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深刻理解《决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是进行文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人学视域理解"以人为本",中国文化建设应该实施"四人"战略,即"知识武装战略——文化人"、"自觉塑造战略——道德人"、"现实审美战略——和谐人"、"终极理想战略——自由人"。这"四人"最终统一在现实的、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求真向善",实现"生活和谐"的现实,通达"自由发展"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是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响应,文章分析了鄂西地区土家族文化所具有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按照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和文化符号创造的性质,论证了其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和文化符号的提炼,进而论述了其文化"走出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紧锣密鼓地调整其内政外交政策,企图摆脱战后和平宪法及联合国宪章相关条款对日本国家行为的制约与束缚,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或"普通国家"。从日本战略文化的内涵构成、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来看,对其"普通国家化"的战略文化渊源及实践做出深刻剖析,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对其"战略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对其国内外关系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其"战略文化"与日本国家战略的研究提供政治文化基础和内在逻辑根据,有助于我们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以及日本未来政治走向进行科学地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战略文化是分析和认识一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理论工具,探讨美国战略文化的特性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对理解美国的对外行为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梳理战略文化路径的解释力的基础上,对科林.德维克的"自由主义+有限责任"的美国战略文化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并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层面进行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5.
"主旋律"是困家试图建立"文化主导权"的文化战略工程.借助体制优势."主旋律"文化变换战略与战术,使用更具弹性和富于活力的方式.表达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意识形态"."主旋律"战略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采取了不同于此前意识形态战略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主旋律"文学(小说)在这一宏大工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创作、传播、评奖、改编等生产与流通过程具有多种复杂情形.  相似文献   

6.
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处于文化软实力核心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却被边缘化,长期以来受到忽视,这值得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是参与国际文化软实力对话和交流的必然要求,也是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注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战略,从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鸡口"文化来源于"宁为鸡口,不为牛后"这一成语,"鸡口"文化作为一种低劣的企业文化,制约着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必须超越"鸡口"文化,发展战略联盟,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发展战略;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的基本战略;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能够推动这两大战略的实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许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这为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可持续发展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内容,也是我党的一贯追求。在当前形势下,要确立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总体价值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传统可持续发展文化思想,教育和普及可持续发展知识,倡导生态消费,建立绿色决策体系,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监督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从而推进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威胁论"是理解冷战后美国对华外交战略调整的文化线索.冷战后,"中国威胁论"持续充斥美国朝野以及各类传媒,涉及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中国威胁论"引发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的重新定位,并导致美国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视域下,湖南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表现为:水情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山区地形为主,产业结构固化,第一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二元结构明显,城市管理规章制度缺位;民族文化纷杂,特色不鲜明。鉴于此,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应该选择如下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人性化"管理战略,文化立城战略,多元推进战略,产业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1.
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看意识形态掌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思想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贯穿着葛兰西对东方与西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文化战略与政治战略等关系的深刻思考。"文化领导权"思想与意识形态掌控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对于我国目前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主要包括政治文化安全、语言和信息安全、国民教育体系安全三个方面."非传统安全"的研究视野促使各国更加重视建立国内文化创新战略与对外文化交流战略的良性互动.各国在政治文化上的"新本土意识形态"与"跨国意识形态"共建,在语言学习和传播上的鼓励多元一体化以及在国民教育体系上的普遍开放和改革趋势,都可以为我们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战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举措,是国家发展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危机的需要。在实践"文化强国"战略中,当务之急是要提出一项适合全球化时代需要的文化发展战略,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这个新文化战略的根本点,就在于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和谐;会通古今,兼融中西"的多元和谐文化观。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点在于重塑以"仁"为道、以"义礼智信忠廉和敬"为常德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伴随世界权势格局尤其是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中国逐渐步入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多事之年",为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多重压力,中国需要将已有的"文化-公共"外交进行战略化考量,以消除国外民众和舆论对中国的误解以及预防性形象构建为战略目标,并通过不同战略手段的运用,探寻中国的"文化-公共"外交战略,实现进一步持续性崛起。  相似文献   

15.
从战略角度发展我国文化会展业,首先要清楚其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其次就是要有明确有效的战略思维和战略举措。其战略目标包括服务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文化会展业政府主导运作模式,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观众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信息化、主题化。其战略定位是它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和引擎。发展文化会展业的具体战略思维和战略举措主要有正确处理社会意识融合问题,完善文化会展业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文化会展社会经济效益,充实文化会展的活动内容,提升其品质,健全有效的文化会展审批和评估机制,形成文化会展业优化发展的内在机制,积极探寻文化会展业市场运作机制,促进文化会展发挥创意而不断自我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与社会网络化构成了政府能力建设的新的行政生态系统,政府能力国际化成为时代要求。文章阐述了政府能力国际化的概念,探索了政府能力国际化的"全球拓展战略"等五项战略以及"建设面向世界的行政文化体系"等六项具体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文化从科学共同体的"圈子文化"走向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文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科学文化建设对于支持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促进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建设中国科学文化需要在科技体制与文化体制双重改革下进行主动培育,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品牌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强省战略的推进之下,湖南省的文化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对于湖南广电而言,通过自制大片实现高端崛起的"大片战略"必然依托文化强省这个大的战略背景来进行,要在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生产上整合集团优势资源,创新生产模式,谋求更大平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打造旅游精品和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的必要性,提出旅游地实施精品战略"四步曲"的基本模式,并以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为例,阐述了"两山一湖"地区如何和用独特山水、徽州文化、宗教文化三大特色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20.
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次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主题,制定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行动纲领。由于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