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忽儿是神,忽儿是人,忽儿受人敬仰,忽儿遭到冷落。小班禅在一种微妙的环境中成长十世班禅生前经常爱说这样两句话:“青海是我的第一故乡,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扎什伦布寺是我的第一寺院,塔尔寺是我的第二寺院。”这清楚地表明了十世班禅同塔尔寺的特殊关系和深厚感情。塔尔寺是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修建的,是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达赖和班禅,作为宗喀巴两大弟子的转世活佛,自然同塔寺有著密切联系。但是,由於历史的原因,在历代达赖、班禅中,唯有九世、十世班禅在塔尔寺居住的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十世班禅第一次来塔尔寺,…  相似文献   

2.
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享誉世界的一代佛教宗师,他最初的启蒙经师是青海夏琼寺的创建者曲结顿珠仁钦。根据青海著名格鲁派寺院却藏寺和夏琼寺僧人的口传、一些文献记载和塔尔寺的唐卡等其他资料,兩寺的创建者即曲结顿珠仁钦和却藏.南杰班觉同属一个转世活佛系统,并按照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理论,该系统的历辈转世为同一生命体,因而却藏活佛也是宗喀巴大师的老师。同时,却藏活佛为却藏寺和夏琼寺的同一寺主,兩寺同为格鲁派名刹,宗教关系密切。由于这些关系,加之其他原因,却藏活佛在藏区乃至广大蒙古族地区颇有宗教影响。  相似文献   

3.
塔尔寺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亦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中心之一.该寺在修建伊始,和后来多次的维修过程中,都有汉族工匠参与,他们揉合了藏汉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集中体现在其建筑装饰艺术当中;同时也体现在他们对塔尔寺宗教信仰的认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道次第是藏传佛教各宗派共同遵循的修法程序,起始于公元8世纪莲花戒论师的《修道次第三论》;公元11世纪初,阿底峡针对当时藏传佛教的现状所撰写的《菩提道灯论》是藏传佛教修道次第的雏形;15世纪初,宗喀巴大师根据藏传佛教见修行的情形撰写《菩提道次第广论》,使藏传佛教的道次第论达到了极致。此外,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中,修道次第在各宗各派中也有其独特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青海塔尔寺历史大事编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的诞生地,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市25公里。其建筑宏伟,瓦皆镏金,宏敝壮丽,在藏史上称为“世界一庄严”,是广大信徒心往神驰的圣地,蒙藏人民都以来此朝拜为荣。 塔尔寺,因供奉纪念宗喀巴大金塔而得名(藏语称为“贡本仙巴林”,意为10万佛身慈氏洲即弥勒佛殿)。清乾隆帝曾赐名“梵宗寺”。寺院占面积600余亩,僧舍房屋多达9,300余间,殿宇殿堂有52座;最盛时喇嘛有3,600余人,迄至解放也还有1,900余人。 塔尔寺,历史悠久,所藏历代文物丰富,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是国务院1961年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十分重要,是联系我国  相似文献   

6.
大慈法王释迦益西是宗喀巴大师主要的弟子之一,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的一代高僧.明永乐六年,明成祖派遣金字使者携厚礼邀请宗喀巴大师到南京,但因宗喀巴大师有拉萨祈愿大法会、修建甘丹寺等要事在身而婉言谢绝.永乐十一年,明成祖又派遣以侯显为首的使团入藏邀请宗喀巴大师入京,宗喀巴大师仍然未能成行,只好派其弟子释迦益西进京.释迦益西进京后,受到明成祖的极大赏识,封以大慈法王的称号,并赐予大量财物.返藏之后,释迦益西便以个人的威信和名望,以及明皇所赐予的财物,建立了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的寺院--色拉寺.本文通过宗喀巴弟子释迦益西两次应召进京受封的时代背景,历史原由等问题的研究,分析明代的治藏政策和汉藏关系.  相似文献   

