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法苑珠林》百卷本更接近释道世所撰原貌,其卷次划分更为清晰,且知识分类更为系统和成熟。《嘉兴藏》目录中虽拟定《法苑珠林》为百卷,实际刊刻内容却是一百二十卷。《嘉兴藏》刊刻材料中可能有来自民间的版本。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项宏伟大业,其对于保存文献典籍,传承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四库学"的区域研究上,嘉兴板块具有重要价值。嘉兴学者不仅大量参与了"四库"的征献、编纂、校核等工作,并在民国时期抢修文澜阁《四库全书》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嘉兴学者之著述更大大丰富了这一宏伟文献。以嘉兴学者与《四库全书》关系为视角,可将嘉兴学者与《四库全书》的重要渊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3.
以敦煌藏经洞出土《大智度论》写本为对校本,以南宋《资福藏》本、元代《普宁藏》本、明代《永乐北藏》本、日本石山寺本和日本正仓院圣语藏本五种为参校本,与《大正藏》本相对勘,订正了《大正藏》本的讹误之处,凸显了敦煌写本的校勘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左第67简、第68简、第11简、第32简、第33简、第34简、第55简、第98简、第99简、第75简、第76简、第58简、第14简、第1简以及《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至第1简伪迹十分明显,终于露出了《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是伪作的马脚,从根本上解决了浙江大学藏简的真伪问题。  相似文献   

5.
《洪武南藏》、《永乐北藏》等善本佛教藏经,在国内的图书馆、博物馆,往往作为镇馆之宝,秘不示人。在国外的学术界,也受到极高的重视。要进行相关的研究,需要多方的学术储备和学术资源。本文作者在研究《洪武南藏》的过程中,得到了家庭熏陶、师友指导、语言训练、方法积累等等,最终认识到了《永乐北藏》的价值,全身心投入了《永乐北藏》的调查研究,把数年来遍历国内外各地所获得的学术信息、研究心得呈现出来,形成了一篇有关《永乐北藏》收藏情况的报告。在此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是进行勘验目录和联合目录的编制,以方便学界和教界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为研究对象,广泛参考他人研究成果,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梳理,以为学界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7.
《子藏·庄子书目提要》是配合《子藏·道家部·庄子卷》而作的目录,对其所收的302种《庄子》著作进行了提纲挈领地总括.提要作者方勇先生深于"庄"学,所撰提要不仅能以精练的语言揭示诸作在论《庄子》、注《庄子》、解《庄子》过程中的独到之处和思想内容的差异性,更能指出不同学说的思想渊源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提要并不局限于单种书籍的介绍,往往能够对《庄子》研究史上的某些传统和现象进行阐发,或就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考证,使读者了解书籍的同时,对其在庄学史上的地位有更深的认识.在文献校勘方面,《庄子书目提要》比对诸种《庄子》原文之间文本、分卷等内容的差异,仔细考察了诸书所用的底本,尤其对一些难得一见的珍本、孤本的版式进行了具体详细地说明.由此,《庄子书目提要》实可视为学《庄子》之门径.  相似文献   

8.
以《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等作品为代表,对于国家、族群、地理、身份、创伤记忆与多重历史的叙事、实录与反思构成了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阿来极具个性化的地域特色与诗意风格。《空山:天火》揭示了无数个像"机村"一样的自然乡村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受的记忆伤痛、精神错乱与生态挣扎。阿来力图通过书写以嘉绒藏地为地域空间的"机村系列",呈现出不同信仰、族裔、文明形态、地域文化、意识形态、全球化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揭示被主流话语遮蔽的历史浩劫与精神创伤,并以充满神性的写作方式探寻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传承对当代人的精神启示。  相似文献   

