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哲人柏拉图说过:“一切人和事物之所以有这种热忱和爱情,都由于有追求不朽的欲望.”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谓“不朽的欲望”,乃如《左传》所云:“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据此,通过不朽之说,便将立德、立功、立言与生命的价值联系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值全市人民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庆中,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向全市人民吹响了“加速黄山率先崛起”的进军号角。黄山区汤口镇党委、政府迅即行动起来,按照市委把汤口镇建设成“国际旅游重镇和全国文明重镇”的总要求、总目标,以推进跨越式发展、率先实现“三最”目标为主线.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强镇,实施“一头两翼”发展战略,大黄山战略、东向发展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和科教兴镇战略,加快发展,率先崛起,争当“东向发展”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3.
黐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1959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落成开放之后 ,井冈山的革命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就被开始利用起来 ,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1996年 ,井冈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科教立市、旅游兴市”的方针 ,号召全市人民围绕旅游作文章 ,搞活全市的经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抓住这一机遇 ,利用自己的优势 ,1997年耗资百万余元修改陈列 ,使博物馆的面貌焕然一新 ,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以新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 ,为宣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起了重要作用。除博物馆外 ,黄洋界哨口、大井、茨坪毛主席…  相似文献   

4.
《尊隐》是龚自珍(1792—1841)自称其少年时所作之“高文”,素称难读;而“山中之民”则是《尊隐》中的中心词语。搞清“山中之民”的实在含义,对读通《尊隐》和正确评述龚自珍早期思想,关系很大。关于“山中之民”的含义,学界迄无定论;对《尊隐》所反映的龚自珍思想,因而也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有的认为,“山中之民”指的是农民,因而《尊隐》反映了龚自珍“把希望寄托于农民”的思想。有的认为,“‘山中之民’……是指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尊隐》反映了龚自珍“只把扫荡黑暗、促进未来社会巨大变化的希望寄托在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人才’身上,那些‘鄙夫、皂隶’们是没有份的”思想。有的认  相似文献   

5.
郗戈 《云梦学刊》2007,28(3):16-19
《读书》作者们对马克思所做的诠释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性的变化:马克思的思想形象分别被意识形态化、边缘化和知识分子化。目前《读书》中马克思论说的主流是:马克思的形象逐步地被塑造为承载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典型;而这一塑造过程又恰恰是作者们的“自我塑造”过程。《读书》杂志在马克思思想的诠释和研究方面基本上保持了与国内学术界的同步发展,在某些方面——如对马克思思想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维度的强调——甚至稍有领先,开一代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中知识分子向来不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的“自序二”中说,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吾一切先哲著书立说之宗旨”。在今天,这种说法仍有极大的价值,其道德教化的意义可以淡化,即道德姿态必须放低,不能一切从道德立场出发;而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则必须强化。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由“反右”而“文革”,对知识分子来说都是灾难性的运动。批胡适可视为前“反右”运动。在…  相似文献   

7.
人才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至关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对此倾心关注。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以坦诚的态度强调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并告诫各级领导:“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这同毛泽东同志对知识分子的一贯立场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同志早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也是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8.
李贺是中唐时期富有理想、抱负、立志改革黑暗现实的进步知识分子。由于仕途坎坷,政治失意,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寄情于诗,在诗国中驰骋。在元和诗体变新中,李贺表现了创新才能。诗作被誉为“长吉体”,张碧、李商隐等相继效仿。然而由于他的早亡,和当时统治者不注重人才,有关他的生平事迹的记述留下来的实在太少了。同时又由于当时有传奇创作思潮的影响,对他的记述多杂有神鬼内容的传奇情节,什么“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见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今为神仙中人甚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的流动与社会化成为社会学领域日益关心的重要议题。本文引入知识旅行与再生产视角,用以解释在转型时期不同群体存在显著“认知”差异的背景下,知识新陈代谢的微观社会化过程。通过引入民国时期社会教育路径下“现代”知识大众传播的案例,以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出版的《民众教育季刊》和《新民》杂志为例,探究知识分子对现代民众知识世界的建构。研究发现,知识分子通过“实验”和“民间文艺”这两个核心话语建构了大众倾向的话语范式,为推进知识旅行作好铺垫。与此同时,在行动自觉指引下,知识分子将大众倾向的话语范式渐次落脚于社会教育的大众实践——建构大众话语范式下的“现代”知识。最终,“现代”知识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出版物,逐渐从研究层面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完成知识旅行。由此出发,可将知识旅行与再生产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日常生活知识建构的一个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关于知识分子"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炯华 《学术界》2004,(2):152-155
从网上看到李德顺先生《“知识分子”新概念》一文,也看到其他好几篇论知识分子的文章。心有所感,也想一吐为快。李氏破除了《辞海》所谓“有一定文化的脑力劳动者”之解说,并认为它是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学界定,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他接着又破除“来自西方、特别是欧洲的”所谓文化社会学界定,并提出了他的“知识分子新概念”:“知识分子是掌握并运用人类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从事精神生产的人。”这就不能不斟酌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说:“‘知识分子’一词最早是指十九世纪俄国中产阶级的一个阶层。这样一些人受现代教育及西方思潮的影响,对…  相似文献   

