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运行模式。我国应加快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加快建设环境产业市场,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生态经济,也是我国政府目前大力推广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要从政府与市场分工的角度来认识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考察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提供理论依据,并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克服政府失灵,最终通过政府与公众的合作推动循环经济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循环经济及其制度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资源短缺和环境容量不足的双重约束之下,循环经济模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制度创新则是实现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关键所在。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应包括三个方面:法律法规、经济激励或市场制度以及公众参预制度。我国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立足于我国实际进行制度创新。要在进行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加强执法的力度,运用经济激励制度引导生产者的行为,鼓励公众参预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石家庄市循环经济的现状调查,指出目前石家庄市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继续加大推行清洁生产的力度,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成,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激励制度等几方面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效率构建评价和预估体系,以广东省2006—2016年数据为样本,利用PCA-DE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但环境污染治理发展缓慢且存在停滞现象;技术要素推动效果稳定但规模效率不经济导致DEA无效单元较多;根源在于循环经济发展缺乏稳定资金来源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保持经济增长模式不变条件下,广东省的生态压力与经济发展将同向增长。最后,结合实证结果从科技创新驱动、生态资本融资、经济发展平衡和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循环经济实践不断深入,企业利益激励不足、地方政府利益保护、区域利益协调困难、循环经济认识滞后、环境权益缺失、制度管理尚需完善等,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合理分担并降低投入要素成本、加强环境权益市场化、投入要素收益保障性增长、培育市场有效需求、增强循环经济信息支持力度、区域多元化利益协调、加强政府监管等,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基于循环经济的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循环经济3R原则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循环经济科技园区发展的新要求和典型发展模式,提出了循环经济科技园区的发展要突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消费拉动、政府采购、政策激励的政策体系;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要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争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是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呕需理论、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自主创新。但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认识偏差,技术障碍及研发能力差,以及缺乏相应配套的制度支撑体系等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克服障碍,构建并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体系,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财税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当前,由于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专门的金融信贷机构且系统性与完整性不强,难以对循环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在税收制度方面,由于保护资源与环境的主体税种缺位、整体税收政策的协调性不强、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合理且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从而导致了税收制度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必须创新我国的财税制度,体现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建立完善环境财政政策体系及绿色税收体系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大力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必须依赖于完备的法律体系的规范和保障。作者对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立法意义、立法目的、技术支撑和推广模式、发展体制和法制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制定我国《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经济过程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为主要指标,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废弃物零排放———循环经济成熟阶段。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在不同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分析与介绍,分别概括出三个阶段的各自特征以及政府循环经济政策的演变进程;通过对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论证了政府循环经济政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通过对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三个操作层次的研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该采取的循环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制约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由之路。而政策体系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现行的政策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有诸多的不足与缺失,因此,如何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就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配套政策及现有的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税收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政策工具。它可激励企业创新和应用先进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西方国家税制绿化改革为我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国应逐步完成费改税等改革并完善现有资源环保税收体系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产权制度体系不能够满足循环经济发展需要,阻碍了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顺利转变。循环经济产权制度的功能在于促进各类组织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保证各类组织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目标要求。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在要求,循环经济产权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体系、自然环境产权制度体系、产品和副产品的产权制度体系和循环经济技术产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不足的矛盾愈加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势在必行。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探索主要通过设立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来推行,从实践效果来看,我国循环经济在地位确定、政策层面、技术力量、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明确政府和企业及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职责、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正确处理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关系、推广绿色消费、开展绿色教育等一系列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往往受到总体经济水平偏低,自然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层次性不强,全民意识亟待提高,以及价格和成本方面的制约。因而,区域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不断加强教育宣传和组织领导,推动全社会参与;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和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的科学技术;加大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解决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却面临着我国沿习外国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不可能性、传统经济学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假设与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系统观的现实矛盾以及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阶段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主要困境。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要求从制度保障上改革,创建节约型社会和恢复型社会;从经济体制上改革,创新循环经济的成本投入与收益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软约束与法制硬约束相结合的约束机制,循序渐进地推行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府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重点用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政府如何从经济角度引导和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循环经济现实的发展与定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征,其循环的意义是在人类社会系统内实现局部性、有限性的物质循环,其经济特质仍然是人类向自然单向索取资源的消耗型经济.超越单向资源消耗型经济,应以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中"两个循环"相互作用为根本内容和本真,这是循环经济的生态化管理创新与未来和循环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的生态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的产生根源分析可知,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造成的,而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经济发展模式.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以促进经济、环境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