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母亲征婚     
夏爱华 《老年世界》2014,(23):29-29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独居。我让她搬到我家里住,她不肯,说住惯了老房子,不想挪地方。我想给她安装电话,这样方便联系。可母亲说听不惯电话铃声。她嫌吵,想安静地生活。  相似文献   

2.
唐雪元 《老年人》2013,(5):34-34
从老家株洲来成都的火车上,母亲度过了她57岁的生日。生日那天,我就给她打电话承诺:到成都后重新为她过个生日!母亲和继父到我家后,稍作歇息,我便催他们出门去酒店——补过生日。"蠢崽哟,妈的生日过都过了,还搞什么补过啰,再说,每年一次生,又不是什么稀罕事,明年你再给我过吧。"  相似文献   

3.
90岁的尊严     
正半年前,母亲在医院换了个髋关节,这是个大手术。我们知悉,90多岁的老人手术全麻,风险巨大。母亲进医院就对我们说:"你们做任何决定,必须告诉我。"我们奉命,问她是否开刀,母亲就一个字:"开。"她懂的,不开刀,以后生活质量为零。母亲同病房的一位老太,99岁,虽高寿,却几次犯脑梗、心梗。那天,她儿子来,两人对话,清清爽爽的话音,但内容颇有"穿越感"。老寿星一次次问儿子:"你几岁了?"儿子答:"64岁。"她摇头:"我才60多岁啊,你怎么会64  相似文献   

4.
2000年2月10日,母亲欢天喜地地嫁了她最小的女儿,亲朋好友都说母亲福气好,母亲说:"是啊,福气好,三个女儿都有一份好工作,嫁了可靠的夫君,恩恩爱爱的。我想想都开心啊!"  相似文献   

5.
宁子 《伴侣(A版)》2011,(2):42-43
正一接到婆婆的电话,我愕然。她说:"惠明,家里农活忙完了,我想去你那里住一段时间,帮你带小宝……"我再无话可说,这一次,她是非来不可。她并不知道,军子离开前一个月,我们已经离婚了。也就是说,作为军子的母亲,她和我,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我们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各自的家人  相似文献   

6.
王志文深情地说:"我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直守寡到现在。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就是一座伟岸的大山,她用瘦弱的肩膀承担着生活的风雨,艰难地把我们三个儿子抚养成人。我走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7.
永恒的母亲     
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我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相似文献   

8.
她的目光,倔强而慈爱,我知道,她主意已定。我伏到她的腿上,眼泪打湿了她的裤子。1接到她的电话,我愕然。她说:"惠明,家里农活忙完了,我想去你那里住一段时间,帮你带小宝……"我再无话可说,这一次,她是非来不可。她并不知道,军子离世前一个月,我们已经离婚了。也就是说,作为军子的母亲,她和我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件事告诉各自的家人。他不愿意说,而我不知道如何开口。一年前,他爱上  相似文献   

9.
大爱无言     
李盂雄 《老年人》2006,(7):30-31
“五一”节放长假,我准备回乡下看望独居的父亲。父亲已经80岁了,身体尚健,只是近年来听力已大不如从前,常常把话听错。3年前母亲过世后,父亲就一个人住在乡下,砍柴、种菜,侍弄一亩多责任田,过着一份恬淡而寥寂的日子。父亲原本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母亲过世那年,我们姐弟就提出让父亲和我们一起到城里来生活,可父亲死活不肯,他说“:我哪里都不去,乡下乡亲好,空气好,我还要守着这栋屋子莫让它倒了。”其实,父亲的心思我们都懂,他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增加负担。办完母亲的丧事,我们姐弟就回了城。父亲一个人留下来,住在屋子的西头,东头住着堂弟…  相似文献   

10.
司娟  倡文 《老年人》2012,(4):27
人们常说,"婆媳是前世的冤家,今生的对头"。我却不这样认为,只要以心换心,婆媳关系照样能像母女关系一样融洽。我的婆婆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在她走后的这些日子里,我无数次因为想念她而在梦中哭醒。婆婆一如母亲,她也是我最亲的人。  相似文献   

11.
母亲与狗     
母亲有洁癖,在我的记忆里,她并不喜狗。朋友送妹妹一条京叭狗,非常可爱,母亲闻知,劝妹妹送回朋友。知女莫若母,她的小女儿生活忙乱,自己一日三餐都不能按时。"养狗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既然想好了养狗,就要好好养,不能让它在你家遭罪。"母亲这样对小妹说。  相似文献   