7.
佛教对于死亡有独特的认识。传统上,无论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以超越生死轮回、获得解脱成就为目标,并把观察死亡作为修行、拯救的重要环节。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宗喀巴对此有深入的论述,在佛法实践中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印顺法师从人间佛教的立场出发,以《阿含经》等佛教原典为依据,对此展开了批判,认为以"念死"作为入道之门,是悲观厌世的小乘意趣,而提倡以"十善业"为代表的"端正法"。印顺法师的这一批判,既有适应"人道"的"契机"的追求,也有"契理"的依据,但宗喀巴大师的论述,也有其契理契机的合理性。其实,细究印顺法师的思想,他也并不完全排斥宗喀巴的法门,双方虽然进路不同,实则旨趣归一。  相似文献   

8.
宗喀巴大师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宗教改革 ,他以戒为根本 ,整顿宗风 ,重塑道德伦理在佛教中的核心地位。他从正行、正理、建宗三个方面所作的宗教改革 ,一扫藏传佛教各种弊端 ,恢复了佛教的本来面目。他的改革得到了各教派的大力支持 ,使得处于末法时期的佛教在雪域高原重放异彩  相似文献   

9.
与《菩提道次第广论》一样,《密宗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是宗喀巴大师的代表作之一,据作者讲,这本大金刚执汇集一切密意的书,是因学富五车、精通梵藏文化的上师以及一些知名人士和同窗好友的一再要求,经自己多年精研深似大海的金刚乘后,作于拉雪弥勒殿的。印板刻字者为伊德巴·索南华桑。格鲁派重视显宗与密宗的有机结合。显宗注重理论,密宗注重修身。一个人若有所建树,或者学有所成,必须首先经过显宗这一关。显宗包括三个阶段:下土、中士和大土。在下士阶段,起码要严于律己,洁身自爱,在菩提心的感应下,使自己不能…  相似文献   

10.
从《格萨尔》史诗中巫术的类型、仪式、咒语等的分析可看出史诗中的巫术与宗教紧密相关的文化内涵.它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主人公格萨尔被塑造成既具有很强法力集帝王与巫师为一身,又具有解民于苦海,莲花生大师转世的传教圣人的形象,藏族人民在他身上寄托了民族的精神和期望。2.史诗中的巫术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反映,是原始的文学艺术。3.巫术体现了藏族人民征服自然的意志和愿望。4.史诗的某些故事情节是在巫术观点基础上被创作出来的。说明史诗的创作和传播者深信巫术、否则不会有那么丰富多彩的巫术描写。  相似文献   

11.
宗教人类学作为一门利用人类学方法研究宗教现象的新兴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备受关注,但是学者们对本学科的学术遗产却梳理不够,一些前辈学术大师的学术思想仍然亟待重新阐释,如本文所讨论的著名民族学家莫斯的《一般巫术理论概要》。概而言之,"一般巫术理论"包含有巫术要素理论、巫术信仰理论、玛纳理论以及巫术集体表现理论等多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2.
乘(?)是流行于魏晋道教徒之中的一种飞行巫术。本文认为,该巫术并非史前巫术的遗留,相反,它乃是秦汉间好事者以战国黄帝乘龙飞升神话作为原型,并综合历史上众多神话要素而成的文化现象。神话演变为巫术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条通例,这一规则对于正确解释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众多巫术现象的本质及其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酥油花是塔尔寺艺僧们根据佛教故事,用白色的酥油配以彩色颜料而塑造的山川人物、花鸟走兽、亭台楼阁等各种形象,俗称“花架”,在塔尔寺一年一度的“正月祈愿大法会”中展出。它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博得了广大信徒和中外游客的赞赏,是塔尔寺“三绝”之一。根据多方的调查了解,塔尔寺酥油艺术供品来源于西藏。  相似文献   

