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西方有关西藏的知识深深植根于他们的“东方主义”意识,在想象中建构了一个香格里拉,当然,这并不是西藏神话的全部。其背后更深隐藏着的,是西方人对中国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感到焦虑、恐惧、排斥和反感,因此,西方一些政治力量操纵舆论,炒作西藏话题,对西藏跨入现代化进程的种种努力横加指责,希望保留一个”完美的、封闭的西藏”,一个“中世纪的生活样本”。  相似文献   

2.
13与社交     
说来有趣, 13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数字,在西方却是个大忌。人们不愿意说“ 13”,连住址的门牌号、楼层,甚至运动员的号码都回避这个数字。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这种特殊的禁忌心理的形成,都是和它在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一定的实际内容或传说联系着的。就像中国人对“ 73”和“ 84”忌讳的原因一样,西方人忌说“ 13”也是基于一些神话和传说。据北欧神话,在天国款待阵亡将士英灵的一次宴会上本来有 12个人在座,席间突然闯入了凶神罗基,凑成了 13人。结果最高之神奥丁之子和光神鲍尔德不幸罹难。从此,众天…  相似文献   

3.
在萨义德等人提出的后殖民理论中,东方与西方的拥有的话语权不平等.自殖民时期起,东方逐步成为了被控制和解释的"他者",在被动接受和主动学习中成长.本文探讨了西方话语中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东方形象和东方形象的形成过程,强调了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立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西方讲公关,东方讲人和,用词有別,事理相同。人和,即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正是公关所追求的吗?从西方到东方,为什么都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它能影响到一个人的事业,乃至命运。《红楼梦》里袭人与晴雯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从袭人与晴雯的不同结局说起袭人与晴雯,论长相、人品与才干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会崩溃还是会成为一个威胁,是如日本一样成为另一个西方国家,还是独具一格成为一个如中国人自己所说的和平崛起的东方现代大国——全世界特别是西方正焦虑地等待中国人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龙,这种源自于人类古老传说的神秘动物,在东方和西方文化中却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龙就已经是华夏大地上人类的图腾。之后的数千年中,龙更成为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人也骄傲的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龙通常是贪欲或邪恶的化身。西方的英雄史诗,如希腊神话、日耳曼神话、北欧神话中都有英雄屠龙的故事。在圣经中龙也通常被视为恐怖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西方人的思维是具象中的抽象,中国人恰恰相反,我们善于总结而西方人善于演绎,这也是西方人无法翻译中国诗词的一个原因。但“玲珑”好像是一个特例,它在思维上符合东方,在理解卜更靠近西方,它绝对是一个纯粹的自定义词汇,但它又和“美丽”这样的自定义词汇不同,因为它加进了中国人的一种好玩的思维方式──通感,就像雨打梧桐和雨打残荷的声音没有什么不同,但中国人总会找出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马胜利 《当代老年》2008,(11):24-25
提起马胜利三个字,从1978年走过来的人对这个名字仍记忆犹新,因为在那个人人都小心翼翼的时期,他创造了一个“承包神话”,私人承包国企11984年,他个人承包国营企业——石家庄造纸厂,承包4年,利润增长22倍。1988年,他更是承包了全国各地100家亏损造纸厂,成立了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然而,由于各种原因,1991年5月,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宣布解散。  相似文献   

9.
那些流行的政治神话通常认为俄罗斯就像它国徽上的双头鹰那样注视着东方和西方。然而实际上,俄罗斯对待东方和西方是非常不同的,它总是有意识地面向欧洲和美国,而亚洲部分往往成为其遗忘的角落。在21世纪初,俄罗斯这样的态度不仅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会引起潜在的灾难。俄罗斯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面临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自由主义,自有其历史及当代语境。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一个神话,便是所谓人类理性自然趋利。这种思想主张人类理性自然地抉择自我的利益。虽然亚当·斯密在伦理学中主张同情是美德的基础,但他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人必然追求利润。在这里,他根本忽略利益以外的其他可能动机。“每个人不断致力于找到他手中的资本之最有利的操作之途。“资本的最有利之途便是生产和出售市场所需的商品,因此经济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受一只“看不见的手”之指引便自然地贡献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哈耶克对这个古典命题的贡献,是以大量篇幅论证经济、社会的“不平等”乃是自由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Chicago,1960,chap.3,“The Common Sense of Progress”et Passim)。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当代老年》2010,(3):16-16
孙中山在世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日薄西山的封建帝国。这个帝国在一次又一次与西方列强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它只能作为一个失败者被别人任意宰割。但孙中山显然相信,在这场较量中,中国并不是最后的那个失败者。他耗费他的青春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构想来改造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人民生活,却无意中充当了一个新时代先行者。  相似文献   