12.
为母亲梳头     
母亲耗尽了她的黑发与青春,我们何时能自觉、简单地报答她?哪怕只有一次——母亲生病住院时,有一天,我偶然听到她对别人说:我现在最怕、也最难的事是梳头,两只手好像有千斤重,举不上头,每梳一回,都是疼痛难忍、满头大汗……可我每次去看母亲,见她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天,小媛突然问我:"你说,我们每天这么努力地工作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一下把我问住了。说实话,我从来没有专门想过这个问题,我笑着打趣:"怎么了?想当哲学家吗?"小媛却没有笑,她认真地说:"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小媛的话让我有些意外,任何一件事的存在肯定都是有意义的,何况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大学生,在一次郊游时先被强奸后被残忍杀害。犯罪分子归案后竟这样说:“她有三次机会可以逃脱,却一次也没有呼救,是她壮了我的胆。老实说我并不想杀人,是她把我逼上了绝路。我至今都不明白她为何会这样?”  相似文献   

15.
笑话     
正有苦说不出一哥们,平时家里是他老婆管钱。一次,他老婆出差了,结果他连吃饭的钱也没了,来我家蹭饭。"你连吃饭的钱都没了,咋不找嫂子要?""我要了,她给打卡上了,我没去取。""为什么不去取?""她说,密码是我们第一次看电影那天的日期……"洗碗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餐具,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安静。儿子望着父亲说:"一定是我妈打破的。"父亲说:"你怎么知道?"儿子凑到他耳边,说:"我妈没有骂人。"  相似文献   

16.
我平生只跟一个女孩淡过恋爱,那就是叶莉。第一次见到叶莉的时候,我17岁。她在女子国家队里训练。那时候我没有跟她说话,也不想在我进入国家队之前就约她出去。但只要可能的话,我会向报社的摄影记者要女子国家队的多余照片。1999年我终于进入国家队后,约叶莉出去玩。她说不行。这并没有让我放弃。一年以来她都说不行,非常迅速,就像这样:"跟我出去好吗?""不。"一年后,我注意到她有点变化。接下来的6个月,她还是说"不",但没那么快了。"好,"我对自己说,"有点改变了,我现在有机会了!我会继续等待。"  相似文献   

17.
爱的回报     
鲁瓜 《现代妇女》2010,(4):20-20
那段时间她常常想到死。生活突然变得黯淡无光,没有一丝希望。一场突来的车祸让她的两条腿完全失去知觉,她只能每天躺在床上,两眼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母亲送来的饭莱被她全部掀翻在地,她说我不要吃饭,我死了算了!她把所有的烦燥都发泄到母亲身上。母亲成了她的出气筒。  相似文献   

18.
俏然 《老人天地》2008,(12):18-20
丁嘉丽质朴大方的表演风格为她赢得了"平民影后"的美誉。鲜为人知的是,丁嘉丽却有着《红灯记》中李铁梅一样的特殊家庭:她是被母亲收养的,而母亲也是被外婆、外公收养的,一家三代人完全没有血缘关系,是命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却不缺乏世界上最深沉的爱。丁嘉丽动情地说:"我们这个家庭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家人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爱,他们的爱是那么博大厚重,我这一生都报答不了。"  相似文献   

19.
天使的电话     
当他再一次接到这个拨错的电话时,又听到那个小女孩的声音:"我要找爸爸。"他已经熟悉这个童声了,他轻声细语地说:"你是不是打错了?""没有呀,是妈妈告诉我的。"女孩子说了个手机号,果然是他的。一会儿,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他从电话里听到女人把女孩支到旁边。女人先是说了几句致歉的话,然后说:"我和孩子的爸爸已经离婚,可我们没有让孩子知道,只对她说她爸爸到外地工作了。他不想见我们母女,也没有把更换后的新号码告诉我,有次孩子逼急了我随便编了个号,不想刚好与你的号码相同,真是给你添麻烦了。请你不要告诉她真相,好吗?她才5岁,什么都不知道呀。"他答应了,从这以后,他接到女孩的电话时,会告  相似文献   

20.
李保 《老年人》2013,(10):35-35
去年3月的一天,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早晨起床去菜园摘菜时突然跌倒,已送往医院抢救……我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请假赶往医院,一进病房,看到父亲的鼻孔上插着氧气管,仍处于昏迷状态,我的心陡然沉重起来。看到父亲一副欲去还留的模样,我心里不觉一阵悸痛。父亲贫寒出身,劳累了一辈子,也没过过几天好日子。那些年,父亲为了供我们兄妹3人读书,一直在广东打工。卖的是苦力,吃的是次之又次的饭菜……为了节省开销,父亲竟然连卷烟纸都舍不得买,烟瘾上来了,就拿我们用过的作业纸卷烟抽。母亲不忍心父亲这样苦自己,劝他要善待自己。父亲总是说:"等孩子们都读完大学工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