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大师王国维於《说文解字》前之古字书曾作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於《史籀》则著有《史籀篇疏证》,於《苍颉》则著有《重辑苍颉篇》,於《急就》则著有《校松江本急就篇》。他用功劬劳,成果卓越,成就其整个学术殿堂中极为堂皇之一部。此论述王国维於《急就篇》之研究,亦可窥其堂奥之一斑。  相似文献   

2.
三、伯三二一一号文书、伯三四一八号文书均为王梵志诗的一部分(一)伯三二一一号文书的作者为王梵志刘铭恕在《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斯五四四一2王梵志诗集卷中”一条后曾作如下说明: 《敦煌掇琐》所抄伯希和三二一一号之无名长诗卷,证以此卷,知亦为梵志诗卷中。刘铭恕的意见是对的。检斯五四四一2号文书开端有“王梵志诗集卷中”、“王梵志诗集卷中”、“王梵志诗集卷中”完全重复的三句,它们是全诗的标题。据此,斯五四四一2号文书为王梵志诗无疑。而伯三二一一号文书的前十四首诗,除个别字因抄误外,内容与斯五四  相似文献   

3.
[摘要]英藏敦煌文书中有编号为S.610之写卷一件,该卷最早由王利器收入《历代笑话集》,王利器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定其为隋侯白撰。该卷当是《启颜录》之传抄本之一,且非完本,其文献价值不可小觑。对于该卷的注释,有曹林娣、李泉辑注本《启颜录》5,但注释错误甚多,故选取“论难”7则,重新进行笺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为《急就篇》研究提供了大量新材料。本文结合这些出土材料,探讨使用古文献新证、古史新证和名物新证等方法对《急就篇》的研究,并提出《急就篇》的新证研究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自撰《新五代史》,写了五十多篇序和论,还有二百多条小注,其中有不少也是论的性质。后来,他奉勅与修《新唐书》的本纪、志、表三部分,又写了序、赞二十余篇。这些序、论、赞所涉及的问题虽然很多,如《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赞》论唐之兴盛,卷十《昭宗本纪赞》论亡国不必皆愚庸暴虐之君;《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本纪论》论不伪梁,卷四《唐庄宗本纪论》论沙陀世系,卷十《汉高祖本纪论》论即位改元,卷十三《梁家人传序》论女祸,卷二十四《郭崇韬传论》论枢密使之沿革,卷二十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同志写的《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不仅是郭老一生革命经历中的一篇极为重要的著作,也是在民主革命阶段,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嘴脸的一篇重要的文献。解放后,这篇文章连同它的续篇《脱离蒋介石以后》一同收在1958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沫若文集》第八卷中,以后,在出版《沫若自传》时,该卷又作为《沫若自传》第三卷《革命春秋》出版。但是,在这之前,郭老长期未找到这篇文章。后来,郭老是怎样找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笔者曾治学《越绝书》,形成一些粗浅看法,因有些问题说不清楚,未能公之于世。去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0年第8期,读到徐奇堂先生《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篇卷问题》一文,颇受启发,故不揣浅陋,把自己的看法也写出来,算是对徐先生的结论做一点补充或修正。笔者认为,在《越绝书》研究中,有一个关键性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即它的内外经传体例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不解决,关于《越绝书》的许多问题都无法说清楚。它的首篇《外传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同志写的《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不仅是郭老一生革命经历中的一篇极为重要的著作,也是在民主革命阶段,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嘴脸的一篇重要的文献。解放后,这篇文章连同它的续篇《脱离蒋介石以后》一同收在1958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沫若文集》第八卷中,以后,在出版《沫若自传》时,该卷又作为《沫若自传》第三卷《革命春秋》出版。但是,在这之前,郭老长期未找到这篇文章。后来,郭老是怎样找  相似文献   

9.
贾谊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五十八篇,贾谊赋七篇”;《隋书·经籍志》著录“贾子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贾子九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新书十卷”。应劭、颜师古、司马贞等称贾谊作品为《贾谊书》;《崇文总目》说:“本七十二篇,刘向删定为五十八篇”。这些材料说明,北宋以前贾谊的著作已有《贾谊书》、《贾子》、《新书》三种名称,9卷、10卷,10卷录1卷、72篇、58篇等记载。而《新书》的真伪问题,历来就存着怀疑和争论。  相似文献   

