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影响捐赠者决策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益捐赠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是公力救助的必要补充。高校社会捐赠属于公益捐赠,受捐赠双方及其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影响捐赠者决策的十四项因素假设,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建立了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2.
大学社会捐赠运行体系对于大学获得办学经费具有关键作用.我国大学社会捐赠现有运行体系具有政府主导、信息单向流动、外部监督缺失等特征,因而存在非政府机构缺位等缺陷.未来大学社会捐赠运行体系应以社会组织主导为特征,由运作系统、政策支持系统、评价监督系统构成.为建立和完善该运行体系.需要引入非政府机构,发挥中介作用;制定募捐策略,发挥大学能动性;调整政府角色,营造有利环境;引入评价监督机构,健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公益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对青岛市企业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回归方法构建企业公益捐赠决策模型.分析发现,企业运利倾向、企业决策者受教育程度、企业慈善文化、企业资产负债率、政府态度、税收优惠政策、受赠机构社会影响力等7项因素是影响企业公益捐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慈善捐赠在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公民自身、慈善机构、政府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18项因素假设,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建立了山东省私人慈善捐赠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发现,公民的月收入、文化程度和亲朋好友的鼓动等九项因素与私人慈善捐赠呈正相关,财税政策和慈善机构的知名度对私人慈善捐赠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0—2013年大学捐赠基金的收入支出数据与大学发展指标数据,经过回归后发现,大学捐赠基金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学的综合实力。大学捐赠基金净资产对大学科学研究水平有正向影响,捐赠收入对大学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声誉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用于公共事业部分的支出有利于高校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员工福利待遇的提高能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高校应当成立专门劝募机构增加捐赠收入,交由专门基金管理机构获得投资收益,规范基金使用法则来合理有效使用大学捐赠基金。  相似文献   

6.
在个人捐赠非营利组织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中,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关系效用、组织品牌绩效和组织公信力,内生驱动因素包括社会效用、情感效用和显性效用,捐赠行为产出包括捐赠次数、额度和忠诚度。广州市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个人捐赠非营利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多数与捐赠行为产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显性效用与捐赠次数、捐赠额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的标准化的回归方程,进一步加深了对捐赠行为产出的认识。路径分析显示,个人捐赠行为受到外部因素和内生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因素除了会直接影响个人的捐赠行为产出外,还会因刺激到内生因素而对捐赠行为产生间接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本内涵,在分析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自身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分析和归纳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校社会捐赠在美英发达国家已有多年历史。国外近年来在高校社会捐赠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捐赠者行为和捐赠经济学研究方面,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和数学模型。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主要集中在高校捐赠必要性、策略研究,法律分析方面,对捐赠者行为和捐赠经济学研究很少,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我国捐赠文化缺失现象严重,至今还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捐赠文化体系。其主要表现为:捐赠事业发展较快,但捐赠总体规模不大;企业捐赠逐渐增多,但行为本身缺乏文化支撑;慈善组织发展较快,但需要全方位予以规范;法律法规建设成效显著,但在许多方面亟待完善。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历史惯性和现行制度等因素,是造成我国捐赠文化缺失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0-2013年中国大学捐赠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数据研究,发现大学捐赠基金当前存在募集、投资、使用及分布是否均衡等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高校大学捐赠基金存在募集规模小,投资收益低及使用缺乏信托责任等问题;通过对比不同地区高校大学捐赠基金收入支出发现,经济发达省份高校大学捐赠基金的收入与支出水平远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部分中西部省份高校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现象;并且985高校大学捐赠基金收支水平远高于非985高校.研究建议应当增加高校的财政拨款支持,高校应成立劝募机构,委托专门资产管理机构管理,明晰基金使用规则.  相似文献   

11.
高校社会捐赠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利益结构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高校社会捐赠属于公益捐赠,是捐赠者的一种经济社会行为。从分析社会利益结构的发展变化出发,运用经济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认为高校社会捐赠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高校社会捐赠事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管理 ,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民主化、决策科学化以及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本文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探讨了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管理的董事会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接受社会捐赠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现象,把社会资本引入到高校社会捐赠中,重视和利用积极的高校社会资本将促进高校社会捐赠的巩固和发展。以"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分析社会资本与高校社会捐赠的关系,得出其在促进高校社会捐赠中的积极效用,同时也指出基于社会资本的当前高校社会捐赠面临的主要困境:社会信任危机的出现、缺乏科学的规范、传统慈善理念的禁锢以及对高校社会捐赠的关系网络重视不够,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从提高高校信任度、规范高校捐赠机制和促进高校捐赠网络建设等三方面入手推进高校社会捐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公益捐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捐赠公益事业在发达国家已有多年历史。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捐赠行为、企业捐赠绩效评价与管理等三个方面。我国对企业公益捐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企业捐赠的会计处理与纳税、企业捐赠的法律分析等方面,对企业捐赠运行机制、企业捐赠动机和企业捐赠管理方法有一定研究,但很不深入。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企业公益捐赠的运行机制、行为特征和管理实践将是今后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某综合性大学和某医学院校为例,比较两类学校学生在无偿献血认知、献血参与态度及献血动机方面的差异。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及焦点小组评分编制调查问卷。认知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态度和动机差异采用t检验。综合性大学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较低。医学类院校学生在献血参与态度方面的得分较高,二者在献血感受上无差异。献血动机方面,医学类院校学生献血的利他性得分较高,在两校暂未献血人群中,医学类院校学生自我效能型和献血奖励型动机得分更高。需加强对综合性大学学生献血知识的普及,根据态度及动机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献血宣传及招募。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对女子高校而言具有特殊意义:适合女性特点,独显女性风采;政治意义深远,社会效益巨大;可以使学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学术品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7.
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理工科大学重视文科建设,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我校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必要重视文科的建设与发展。强化文理兼容的教育理念,加强文科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解决好文科的定位、目标、规划以及管理体制建设导向等。  相似文献   

18.
探讨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动员无偿献血者提供依据。采取文献计量法,以描述性分析为主阐明结果。228篇文献的研究地区覆盖我国17个省市,91.2%的文献显示献血点是无偿献血的主要影响因素,18-35岁者、男性、文化程度高者、城区居民的献血倾向较高,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及献血经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人口献血率、保障临床用血,建议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提升采血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开展针对男性、年轻人、城区,同时扩大到女性、年长的、农村地区的宣传与招募。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中国加入WTO后航海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紧迫性出发 ,论述了加入WTO后航海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点、课程设置原则和体系 ,提出了加强航海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三大举措 ,并指出了航海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