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建低碳社会的伦理行动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社会是以探索新能源、新技术、新经济方式为动力,以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为实践方式、以创建生境化的生态文明为目标指向的社会形态。创建低碳社会,其首要前提是重建价值导向体系和行动原则,其奠基工作是创建生境化的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其基本任务是重建生境化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其战略重心是重建生境化的经济体系和生态体系,其动力战略是展开全面动员的低碳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2.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人类发展的当代进程。如何设计和定位生态文明,这本身是一个不断提升、优化、完善的过程。《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一书,却从防治自然灾害和疫病角度切入,重新考察生态文明即生境文明,揭示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环境生态和气候生态的生境化,既构成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也构成评价生态文明的宏观体系;而立足当代风险,全面探索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式,恰恰是开辟生境文明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能力问题。环境能力就是环境自生成、自生长、自繁殖的自生境能力,它敞开为两个维度,即自然环境能力和社会环境能力。自然环境能力既构成为社会环境能力生成的土壤,更构成国家能力提升的基石和导向力量。当环境的自生境能力一旦弱化或丧失,就会动摇社会的存在根基,并直接削弱国家能力。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现实,其根本的解决之道只能是展开深度的环境治理,全面恢复环境的自生境能力,健康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国家能力,才可获得坚实的基础和最终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4.
加快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是我国"十三五"时期要完成的重要建设目标。必须认识到,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不匹配、区域定位错位、帮扶制度边际效应递减是当前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要应对这些问题,应以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社会的现代化为短期目标,以少数民族族群的现代化为中期目标,以居民的现代化为长期目标,不断落实发展导向的民族权利,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优先",在实现路径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目标指向上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核心目标,硬化生态约束,倡导可持续增长,强调民生为先,践行包容性发展,遵循发展规律,推动内生性发展,回应社会需求,推动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代际储存,是代际正义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以代际正义为伦理导向,以环境资源为主要对象,以解决环境危机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为终极目的的制度化分配原则。它的实施,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关键在于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多元化主体性要求主要是对人的实践方式进行生态控制。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体性要求以人的生态性存在为人性预设,人的生态性存在意味着人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这种二重性的统一成为了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性根源。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导性价值指向就在于人本导向,即以人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7.
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对校园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其思想导向功能;加强教风、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功能;净化"第三环境",培育"学校精神";充分注意校园文化建设的审美教育性和科学系统性。  相似文献   

8.
地域的不同、时空的转换、文化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哲学的视角来思考环境问题,对环境变化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以老子"尊道重德"思想作为理论支撑,从尊重环境差异、适应环境变化、努力优化环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论证老子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学界并未对审美生境一词做出详细界定。笔者试图将少数民族艺术的"审美生境"规定为三种概念:"自然生态""日常生活"和"审美意境"。这包含了自然生态存在论、世俗日常生活经验论和富于超越性和现实指引性的艺术人生境界。以生态解读文化,以"方言性"的艺术形态表达日常生活的图景,以"此在"的生命诠释艺术的张力,达到诗意的"人生之境"。从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与艺术"田野"两个层面,将审美生境建构为某种"语法范式",为民族艺术研究和艺术人类学的审美批评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E时代来临,互联网得到普及.数字技术背景下,广大网民在超时空传播环境中"心临其境",以电子符号为表征,通过"我说故我在"的符号化生存方式浸淫于电子文本游戏当中.从网络技术中介的视角看,赛伯空间独特的时空构成,造就了虚拟个体在虚拟环境下的符号化生存形态.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作为一门以解决发展问题为功能、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依归的"发展法学",实现整体、公平和持续发展是其应有之义。处于现代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非均衡性是社会整体发展的一大显性特征,经济法作为"经济调节之法""促进均衡发展之法"自应作出积极回应。从应然逻辑而言,既要在促进均衡目标导向之下发挥政府适度干预的市场外部均衡手段,又要在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基础上优先市场差异主体自主发展的市场内生均衡手段。基于此,解决我国整体非均衡发展难题必须从政府对市场主体的规制保护、政府与市场作用之均衡调和以及政府内部纵横关系的再均衡三方面展开,以此形成政府、市场与公民的均衡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2.