10.
清水江文书是苗侗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透露了苗侗民族传统社会的诸多历史信息。笔者在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清水江文书·天柱卷》中就有不少汉字记侗族语言的单字和词汇。本文精选20份契约文书并从中选取具有典型特点的10个侗字,结合地方史志,具体考证并分析这些侗字的本身意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清水江文书提供必要的侗族语言线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卷帙浩大,内容极其丰富。仅就中文版三大全集和《毛泽东选集》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三十九卷,5927篇;《列宁全集》三十九卷,3246篇;《斯大林全集》十三卷,473篇;《毛泽东选集》五卷,228篇,共九十六卷,9874篇,约四千三百多万字(包括附录和所附的各种参考资料),未收入全,选集以及虽已编入全集但尚未出版的,如《斯大林全集》第十四至十六卷等的其它著作尚不计在内。如何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参加中英合编《英藏敦煌文献》(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过程中,近水楼台,接触到了一些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所藏、至今尚未公开发表的敦煌遗书,S8444号即是其中之一。在《英藏敦煌文献》编辑之前,国内尚无该文书的缩微胶片,更没有一篇研究或介绍该文书的论文。在国外,目前也只有日本学者土肥义和先生曾以《敦煌发现的唐、回鹘间交易关系汉文文书断简考》为题,对这件文书进行了初步拼合与考订。该文书虽严重残损,但其中透露了许多回鹘与唐朝间朝贡贸易的信息,对于文书的制作年代、文书的性质及所反映的回鹘朝贡贸易中的细节,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本文即打算在土肥先生对S8444号残片拼接与考订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再加研究,不妥之处,祈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现代修学史上第一部语言风格学的专著问世了,这就是宫廷璋的《修辞学举例·风格篇》。此书于1933年7月由北京中国学院国学系出版,约十五万字。《风格篇》是《修辞学举例》的第一卷。作者计划撰写的其它三卷《结构》、《体裁》,《词藻》等,笔者未曾见到,可能未能问世。《风格篇》由“绪论”与“风格论”两部分组成。“风格论”包括“概论”、“至善之标准”、“审美之标准”等三章,是全书的总体。该书是我国现代最早从语言运用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风格的,它标志着修辞学中风格研究的新发展。可是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还没有人专门介绍此书,本文不揣浅陋,拟对它作一番评介,以期恢复它在修辞学史上应占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1945年,茅盾在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单行本初版后记中写道:“我得坦白自承:写到一半时,我已经完全明白,我是写失败了。失败在内容,也在形式。”(见《茅盾全集》四卷474页,以下引文未加注者均引于此书)。作为一个曾创作过《蚀》、《虹》和《子夜》,并在后期又写出《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优秀作品的伟大作家,何以在这里“写失败了”呢?在接受理论看来,作家从事写作,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阅读。而未能被读者接受的作品,其潜在功能及其文本价值就没有实现,作者的创作目的就没有达到,也就意味着作品的失败。我们不妨就…  相似文献   

15.
敦煌文书中的一些医方与这一时期其它医药文献中的医方一样,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医经、经方之书,尽管同一医方在不同文献中其表述方式、药物的排列顺序、药物剂量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其体例和内容基本一致,甚至完全相同。这些具有传承关系的医方,成为考补《备急单验药方卷》医方残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一定     
李南 《华人时刊》2004,(5):48-48
随手翻翻,忽然就翻到了李白的《任城县厅壁记》。认真读过这篇文章,忽然就想到了这个题目。 清王琦注本《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八收录李白写的记、颂、赞这三种题材的文章共二十篇,《任城县厅壁记》列为第一篇。“鲁境七百里,郡有十一县,任城其冲要”。任城即今天的山东省济宁市。李白26岁那年,怀“四方之志”出蜀远  相似文献   

17.
《上刘府尊书》写于陈瑸仕宦以前,为其敦促雷州知府刘星修筑沿海堤防的请求书。通往篇饱含陈瑸急民所急的浓烈情感和焦迫心情,与刘知府的冷漠无为形成强烈对照。  相似文献   

18.
犊鼻裈小考     
前些时,服饰考古工作者断言宋以前人有裙而无裤,其实是不全面的。 古代所谓“上衣下裳”,就是上衣下裙,男女都一样穿裙子。但裳字之外,还有一个裈字,也出现很早,后来讹转成为裤字。颜师古注《急就篇》说,“合裆谓之挥。”这当然就是裤了。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说: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书P.2942号,即《河西巡抚使判集》,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本文以此篇文书为中心,对文书的年代下限和文书中提及的唐代健儿衣装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最擅长的是诗和散文创作。不过他也写了十几个短篇小说。四则童话小说甚为幼稚,我不拟置评。其他小说,除收入小说集《轮盘》者外,尚有《珰女士》(未完稿)。徐氏的这些小说,最早的一篇《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后改题为《春痕》收入小说集)写于一九二三年初春,发表于同年二月十一日出版的《努力周报》第四十一期上。最后一篇《珰女士》写于一九三○年年底,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十日出版的《新月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