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萨克族东迁甘、青,始发于1930年代的新疆,涉及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引发17个大小部落东迁的具体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建构下的新疆社会变革这一时代背景。在草原地区剧烈社会变革和外部社会持续强大的挤压下,持非主流生产、生活方式的哈萨克族近代化历程开始得异常艰难,新疆哈萨克族东迁甘、青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特征始终体现了游牧民族传统的观念和草原伊斯兰教的惯性及延续性。伊斯兰教对新疆哈萨克族人而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承袭的习俗型宗教;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中的地缘因素和地域差异;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中的代际差异,以及由半定居与定居等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产生宗教活动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相关规定的一些局限性、意识观念的一些偏差性、区位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性等问题,提出了保留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文化内涵、适度开放与自身完善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群众体育同步发展等策略,旨在更好推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族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后裔,在其传统社会中,往往是以部落为单位进行游牧,部落在安排游牧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依然在体育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方面保持着传统社会组织体系的部落认同,各部落的体育活动的产生与游牧狩猎、军事战争和宗教祭祀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同源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沙俄基本完成了对哈萨克草原的军事吞并,并加紧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侵略。长期居于中俄边境地区的哈萨克部众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大规模的迁徙、流动,引起中俄当局的极大关注。相关的学者和来往电文、文件都留下许多记述。文章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对照分析,力图对清末民初哈萨克族人口迁徙变动的成因、整体趋向做一系统论述,进而探究近代哈萨克族人口的变迁与哈萨克跨境民族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讲述保护与传承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而系统的对北疆地区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不足,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8.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种身体活动,它是特定民族文化的储存和再现。哈萨克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属于本民族的、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既有中华民族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又有着新疆独特民俗文化的个性特征。生活在广阔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把草原当做“比赛场地”,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成为人类宝库中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10.
试论哈萨克族传统婚礼的象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哈萨克族传统婚礼的象征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阐述了传统婚礼中色彩、数字、物品、行为的象征意义,并与汉民族婚礼的象征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哈萨克民族生态文化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创造的,它与周围环境相应。它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技能;哈萨克族生态文化具有游移性、适应性、实用性、简约性及稳定性等鲜明特征;如今对这个生态文化的研究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俗文化是由民俗事象所构成的,民俗事象在其历史形成时期对人民的文化生活和行为会起到积极的规范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更新,这些民俗事象逐步透露自身原有的不足,脱离时代的要求,甚至有些将会成为阻碍一个民族发展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作为一个文明的民族,对于传统文化不能一味照搬地继承,而应扬弃,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本交针对哈萨克民族手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鞣制工艺,从其工艺类型与鞣制过程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介绍鞣制工艺的过程中进而展示了哈萨克族的鞣制手法,并以实证的形式证明了民族工艺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新疆阿勒泰等地区的一部分哈萨克族迁徙青海,为了生存他们备受艰辛,到了21世纪,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迁。青海哈萨克族在社会、经济、文化取得质的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积极调适。  相似文献   

16.
建国60年以来,哈萨克族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积极建设新牧区、创造新生活。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散杂居城镇的居民。在生活中他们既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生活的质朴,又接受着现代文明社会的熏陶;既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生活的传统,又接受着各民族的多元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文化认同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提出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民族文学在认同建构中必然伴随着诸多的困惑。困惑产生的原因有历史的因素、民族文化的差异及民族文化身份的深层诉求。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视阈下我国社区文化养老方式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文化养老"是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一个合理内核。社区文化养老使老人重新掌握因忙碌而失之交臂的知识和技能,重新就业,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时使老人精神世界"吐故纳新",享受人际交往的情感滋润。因此我们应抓住文化这个有利的武器,大力搞好新型社区的建设工作,从而为社区文化养老提供有效载体。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社区文化养老方式的实施,都应努力抓好三个层面的工作。政府和社会组织层面,应加大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的力度;社区层面,应以各种社区服务资源为载体,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养老支持网络建立和完善;服务主体层面,首先促进老人自身养老观念的转变,实现"老有所乐",其次,老年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推动和引导作用,从而促进社区文化养老朝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问卷和调查显示,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蒙古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整体水平较高,属积极正向的认同;在历史文化认知上,不同民族以及民族内部呈现出差异性,教育未充分发挥对历史文化认同的促进作用;被访人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信心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到现代——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养老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社会转型,养老模式亦经历着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笔者立足于养老文化,研究传统养老文化遭遇的困境,深入挖掘养老文化嬗变中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伦理等因素,尝试以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建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养老文化,为养老政策提供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