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家,其“文教”集文、史、哲教育于一体。虽然孔子编订过语文教材,但他对语文教材建设的理论没有作过明确的阐述。孔子编订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体现为“述而不作”、“敬鬼神而远之”和“仁”,孔子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主要有三条,即符合他的道德标准、材料的可靠性和适合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是把语文教材作为特定的文化存在形态,对其本体进行文化的营构与编制,即对语文教材进行文化设定,赋予它一种文化主体地位,使其具有文化的特质与品格。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理念,即打破把语文教材只作为社会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机制与旨趣,使语文教材成为一种文化的、培育的、开放的文本建构。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就是摒弃知识型教材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化教材的知识结构形态为主体的生命活动形态,强调教材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功能。语文教材的人本化、生活化与活动化等文化建构模型,是语文教材文化建构新理念的必然所指,无疑有助于推进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语文教材编写工作贯穿其一生。他对语文教材的性质、功能、编写和使用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材观。语文教材观是他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语文教学、教材编写都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家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和藏区汉语文教材建设的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研究分析,探索藏区中小学汉语文教材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这对藏区汉语文教材走向现代化、民族化和个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能,发挥着关键作用。“五四”时期是众先哲致力于开启民智、谋求立人的时代,深入开掘其代表人物胡适语文教育哲学中的树人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胡适语文教育树人思想由三个核心命题构成,即语文教育目的论、语文教育方式论和语文教育教材论。胡适语文教育树人思想主要包括:语文教育重在塑造自由人格、独立思想和科学精神相浑融的新人;语文教育需在道德关怀和民主文化中立人;语文教育应以白话文为教材,立言立人;语文教育应以文言文为教材,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准确把握不再只体现为对语文教材的深入钻研,恰当地处理语文教材已显得日益重要。处理语文教材,应先根据学生语文容量不断增长的发展规律,明确学段教学的材料层级;再根据教材的编辑意图,确定课文教学的内容取舍;然后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选定课堂教学的角度进程。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语教材都是从传统教材体系中孕育、演变而来的。我国的语文教材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由未独立成体系到自成体系,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轨迹。从中折射出我国语文教学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为今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材中,单元的确定和安排要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的要求以及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语文教材的单元形成于语文教育活动展开之前,其价值的实现是在语文教育活动过程之中;语文教学的高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单元的安排是否合理;语文教材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媒体。  相似文献   

9.
与数理化相比、语文教学是一项“投资多、收效少”的工程,尽管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教改新路,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语文教改的步履十分艰难而又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材是诸多因素中的关键。教材是教学之本。就体系而言,语文教材是传统的“文选”体系;从肖统的《文选》,到姚点的《古文辞类纂》,到解放前的《国文》课本,都是“文选”体系。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材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也还是“文选”体系。语文教改的出路何在?应从语文教学的内部寻找规律,从语文教学的外部汲取经验,改革“文选”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中国知网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小学语文教材版本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研究,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方法研究三个领域。同时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可能会呈现三个趋势:一是转变范式,实现从“影响范式”向“发展范式”转换;二是拓宽视角,坚持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结合;三是注重实践,推进国家、社会、学校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1.
对《谈美书简》的学理分析,主要针对其论证过程而不是那些充满着争议的学术观点,也只是举隅而非全面。不过,从中仍能看出该书确实存在着学理性缺失的问题。假如再考虑到它本身所固有的时代局限性,则可知不宜将其当成"现代中国美学经典",更不能称之为"中国美学第一书"。客观地讲,《谈美书简》里有许多地方闪烁着美学思想的火花,也有朱先生对社会对人生的真知灼见,但瑜不掩瑕,其中的不足理当被揭示、厘清。  相似文献   

12.
《研经室集》是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的文集,卷次浩繁,随所增补,散佚之文不在少数。中华书局近年来出版的校点本是目前最完备的本子,但也不无遗珠之憾,这里试作补辑,为文史研究者或者将来修订《研经室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难点和重点。课文注释是中学生阅读文言文必不可少的辅助资料。因此,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文言文教学的效果。然而2003年秋季发行的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文言文中文意注释方面却存在着砂谬误。  相似文献   

14.
<细菌战大屠杀>是美籍华裔学者尹集钧2001年7月在美国出版的一部研究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和亚洲进行细菌战的专著.书中对日军细菌战的规模、在华造成的死亡总人数和细菌战在整个日军侵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等问题作了新的判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该书采取中英文对照排版,便于向世界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细菌战罪行.  相似文献   

15.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海洋小说叙事之祖,蕴含着海洋文学的“母题原型”,这些原型被后世海洋小说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大多从《山海经》中得到启发、思想和艺术养料。从《山海经》所反映的内容而言,它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流变性与恢弘气魄;原创性与创新性;包容性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清代谢启昆的《小学考》具有目录学和语言文字学两方面的学术价值,惜一直流传不广。谭耀炬先 生的《小学考声韵》为我们提供了该书中声韵部分的精审读本。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年胡怀琛发表的《海天诗话》以中国传统诗话的形式对中外诗歌比较进行探索,开创了中国诗话与外国特别是西方诗学对话的途径,是中国比较诗学最早的作品之一.这部论著既有中国传统诗话的独特方法与视域,也通过对欧美诗的点评阐释而形成与西方诗学原理和基本观念的对照,对研究中国比较诗学的起源与历史有着重要价值.无可讳言,《海天诗话》也存在点评方式失之于简约、较少形而上学层面的理论阐释、对西方诗学观念的理解并不明晰等缺陷.而正确评价其历史贡献与价值有利于理解中国比较诗学初期特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教改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教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在文学危机大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处境尴尬,令人焦虑。其困境既源于人文精神的系统性危机,也与其课程定位飘忽不定和文选式教材内容与形式的陈旧有关。为走出困境,应该以教材为突破口,逐步实现课程的全面改造。新教材宜以中国文学为主体,在内容上追求审美性,兼顾人文性,在体例上以具一定系统性的专题式替代传统的文选式,这无疑是大学语文教改的一次艰难实践。  相似文献   

19.
女性教育研究学者杜学元所著的《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一书,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史,提出了中国古代存在女子高等教育并具有自身特点的观点。该书以女性主体意识的起伏发展为维度,探索从先秦到清末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社会女性观影响下的女子高等教育,视角新颖,观点独特,内容翔实,论述有力,不失为教育史研究上的佳作。  相似文献   

20.
<广韵>是研究汉语历史音韵和考证文字音义的重要书籍,也是编纂、修订兼注古今音的古代汉语或古今汉语字、词典的重要参考资料,但由于<广韵>作为韵书的性质,在确定异读字的性质和音义关系时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经典释>等音义书是弥补<广韵>局限性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