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广大的边疆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各个少数民族有着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同时也形成和保持着对国家的认同,但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边疆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日趋复杂,其矛盾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因此,必须处理好两种认同的关系,并在边疆治理中通过多种路径与方式,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统一的认同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最广泛的国际认同和支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和全球治理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认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认同是指国际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政策规章、执政绩效、政党形象等各方面的理解与认可。国际认同与政党认同拥有不同的主体和主客关系,造成两种认同心理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生成机制。中国共产党国际认同与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的认同客体均是中国共产党,认同主体分别是国际公众和中国国内民众。国际公众的认同存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三层递进层级;中国共产党国际认同资源包括政党的意识形态、政策规章、国内执政绩效、国际责任担当、政党形象五个资源维度;而实现两者连接的重要中介是国际传播媒体。未来,中国共产党可从三个层面优化国际认同,与世界各国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深入整合认同资源,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公众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认同是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选举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研究公众政治行为的核心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政党认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执政基础,决定了执政合法性,但是,关于政党认同的研究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有必要对政党认同的概念来源及特点,以及当前政党认同中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等作一系统总结与述评,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理论创新提供借鉴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处在特定历史与政治环境中的一对关系,这种关系可能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分化和重构.在边疆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国家的形成与边界的变化,人们在不断进行着国家认同的构建.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历了数十年的曲折历程后,今天二者的融合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但是在当代的开放环境中影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负面因素也不断增多.当代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得以强化,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强盛是主要的驱动力,但是国家主体文化在其中的影响不足,不利于国家认同的夯实,甚至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国家主体文化在各民族国家认同构建中的分量,夯实各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对于我国边疆安全、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界关于我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研究对象、问题范围和考察视角等方面仍存不足。对当前研究情状的检视和评述,有助于我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6.
以世界为视角看战后公民对政党认同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政党政治深刻蜕变,公民对政党的认同感日趋弱化;新兴工业化国家则由于时代的进步,公民对政党的认同感显著增强,但由于这些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党政治尚存在一些普遍性的不足,因而公民对政党的认同在一度高涨之后又有所冷却。在中国,建国初期公民对中国共产党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但在"十年内乱"期间这种认同感受到了严重损害。1978年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锐意进取,经受住了社会发展、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与考验,赢得了广大公民新的高度认同。公民对政党的认同实质就是公民对政党所持理念及实际作为的评判。因此,一切政党只有切实履行利益代表及整合功能,为民众谋福祉,才能赢得公民的广泛认同,从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对跨界民族的国民认同研究,既能客观地了解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央政府的认同程度,更有利于改善对少数民族的相关政策,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我国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繁荣,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共处。通过朝鲜族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其国民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学历、成长环境、出生地、移居世代、访韩经历等诸多社会人口学特征因素都没有影响到中国朝鲜族的国民认同程度。  相似文献   

8.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在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存在复杂的关系,尤其伴随着国内外各种影响因素的急剧变化,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与冲突在局部地区被凸显出来,成为我国边疆治理的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难题。因此,必须将边疆地区出现的认同问题纳入我国边疆治理视野之中,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有效整合,以确保边疆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国家认同是高层次的认同,国家认同程度关系国家稳定与统一。通过编制问卷、信效度检测、施测和数据分析等程序,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发现,各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水平普遍较高,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并无太大差异。但是,在认知、评价和情感三个维度上,不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之间差异显著,如藏族、回族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低于土家族、壮族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其个性特征和家庭环境、学习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个人困境与国家危机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从生活环境、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及危机干预等方面逐步推进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民族构成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稳定的国家认同是国家稳定、巩固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云南省玉溪市、西双版纳州部分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情况显示,无论是内地少数民族还是边疆少数民族,都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党的民族方针政策等比较抽象的层面和民族工作原则方面显现出有着高度的认同,这种高度的国家认同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但是在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认知、政治实践和政治参与方面则表现为共同的被动和贫乏,政治社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状态。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在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认同的发展变化中,应不失时机地强化其认同心理,巩固和提升其国家认同及水平。  相似文献   

11.