11.
一、哪些人是知识分子 《辞海》说知识分子是“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与这种说法相近的是《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显然,上面这两个定义都过于宽泛,首先,脑力劳动者的构成已经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日益复杂化,比如军事指挥家和国家行政官员,他们都是脑力劳动者,但不属于知识分子;其次,“一定”  相似文献   

12.
冷水滩作为湖南省的边远县级市,如何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之路,这是长期以来全市上下一直都在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复市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从基本市情出发,对全市经济发展思路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复市初期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依托”的带动战略,最近又提出了“工贸立市,招商扩城”的扩展战略。这是全市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我们在这个战略方针的基础上,纵观全局,提出了“学赶两广,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一)我们确定这样一个战略方针和奋斗目…  相似文献   

13.
我拜读了198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成有信、李克敬《论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作用》一文,受益非浅,但对其中某些观点却未敢苟同。如说在古代社会“大多数知识分子同时也是剥削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古代剥削阶级社会的公式”。按照这样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一、对乐府是否“立”于汉武帝时期有关争论的简单回顾  汉武帝“立乐府”之说 ,最早源于班固。他在《汉书·礼乐志》中说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 ,祠太一于甘泉 ,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 ,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 ,采诗夜诵 ,有赵、代、秦、楚之讴。”在《汉书·艺文志》和《两都赋序》中也有相似的说法。其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中也说 :“暨武帝崇礼 ,始立乐府。”郭茂倩在《乐府诗集·新乐府辞》中亦曰 :“乐府之名 ,起于汉魏 ,自孝惠帝时 ,夏侯宽为乐府令 ,始以名官。至武帝 ,乃立乐府。”直至 2 0世纪七十年代之前 ,学者们多取此说…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写作中,比较著名的小说有杨绛的《洗澡》、尤凤伟的《中国1957》。新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型的作家继续创作出一批知识分子小说,如深圳大学南翔的《博士点》、中南大学阎真的《沧浪之水》、重庆师范大学莫怀戚的《教案》、甘肃农业大学史生荣的《所谓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汤吉夫的《大学纪事》,笔者将其命名为“‘大学’小说”。  相似文献   

16.
李钧 《齐鲁学刊》2001,1(2):97-100
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围绕着“破”与“立”做了许多重要改革。这主要表现在:破“文学即人学”的文学观,立“两结合”创作方法;破个体创作主体论,立集体创作主体论;破“批判现实主义”,立“革命的浪漫主义”。以《人民文学》叙事策略的这种转向为标志,50年代末文学创作在总体上开始向“工具论”和“武器论”转型。  相似文献   

17.
学问与性情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自视甚高.有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这一点,从宋代哲学家张载《西铭》中的豪言壮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可看出.从寥寥几语被广泛而持久地引用亦可看出。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问题是《周恩来选集》下卷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对于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风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来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十月革命后,列宁就指出:“没有具备各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家来指导,便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选集》第3卷.第501页)我们“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列宁全集》第29卷,第50页)他曾严厉地批评了“左派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化派”轻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说:“如果认为我们只用清白的共产主义的双手,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始终关心和重视知识分子的工作。他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一系列光辉论述,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革命霖要知识分子,建设尤其需要知识分子1953年,周恩来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培养技术人才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关键”,反复强调“我们的技术人才还很不够”,“要从各方面培养人才”。[1]经过建国后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越来越在实际生活中显示出来。1956年1月,周恩来同志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再次强调:“党中央认定:革命需要吸收知识分子,建设尤其需要吸收知识分子。”[2]第一,…  相似文献   

20.
卞之琳的小说《海与泡沫》描写了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一群知识分子的垦荒生活。小说文本采用了两套话语:一套是大家经常在各种集会上看到、听到的“原则”、“纪律”;一套是要靠别人作注释才能明白的、只能心领神会而不能言说的话语。在这两套话语中,后一种话语不仅常常包含着前一套话语中的真实意义,而且往往构成为前一套话语的“反题”。《海与泡沫》中的各种话语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了“集体开荒中的知识分子群体游戏语言”。这样的“语言游戏”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因此,《海与泡沫》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中的一页,它赋予这部作品于小说史之外的另一种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