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思路。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人都把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对立起来,甚至把它与过去的平均主义的集体经营等同起来,因此,适度规模经营问题也成了一个许多人不愿悉心探讨的禁区。为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拟对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农业的现状及特点出发,分析了长期稳定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分析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土地规模经营、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阐述了对邓小平实现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的认识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江泽民、胡锦涛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是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实现的“第一个飞跃”,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但也存在一些弱点和局限性。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家庭分散经营发展到适度规模经营,这是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远景,是“第二个飞跃”。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革命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开端和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第一次革命向第二次革命的转变,成为第二次革命的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第二次革命进程中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也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开端。当前,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正在进行中,继续发生层次性和阶段性的理论飞跃。这些部分质变的积累将最终使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得以总体性完成。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呼唤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规律决定了农业产业化必须与农村城镇化结合,同步实施,相互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是构筑农村经济新秩序,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场深刻革命,多角度展示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飞跃。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完全成熟的标志 ,在党的七大上 ,刘少奇对第一次理论飞跃 ,对阐述毛泽东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起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烟台市实现农村经济二次飞跃的六大潜力点,提出了本市选择经济增长点依据的原则,并讨论了利用潜力点实现经济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赋予了农户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而且把农户塑造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财产主体,从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和扩大积累的积极性。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比较利益低与价值规律调节方向不相一致的矛盾,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要求通过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改善农业比较利益低的状况。只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重新组合,把贸、工、农和产、加、销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促使农业由低效产业向高效产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过程。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大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上既具有一致性,又各自占有特殊的地位、各自体现特殊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过程.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上具有一致性,又占有各自特殊的地位、体现各自特殊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它们建构了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为中国现代化顺利前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也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命运之解  相似文献   

13.
美国稳定的国内政治局面、坚实的科技基础、教育的发展、外国移民的涌入、广阔的国内市场、比较充裕的资本金供应等 ,为美国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条件。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迅速完成 ,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其社会经济影响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历史条件、动力和目的等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并阐明了认真弄懂这些问题的现实和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总结党的90年奋斗史和坚持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看,我们党要自觉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就应当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慎重地认识和处理其中几个基本关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工作重点与指导思想的完整性的统一、坚持社会实践的基础性与科学理论的导向性的统一、坚持理论创新的时代性与原理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的统一、坚持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同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与中国“第二次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来源于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实践。邓小平在60年代初、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先后发表的《怎样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构成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三个里程碑。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有一个“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就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包含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二是“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基本思路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必须按社会经济规律办事,三是逐步发展中国经济。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还包括一系列重要原理和基本范畴。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中的瑰宝,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面对知识经济浪潮对世界经济领域的冲击,尤其是国际互联网与企业内部网的不断普及与完善所带来的全球信息交流网络的实现,使得传统会计制度结构中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与期望.笔者通过分析知识经济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运用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从信息专职人员的设置、数据的来源及管理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为可以实时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多种会计信息的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即会计频道进行了尝试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命题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和深远意义作了梳理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20年的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制约了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为此,必须实施“制度变革”等五大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三次飞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 ,当代中国的法律文化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即以 1 978年 1 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为背景 ,以 1 982年 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为标志 ,实现了法律文化的第一次飞跃 ;以 1 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为背景 ,以当年 1 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 ,实现了法律文化的第二次飞跃 ;以 2 0 0 0年 5月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背景 ,以 2 0 0 2年 1 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 ,实现了法律文化的第三次飞跃。三次飞跃分别体现了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独特的时代意义。贯穿这三次跨越的一根红线就是依法治国理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