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从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次历史变化。西方国家的国有化和重新私有化,只不过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变体而已。西方国家私有化浪潮的出现不是孤立、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和社会背景的。西方国家的国有化和重新私有化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我国所有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决不能走西方式的私有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7,(6):112-115
激进的私有化政策使俄罗斯大多数国有企业脱离政府的直接控制,导致政府行政能力弱化、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甚至出现寡头干政的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必要的经济资源是政府行政能力的保障,国有企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中国政府应借鉴俄罗斯政府行政能力演变的经验,牢牢掌握并发展好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国有企业,以混合所有制为取向,循序渐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保持高效的行政能力,以实现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与拉丁美洲的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拉丁美洲私有化,是拉美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的核心内容。受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经济思想的影响,拉美的私有化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包含了权力、财富在不同国家、阶层中的重新分配。为保证私有化的成功和不可逆转,拉美采取了极端激进、彻底的私有化模式。霸权国家与上层阶级是这种激进私有化的受益者,拉美国家和人民则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全盘推行私有化改革。7年过去了,改革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将国家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国内生产总值跌幅超过一半,经济实力已从世界前列退到第15位。目前俄政局动荡,经济萧条,社会混乱,人心惶惶,这都是私有化付出的沉重代价。 卖、卖、卖,怎一个“卖”字了得 国有资产私有化是俄罗斯经济改革的中心内容,主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农地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采用特殊的方式,平均分配“土地份额”而非实物土地来推行农地私有化。农地私有化不仅是俄罗斯土地改革的核心,同时还引发农业组织形式、土地流通制度及土地立法等方面的变革。本文分别从土地所有制、农业组织形式、土地流通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构架等四个方面,对俄罗斯农地改革的历程和进展进行详细和完备的梳理、归纳及分析,理清改革脉络,并对相关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加以考察。最后提出俄罗斯农地改革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自由主义给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带来的第二个大灾难,是全国人民公有的生产资料被剥夺。国内的剥夺者依靠新自由主义改革政策剥夺了全国人民公有的生产资料,剥夺了全国人民公有的社会财富。私有化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核心内容。俄罗斯改革能不能实行私有化,俄罗斯经济理论界对此曾经颇有争议。格拉济耶夫回忆说:许多人写文章,提醒当局私有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可是,当局还是采取了破坏性最大和最容易引起社会冲突的私有化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实行私有化。开始时,国有企业变成非国有企业的过程叫做非国有化,后来才正式叫做私有化。…  相似文献   

7.
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是在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被否定;90年代激进改革失败导致社会动荡、混乱,导致无政府主义盛行,使俄罗斯再度陷入危机状况下提出的。俄罗斯新思想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四个方面。俄罗斯新思想的特征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和俄罗斯传统价值观的合成体。  相似文献   

8.
《中华魂》2005,(8)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的成败不同程恩富:对俄罗斯改革及其绩效的评论,中国存在三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化加私有化本身是对的,只是实施方法太急;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能实现市场化和私有化就是成功,哪怕社会代价再大也是值得的,中国不搞私有化, 将来改革成效会小于俄罗斯;第三种观点认为, 俄罗斯的问题主要不是方法和步骤,而是在市场化的同时搞了私有化,其短期和长期的社会改革成本都会大于有序的市场社会主义。我是第三种观点的代表者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整套有关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的措施,在推动俄国沿着激进的经济改革的道路前进方面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许多工业企业正在变为股份公司。 首先必须记住,私有化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使国家经济转入市场轨道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就是说,在实施总的向市场过渡的计划中,撇开私有化的作用本身追求私有化,而忽视私有化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实施了以"自由化、稳定化、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休克疗法",启动了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的激进式改革。经历了多次探索和曲折,俄罗期经济艰难地实现了从"休克"到"治疗"的转变。本文从介绍经济转轨的一般性内涵入手,简要分析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特点及其绩效并对普京模式的俄罗斯经济发展道路进行浅显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彼得大帝的改革起始于西方工业世界的冲击.但由于与西方社会水平的巨大反差、极为特殊而又沉重的俄国历史传统的阻碍,使改革的结果呈现出双重效应一方面是俄国成为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帝国;另一方面,俄国成为为数不多的富人和受教育者的欧洲文化外围地带,最终未能把俄国引向富强之路,而由他改革规定的俄国现代化发展轨迹使后来俄国现代化之路步履艰难、曲折反复.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大量的人性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地影响着俄罗斯,这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种状态决定了托尔斯泰人性思考的维度。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美国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 ,城市中的政治腐败问题更加严重 ,其根本原因是城市政治制度发展的滞后。一批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对旧的市政体制进行了改革 ,取消了以城市老板为首的政治核心小集团对市政的操纵 ,使腐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公务员或国家干部人数的多少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重要的是必须把政府的社会定位(包括角色、权力和责任)划分清楚。与世界各国相比较,我国197.69∶1(或116.27∶1)的“民官比”并不高,因此,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不需要再把精力集中在“精简”上,而应按邓小平的部署,首先把党政分开和权力下放的工作做好。毕竟“小政府”是指“政府权力受限制”,而非“人数更少”;“大社会”是指“社会权利更广泛”,而非“人数更多”。  相似文献   

15.
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直以来专业英语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 ,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尽人意 ,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 ,文章试图根据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分析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两极分化与反腐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转型以来,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已由一个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的社会迅速进入一个收入差距急剧扩大、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发展的社会。腐败与此直接相关。从价格双轨制腐败到金融证券腐败,从国企腐败到税收流失腐败,再到地下经济腐败,各种腐败大大加剧了我国经济转型中的贫富两极分化。遏制两极分化的发展势头,缩小乃至最终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反腐败。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表现为产权不明确和农户产权残缺,经营规模的小型化以及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在考虑中国社会性质、发展阶段和现行制度基础等条件下实行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流转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通过集体林产权制度沿革分析,提出了在新时期赋予林农林地的永久使用权、完善集体林产权委托代理结构和进一步放活集体林经营权以降低林权流转的交易成本等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思路。改革实践表明:通过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林农营林护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林农收益,盘活了森林资源,促进了村财增加,促进基层单位职能的转变和农村社会和谐。为此,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隋代是中国历史上财政最充足的朝代。本文从隋朝财政改革的角度,集中分析了均田制、赋役制、仓廪制改革及推行“大索貌阅”制、财政节减政策对国家财政积蓄的积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农业大国,消灭贫困是中国历代领导人追求的目标。在灭穷的路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如何消灭占农村人口11%的贫困人口,使贫困地区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实现城乡统筹?关键是对曾取得成效的现行农地制度进行更切实际的变革,贫困地区的特殊环境决定了该地区应采取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农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