西方自然诗人以不同的方式面对自然,使自然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境界。一是"无我之境",强调自然的愉悦功能,注重反映和再现自然美本身,"无我之境"是西方自然诗中最为普遍的情形;二是"有我之境",突出自然的寄情功能,诗人将自我情感外化于自然,使自然"皆着我之色彩","有我之境"在西方自然诗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三是"忘我之境",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物我关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中西环境哲学40年的研究,为环境哲学的当代构建奠定了认知基础,提供了价值框架和宏观原则.生态理性哲学可能为环境哲学的当代构建提供基础与引导,建立目标与任务:前者即为当代人类环境之生境化重建提供普遍的知识论原理、价值导向系统和方法论视域;后者即通过环境权利的全面确立来实现生境化重建.由此,环境本体论、环境伦理学、环境政治学、环境技术学和环境美学,此五者构成环境哲学的当代学科蓝图.对当代人类之生境化重建而言,环境本体论为其提供思想资源和方法论武器,环境伦理学为其提供生存理想、价值导向系统、共守原则和行动规范体系,环境政治学为其提供开放的社会平台,环境技术学提供了基本的实践手段与途径,环境美学为其提供为之奋斗的目的与境界的蓝图.  相似文献   

14.
《末日异境》中,作家设计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冷酷异境",在这里男主人公陷入了一场信息战,并成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在他的头脑中通过幻觉产生了一个新的世界——"世界末日",这个世界是由一群无"心"的人组成的。在"冷酷异境"中,男主人公经过一番极具隐喻色彩的性探索,清算了自己以往"无爱性"的生活方式;而在"世界末日"中,男主人公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爱情,在这里实现了"性爱合一"的最终守望。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人类利益中心主义"、"生态利益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等不同的环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战略,作为环境法目的理念,不仅是因人类生存的选择,而且因其本质属性决定.可持续发展观入宪,创新环境立法,健全救济制度,是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环境法目的理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智慧城市是未来科技社会生活方式的创新。以当代社会的生存境遇为背景,提出"后危机"时代生活方式变革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建设的新理念,解读蕴含其中的中国智慧。阐释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的弊端所在,为克服城市发展模式中的"拉美陷阱",防控城市病等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化问题提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都江堰是"以水治水"的成功范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人讲求"天人合一",主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思想体现在治水方面,就是努力探索"以水治水"的方法和途径,力求达到变水害为水利的目的.从传说中的大禹到以后的历代治水专家都为此作出过努力,而都江堰则是"以水治水"最成功的范例.都江堰利用水的习性和自身能量,成功实现了排洪、灌溉、除沙三大目标,并且实现了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应该建立"都江堰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在民族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促进民族院校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根本,在民族院校发展中突出"人本"理念;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实现民族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文化作为"人们的生活样法",在本质意义上,就是"人化"和"化人",它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方式、基本过程、基本状态和总体成果的一种概括性描述和整体性定义。虽然辞源上并无显著性的地域性差异,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变异,而呈现出超自然性、多样性、连续性、稳定性等特征。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但文化评价不能简单给予优劣、好坏判断,人类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必须彼此尊重、相互包容。文化建设应当遵循文化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尤其在科学主义泛滥、"工具理性"盛行的当今时代,文化建设更是应当努力避免"工程技术化"和"意识形态化",并审慎地使用"创新"。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片面的"增长发展观"。新社会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是"历史再现",又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重建"。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新范式,体现了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并且共同遵守的信念、理论和方式。这一新范式的确立,有其生存论、伦理观及动力基础,"以人为本"是其生存论的基础,"和谐社会"是其伦理观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其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