出现过高度成熟的文学作品吗?今存<商颂>、<商书>是否商代诗文?为什么<诗经·大雅·文王>会要商族遗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强迫他们放弃的仅仅是对祖先的怀念吗?是否还必须放弃一大批与自己的家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相关联的文献、礼仪和传承文学呢?延续了五六个世纪之久的西周诗统何以会被战国散文所取代?庄文屈赋檀美当时并辉耀千古的特殊原因还有哪些未曾发现?假设文化是文学的母体,我们能从文化母体中窥见文学之子的某些体貌与性格吗?此法固非处处适用,但也并非处处相反,好处在于当我们看厌了文学的孤峰独树之时,偶尔放眼展望文化的群山林莽,或许会有另外一种心情和收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三星堆文化遗存和商代盘龙城遗址等重大考古发掘的进行,学者们不得不对长江流域文明的上溯年限和发展程度进行重新评估,这也导致了文化研究重心的南移。就像长江、黄河南北并行,浩浩东去最终汇入大海一样.长江文明和黄……  相似文献   

19.
郑州的商代文化遗址,分布的范围很广,灰层堆积相当厚,遗物也非常丰富,特别是商城的发现与发掘,雄辩地说明这一地区在当时已成为人口相当集中,居住相当长久的一个人类活动的地方。如果把这些遗迹和遗物综合分析,并参考有关古代的一些文献记载,虽  相似文献   

20.
商代蜀国青铜雕像文化来源和功能之再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论商代川西平原青铜文化与华北和世界古文明的关系》一文中,我们曾从文化史的比较研究角度出发,指出商代川西平原蜀国的青铜文化,是在其自身文明诸要素的基础上,主要吸收了华北商文明的因素,同时吸收了一些古代近东文明的因素,例如青铜雕像文化、权杖及其象征系统等,最终形成的高度发展并富于世界性特征的复合型文明①。本文拟从文化的进化及其功能性分析的角度入手,对此加以再探讨,就正于海内外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