12.
赵力 《中外书摘》2000,(5):24-27
虽然丁磊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老板,但千万别小看他。正是这个朴实无华的年轻人,一手缔造了网易在中国网络界炙手可热的地位,也创造了中国因特网经济时代个人致富的神话。他创办的网易公司短短数载,价值就达到4亿元人民币,而拥有公司6成多股份的他,今年只有29岁。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人是一个爱塑造神话的民族。古代犹太人的历史就是神话与史实难分难解的历史。当代以色列人又创造了众多令人不解的神话,基布兹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二十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马上决定让加加林来执行这次飞行。无独有偶,我的一位油漆工朋友下岗后,也是因为同样的细节,不仅很快找到工作,还承包…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关于半人半兽的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这些神话有可能成为现实。据《星期日泰晤士报》近日披露,富有争议的美国克隆专家扎沃斯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一个科学会议上宣布,他已经克隆出了一个“半人半牛”的混合胚胎。  相似文献   

16.
黎族少女     
每每向学生讲述东方学,这个女孩都会浮现在我眼前,痛心、尴尬与自责也随之而来.那已经是八九年前的事了. 作为一名在中国大学任教的外国籍老师,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完全融入中国,始终在努力地去除将自己当作外来者、将中国当作异族的心态——熟谙东方学的人都清楚以外来者目光看待、描述其他民族的恶劣后果. 东方学最初是西方研究东方的学科,后来却被发现它所研究的东方与现实东方相差甚远,因为研究者往往或神秘化或简单化了东方.导致的悲剧不止是西方人对东方人的误解,还有东方人对自己的误解,他们竟然会照着西方的描述去生活与思考.这自然引来了人们的批判,因此后来的东方学也包括了对学科本身的批判与反思.东方学自身的发展历史警告人们应该完完全全地了解各个民族的真实情况,而不是无意或居心叵测地将之神秘化或简单化.  相似文献   

17.
心灵     
《现代妇女》2009,(11):4-4
同床共枕被认为是两人亲密的象征,为此人们一般都对对方打鼾、磨牙、抖动、翻身等小动作能忍则忍。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分床睡都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是日前在英国一个睡眠研讨会上,有科学家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人们对此无需忍耐,应当在出现健康问题之前及时地与伴侣沟通。  相似文献   

18.
那是在西方圣诞节临近的时候。街上鲜花店、酒店,各个商家极力地渲染着圣诞节气氛,这是一个新卖点。毕竟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涌入并享用这个过去只属于西方人的节日。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西方的经济、文化、观念、习俗一并地影响着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百姓。何况节日,...  相似文献   

19.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日夜守望在“东方天鹅湖”畔,随时准备救治受伤的天鹅。他把受伤的天鹅带回家中,当成自己的孩子,与它们同吃一锅饭,同饮一井水,同住一个屋。等到受伤的天鹅痊愈后,将它们放归大自然。30多年间,他倾尽家财40多万元,使500多只天鹅获得了新生。他就是“天鹅卫士”彭 学顺。  相似文献   

20.
朱晴 《炎黄世界》2009,(3):50-53
本文介绍的是一个事迹十分感人的传奇人物:他是德国人,却对中国清代的钱币情有独钟。为了能够对这些古钱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不惜远离故土和亲人长期旅居东方。如今已达40多年之久,并且和一位华人姑娘结了婚。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因研究清钱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在清钱的年代与版别鉴定方面是当之无愧的权威。他就是布威纳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