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包括丘陵、高原)约占总面积的66%,山区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6%,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粮食出产在山区。山地丘陵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潜力很大。山地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山区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是建设山区,实行农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手段。如何结合我国山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山地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是在借鉴国外发展山区建设和实现山地农业机械化的经验、总结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的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发展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的方向、步骤、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现实分析:不容忽视的土地危机 1、我国国土资源的总体特征。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合144亿亩,在总量上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但是第一,从国土资源的构成来看,耕地所占比例很低。我国现有耕地14.4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0%,草地47.5亿亩,占33%,森林18亿亩,占12.7%,内陆水域4亿亩,占2.8%,沿海滩涂0.3亿亩,占0.2%,城镇工矿交通用地10亿亩,占7%,其他土地和难利用土地43.5亿亩,占33.6%。并且,全国约有1/3左右的耕地和农业人口在山区。国土资源构成的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的。第二,由于我国人口多,按人口平均的土地资源数量少,特别是人均耕地数量更少,各种土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均在世界第100位之后。按11亿人口计算,我国人均占有国土面积13.1亿亩,为世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应把握四个重点谭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土地总面积只占世界土地总面积7%,而必须养活占世界人口22%的现实国情面前,要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持国泰民安、国家自立,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实现农业由粗放经...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实现本世纪末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中,农业占有重要地位。一、为了更好地确定捉业发展战略,必须首先研究广西农业生产的特点1.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必要性。我区南北共跨七个纬度,地域广阔,大部分是山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6.2%)。在土地资源总面积3.54亿亩中,现有森林面积约占27.5%,牧地占9%,宜农宜牧宜林的荒山荒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人口多,耕地少,但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而要把我们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把各方面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就必须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力量,把“集约经营”同“广开门路”结合起来。既要善于精耕细作,经营好有限的耕地,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又要善于因地制宜,广开生产门路,在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截止1994年,中国12亿人口中,仍有71.38%的人口为农业人口。85000多万农业人口,给中国农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农业生产呈现出两头“紧”中间“松”的运行格局。1.两大资源的紧配置(1)耕地资源的紧张分配:这种紧张态势具体表现在:a.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甚少。1994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4.24亿亩,农村居民人数为85549万人。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仅1.66亩。这一数量不及美国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耕地23亩的1/14,也不及印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3.85亩的1/2。b.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1994年,…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剖析:理清创汇农业与粮食生产的现实关系闽南三角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既是粮食高产区,又是经济作物主产区。1984年被列为经济开放区以后,创汇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到1988年,该区农村提供出口货源总值达11亿元,占全省的47.4%,大大高于其人口、耕地及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省的份额;创汇农业占外贸收购总值的比重约为55%,也高于全省平均34.1%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四川农牧业的最大生产基地,是全省农业经济的主体区域。1984年,丘陵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全省农业人口的63.5%;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6.7%,其中田和土的面积分别占全省田和土的面积的60.4%和53%。几种主要农牧产品分别占全省同类产品总产量的比例是:粮食占62.5%,棉花占98.3%,油料占61.4%,糖料占66.4%,麻类占82.7%,猪肉占63.6%,蚕茧占87.5%,水果占72.6%。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61.6%,乡镇企业产值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1.8%。以上数字表明,丘陵地区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促进丘陵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四川“富民、升位”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地处丘陵地区的遂宁市社科联成立较晚,各项工作都处于摸索前进之中。但是我们有一条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联’字功能,综合智力优势,在治理整顿中,不断探索为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路子。 四川有着广大的丘陵地区,幅员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耕地、人口和农业总产值历来占全省的60%左右,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撑地。但是丘区经济总的说来是不够发达的,特别是工业薄弱,人民生活不富裕。因此,认识丘区,发展丘区,是摆在我省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1985年2月,国务院  相似文献   

10.
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可复垦成耕地的后备土地还相当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复垦以下几种类型的后备土地达到补给耕地的目的。 1.可复垦后备资源。全国尚未利用的土地面积约为33.76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其中宜作耕……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东兰县农业经济结构比例的状况和问题建国以来,东兰县农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生产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经济效果不太好。全县土地总面积360万亩,其中耕地21.8万亩,占6%,平均每人0.96亩;宜林地143万亩,占39.7%,平均每人6.3亩;宜牧地148万亩,占41.1%,人均6.5亩。宜粮宜林宜牧地的比例是1:6:7。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来温视察时指出新温有丰富的水土光热,发展农业、畜牧业、林业的潜力很大。完全有可能成为全国重要的棉花基地、甜菜基地、粮食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瓜果基地,成为我国周世纪农业发展的重要支点之一。一、新疆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1、丰富的农业资源。()土地  相似文献   

13.
一、新疆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新疆土地总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6,是我国最大的省区。其中山区、高原、丘陵占48.55%,平原(包括山间盆地)占51.45%,比全国的30.8%,多20.65个百分点。在平原中,沙漠、戈壁为44.1万平方公里,占51.63%。 1、耕地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开发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潜力和资源进行挖掘,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深入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因而,加强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人类社会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生存与发展问题,而在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难题中,土地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人口与耕地是影响国计民生的两大动态要素,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增加耕地总量是吃饭、发展、安定和未来的保证,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做到耕地总量与人口动态平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要求。一、开发土地资源是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一是开拓青海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不同,同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6.
农业战线普遍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农业基本建设还搞不搞?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对此曾产生过疑问。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说:“在农村要利用众多的劳动力因地制宜地、有效地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必须十分重视劳动积累。我国现存的农业生产条件,主要是靠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就拿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土地来说,没有农民的长期耕作和改良,便不会有今天的肥壤沃土。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重视扩大劳动积累,就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我国农民多耕地少,宜垦荒地亦不多,扩大农业再生产,主要应在现有耕地上大作文章,不断改善耕地的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并把治水改土的劳动转化为最终产品,实现高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依赖于士地。我们湘东区36.7万人口,繁衍生息在85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30人,高于全国人口密度近三倍,是全省屈指有数的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全区人平土地面积3.48亩。耕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3%,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的锐减,已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宜丰县把保护、开发、利用耕地列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促...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休闲农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们人类对资源要进行优化配置 ,并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使资源能够永续利用 ,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多要素的、全方位的、综合的发展 ,有经济因素 ,也有非经济因素。而资源 ,如土地、水、矿产等 ,它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是不可再生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 ,而且在其利用和开发的过程中 ,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有限性或稀缺性。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针对农业的多功能特点 ,运用帕累托最优准则 ,在高潜力和低潜力地区实施休闲农业 ,使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乙未割台后,日本政府在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的同时,亦对其经济进行了大肆掠夺。首先是掠夺土地资源,其办法是通过殖民统治机构总督府以“清查土地”为名,以“所有权证据不完全”为理由,把台湾同胞世代开发的土地当作“无主地”强行收归“官有”;又通过殖民当局规定的《土地收买规则》帮助日本贵族和资本家以极低的价格强买私人耕地。这样,到20年代,日本殖民当局共强占台湾土地2462万甲、日本私人财阀强占土地达18.l万甲,而当时台湾土地总面积仅3707万甲、被强占的土地占总数的71·29%’‘’其次,掠夺农副业资源。其中以稻米、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