政党文化是指政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全体党员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政党意识和观念。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政党文化系统。社会转型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宏观生态。社会转型往往会出现认同、信仰、整合等危机。因此,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合乎逻辑的选择是大力加强自身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互嵌式杂居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并保持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两种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边疆的治理效果,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国家整体的发展速度。加强文化整合,把民族文化整合进中华文化之中,以中华文化指导和引领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出台惠民经济政策、强化对中华文化教育、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增量认同”、加强中华文化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吸纳能力、推介拥有民族文化精髓和特色的中华文化于世界等措施,以此强化并保持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民族文化认同,提高边疆治理效率,节约治理成本,有利于民族国家政治稳定和统一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经济领域的变革推动着社会价值趋向多元,价值多元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个体价值的过度膨胀,由此而出现的价值冲突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着消解作用,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均衡,在国家、政党与社会层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同匮乏问题。在社会生活领域,认同匮乏的具体表现就是公共精神短缺。由于公共精神短缺而导致的社会分裂会从根本上破坏国家和执政党生存、发展的土壤。执政党价值整合语境下的价值,其内在构成是以认同为核心,包括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社会认同三重维度,分别指向共同理想、行动力量和公共精神。执政党价值整合的路径在于通过建构国家价值体系、建设良好的公民生活空间、强化公民教育来强化国家认同,通过强化意识形态认同、形象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来强化政党认同,通过建构公共价值规则、协同个体价值目标、强化社区认同来强化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4.
认同边界的改变能够激发或者强化新的认同类型,而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可以加速这一过程。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手段和政治力量实现了多民族的国家整合,实现了少数民族认同结构的有序排列。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的变迁,又重新激发了少数民族原有认同序列,出现了认同的冲突和矛盾,其中国家认同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就需要对少数民族的价值和认知实现重建,而公民教育就扮演这种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与观察、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认同、民族关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主观评价为角度,对云南维西县塔城村新农村建设中的认同心理加以考察。实证研究发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样本村,农民的认同心理明显趋于好转。本项调查也说明,新农村建设为增强少数民族的心理认同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同与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认同是边疆民族地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它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特点,而与民族文化认同相联系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裂痕又具有修复与整合的功能,文化认同的深层次结构有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因此,国力的增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性政策都会影响到文化认同。故应重视区域平衡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尊重边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重视边疆民族地区先进文化的建设,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国家日益发展、国力不断强盛的基础上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正信念在探讨心理认同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考察了421名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公正信念的水平,分析了社会公正信念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社会公正信念不存在差异,但都对社会公正性评价较低;(2)社会公正信念、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存在积极的相关;(3)社会公正信念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对汉族大学生被试无调节作用。社会公正信念能促进积极的国家认同,同时对少数民族而言,既能使其保持积极的民族认同,也能促进国家认同水平,二者得以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党扩大和巩固青年群众基础面临新的条件,有必要了解青年的政党认同心理。尤其是在政治社会化维度下,了解"90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通过大学生认知理论与群众基础理论相对接的研究方法,归纳党主导的政治社会化互动过程,探究认识、态度、行动三个层面上影响大学生认同程度的要素,从而引出"深度认同"的概念,提出细化引导与过程控制方面的对策,建立"深化认同的逻辑链条模型",以强化认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三个认同"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它顺应了时代对参政党的政治要求,回应了执政党对参政党的殷切期盼,把握了参政党建设的规律,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三个认同"中,目标认同是基础,道路认同是关键,价值认同是核心,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坚定发展目标认同,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与价值;坚定政治道路认同,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与要旨;坚定文化价值认同,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质。民主党派只有巩固"三个认同",才能在共圆"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信念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自觉。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是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缩影和见证,体现了党的政治诉求与中国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一致性,是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文化基础。红色文化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源泉,是政党认同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厚植政党认同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