9.
对《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的虚词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岳麓书院藏秦简(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出土文献有助于上古汉语虚词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其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重庆图书馆典藏有刘赞廷编纂的《刘赞廷藏稿》手稿本,资料翔实,体例完善,是近代研究康藏史地的重要学术著作,具有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本文通过梳理《藏稿》的编纂经过、保存情况和研究现状,初步展现其独特魅力.同时,通过分类撰写书目提要,详细揭示其深刻内涵,旨在系统探析《藏稿》珍贵独特的档案史料价值,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价值和不可再生的文物价值.期待可以引起学术界对《藏稿》的重视,从而充分发挥其在新时代的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后秦鸠摩罗什翻译《大智度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典籍,其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大乘佛教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佛教百科全书",对中国佛教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是历来中国佛教各宗派所依用援引的重要论典。然而由于历代辗转翻刻,传世本《大智度论》亦颇有讹误脱衍之处,本文将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智度论》写本与《大正藏》本相对勘,订正了《大正藏》本的部分讹误,同时指出了敦煌本的巨大学术价值,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唐西域记》藏汉文版本对照研究后发现:公.工布查布在藏译本中如实地翻译了《大唐西域记》138国的情况,将藏译本的总体结构作了一些调整,采用藏文数字表明所记述国家的顺序,并对许多寺名、塔名以及地名、山水名进行了注释性的补译,给后世研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有一篇讨论《诗经》的文字,被题为《孔子诗论》。《孔子诗论》中有大量的通假字。文中对《孔子诗论》中的通假字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指出了这些通假字在声、韵、调三方面所反映出的上古汉语语音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这篇讨论《诗经》的文字,在没有弄清它的真正作者之前,题为《诗论》最为确切。  相似文献   

14.
1739年(乾隆四年)成书的《雅州府志》专设有西藏篇目,以记载清初西藏诸多方面的情况,实为“西藏简志”或“西藏小志”,是西藏最早的地方志之一。其资料来源主要取自《藏纪概》和有关档册。该资料有助于清代乾隆初期的藏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淮南子》成语典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当前《淮南子》成语典故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淮南子》成语典故有效传承的具体路径——创造性转化,认为要依据传播学原理,在《淮南子》成语典故研究和传承现状基础上,树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机制,用城市景观和文创产品等"讯息"表达《淮南子》成语典故文化内涵,最终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有效传承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红楼梦》春草堂藏本的抄写款式等外部特征出发,发现春草堂藏抄本特征契合于嘉庆十六年东观阁本,并通过考辨两者之间存在三十几例"异文"完全重合的事实,论证春草堂藏抄本当系东观阁本刻本一系;廓清春草堂藏本并非源于某一种脂本,也不属于程甲、乙本。同时,通过异文比勘发现庚辰等脂本并非近于程高本,而是更近于东观阁本。即东观阁本系列与脂本有着更亲缘的嬗递关系。否证了所谓春草堂藏本"这个本子的底本也有可能是程甲、乙本和脂本系统之外的本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在程甲本、程乙本之前就出现的一百二十回抄本"之观点。  相似文献   

17.
《楞伽经》是佛学中的百科全书,各宗共尊的圣典.它对佛学许多重要思想进行了阐释,如来藏思想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依据《楞伽经》对如来藏及其思想特色进行研究,着重剖析如来藏与外道所说“神我”或“梵我”的区别,探究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同时对使有染的阿赖耶识转为清净如来藏的方法即转识成智的方法进行阐释.一则是希望对攸关我们慧命的如来藏思想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二则是以免我们堕入外道,不了佛法真实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士人的精神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着独特的意义。战国与汉魏六朝作为中国古代士人特征明显的时期,《战国策》与《世说新语》二书当是解析其时士人风貌精神很可靠的文本。两份文本内蕴的记言方向、记录的历史背景及人物的思想活跃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士人阶层在战国形成,形象各异;经由汉魏六朝承接演绎,更多形成为群体形象。战国时士人的"行"、"兼善天下"经时空,到汉魏六朝时多呈现为"藏"、"独善其身",但二者内在一脉相生,几乎为中国古代士人的行迹奠定了两条遥相呼应的主线。  相似文献   

19.
王爱科 《东方论坛》2006,(4):128-128,F0003
2001年11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的《孔子诗论》(以下简称《诗论》)很快在学术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与关注。截至目前为止,学术界在简序排列、简文释读与解诂、作者作年、留白简、《诗论》与《诗序》关系、《诗论》在诗学史、经学史、哲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参考10部宋代韵书,对日本真福寺藏《礼部韵略》和《四部丛刊》本《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反切的差异进行考察,断定真福寺藏本反切有误者15例,《四部丛刊》本反切有误者17例。尤其对两种本子反映宋代实际语音演变11例切语的分析,证明居于强势的口语音系对保守性很大的《礼部韵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拨正了前人认为“《礼部韵略》对音韵学研究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的误解,为宋代语音史研究提供了一些切实可信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