14.
《烦恼与菩提》是何士光新近出版的一部文集。仅从题目也可以看出 ,这是一部谈论佛教的书。正如著名作家韩少功所说 ,何士光仿佛真的是“志在传灯”了 ,所以 ,继《如是我闻》之后 ,又写出了这样一部新著。烦恼是一个佛教名词。佛教以贪、嗔、痴、慢、疑为烦恼 ,认为它是人生之苦的总根源。《智度论》七即有“烦恼者 ,能令心烦 ,能作恼故 ,名为烦恼。”而“菩提”则指彻悟之境界。“烦恼与菩提”显然是在说由烦恼而至解脱了。那么怎样才能由烦恼而达菩提 ?这是佛教的要旨之所在 ,也是本书的核心叙题。而全书论叙的总旨 ,就是以烦恼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5.
清中期周加巷所著《至尊宗喀巴大师传》是藏传佛教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品,全面记录了宗喀巴大师的传奇一生。梳理了目前常见的有两种汉译本———郭和卿的全译本和法尊法师的摘译本的渊源与特色。认为《至尊宗喀巴大师传》作为藏传佛教传记文学的典范代表,应该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寅山 《百姓生活》2014,(8):64-66
色拉寺,位于西藏拉萨市北郊3公里处的色拉乌孜山南麓,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历时15年,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建成。18世纪初,色拉寺进行扩建,全盛时期寺中有僧人8000余人。色拉寺是藏传佛教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色拉寺始创者强钦曲杰,明代曾两次进京长住20余年1408年,明永乐皇帝派使者邀请宗喀巴大师前往内地讲法,强钦曲杰作为宗喀巴大师的代表前往。到达北京,永乐皇帝为强钦曲杰颁发表彰诏书,授予"妙觉圆通慈惠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名号。此后,强钦曲杰在北京为永乐皇帝讲经说法,为寺庙僧人、信徒讲授及作法事近10年。  相似文献   

17.
贾曹杰·达玛仁钦,于藏历第六绕迥的木龙年(公元一三六四年)生于后藏娘堆地方。 他从小随乃宁巴·仁钦坚赞出家为僧,依噶希巴·让多、萨迦·会达哇等为师,聆习各种显密经典,博通诸理。随后,在萨迦、桑朴、泽当等地寺院中学习十部大论,与绒敦·释迦坚赞、克钦·优巴等萨迦派诸大贤者辩经获胜,声名为之大振,并获“噶具巴”之称。此后不久便成了宗喀巴的上首弟子。在他五十六岁藏历土猪年(公元一四一九年)时,宗喀巴圆寂。此后,他便接替宗喀巴继任甘丹寺第二任法台,贾曹之名号即由此而来。他在任甘丹住持的十三年间,“大师一切弟子皆奉之与大师无异也”(《西藏民族政教史》)。致力于佛法的讲授、辩论和著述,嗣后让位于克珠杰·格勒巴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僧肇和宗喀巴大师的中观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二者的差异,揭示了汉藏二地佛教思想的特质,从而对当代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科学心理学这棵大树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科学和常识之间“茁壮成长”。这棵大树之所以枝繁叶茂,是与许多心理学家的辛勤耕耘分不开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不同时期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维度对这棵大树施肥、浇水、修枝、剪叶,体现了他们对心理学的不同理解和不懈追求。当我们展开心理学的历史画卷,透视心理学大师们的真实背影,我们的心中似乎真能体会他们的艰辛;当我们走进心理学的历史时空,拉近与心理学大师们的心理距离,我们的内心确实涌动着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尤其是,当我拿起《心理学经典人物及其理论》时,我似乎能触摸到一个…  相似文献   

20.
“巫术时代论”是 19世纪后期西方人类学古典进化论者关于巫术起源、发展规则的一个错误假设 ,该理论认为 :所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都要依次经历三个智力演化阶段 ,即“巫术时代”、“宗教时代”以及“科学时代” ;巫术必须而且仅仅产生于“巫术时代” ,有史以来的诸多巫术现象则统属史前遗留。 2 0世纪 30年代以来 ,这一错误理论传入中国并开始广泛蔓延 ,近年来尤呈愈演愈烈之势。重新审视学术史上这一“公案” ,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对于严格学术规范、推进巫术文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